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氣候變暖改變物種性別 龜兒子都變成女的了

全球氣候變暖改變物種性別 龜兒子都變成女的了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這一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譴責。事實上,全球變暖早已演變為威脅全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大堡礁地區,這個太平洋最大的綠海龜棲息地,一場由全球變暖引發的危機正在上演。

澳大利亞綠海龜 圖據路透社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月8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不斷上升的氣溫幾乎使大堡礁所有的綠海龜都變成了雌性。本周一,這一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加州大學和澳大利亞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

這是迄今為止有關全球變暖與海龜生存問題最詳細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問題的嚴重性,還提出了其他依賴溫度生存的物種,比如短吻鱷、鬣蜥以及內陸銀邊魚等所面臨的生存問題。

科學家們指出,在不久的未來,北大堡礁地區很可能將出現海龜種群的徹底「女性化」,而導致這一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氣候變暖。

這是否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這一現象究竟影響範圍有多廣?

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科學家發現比預期更糟的結果

這個區域,近20年來幾乎沒有雄性海龜出生

澳大利亞東部綠海龜,主要在兩個區域築巢,位於布里斯班附近南大堡礁的一群小島上,以及大堡礁北部的雷恩島。雷恩島是地球上最大的綠海龜棲息地,數十年來,綠海龜在這裡以海草為食,在築巢區交配產卵。目前,有20多萬隻海龜生活在這片海域。

由於海龜是一種具有溫度依賴性的物種,其性別是由孵卵的熱量決定,高熱量孵出的是雌性幼崽,而低熱量孵出的則是雄性幼崽。因此,隨著全球變暖,當綠海龜在更加溫暖的沙灘上築巢產卵時,雌性幼崽的比例會增加。不僅如此,海龜孵化出雄性或雌性幼崽的溫度是可遺傳的,這意味著,一旦氣溫達到某個程度範圍內,該區域出生的幼崽將100%是雄性或雌性。

綠海龜幼崽的性別由孵化時的溫度決定 圖據網路

由於無法通過肉眼觀察分辨海龜的性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夏威夷分部的海龜科學家卡姆林·艾倫以及NOAA的海洋生物學家邁克爾·詹森只能引導每隻海龜上岸,然後採集DNA和血液樣本來測試性別。

一開始,他們只是想了解氣候變化是否已經改變了雌性和雄性海龜的數量比例。然而,得到的結果卻讓人震驚不已。目前,在這個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綠海龜棲息地,雌性與雄性海龜的數量比達到了驚人的116:1,而在1970~1980年代,這一數量比僅為6:1。

報告中指出,目前雷恩島的海龜中,99.1%的年幼海龜為雌性,99.8%的亞成體海龜同樣是雌性,而成年海龜中雌性數量達到了86.8%。這說明,近20年來在雷恩島出生的幾乎全是雌性海龜。

對此,卡姆林·艾倫表示:「這個現象太極端了!我們被震驚了。這個結果比我們想像中還要糟糕。」

與此同時,研究還發現,在氣候變化不如雷恩島明顯的大堡礁南部區域,65%-69%的海龜是雌性,雌性與雄性海龜的數量比僅為2:1,這說明南部較冷的地區仍有雄性海龜出生。通過這一系列的數據信息對比發現,氣候變化在海龜種群的生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全球變暖將威脅海龜種群的延續

至少未來35年內,7種海龜物種性別平衡將受影響

由於雄性海龜通常不僅與一隻雌性海龜交配,並且雄性海龜的交配頻率更高,輕微的雌性傾向可能是有益的。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道,最近一項對全球75個海龜棲息地的調查表明,目前全球海龜雌性與雄性的數量比大約為3:1。實際上,早在一個世紀前,一些海龜種群的雄性出生率就低於雌性。

如今的問題是:

氣候變暖究竟讓海龜種群發生了多大的改變?

雄雌性海龜的數量比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異常?

海龜在地球上生存已有1億年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地球的溫度一直在不斷變化,再加上近幾十年的保護成果顯著,不少海龜種群的生存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邁克爾·詹森說:「但現在氣溫變化得非常快。物種的進化需要很多代才能完全適應,對於那些已經存活50年甚至更長的動物而言,一切都發生了劇變。」

比如在雷恩島上,海平面上升淹沒了海龜的巢穴以及未孵化的海龜蛋。海岸侵蝕形成了不少迷你懸崖,迫使成年海龜以背殼著地無法翻身而死去。澳大利亞當局正在花費數百萬美元恢復島上的環境,以改善海龜的生活。

在大堡礁,雌性在綠海龜中所佔比例極高 圖據澳大利亞WWF

在此次的研究結果公布前,大部分研究都表明,海龜過度雌性化的危機將出現在21世紀晚期。然而,新的危機卻提前上演。科學家們已經預測,至少未來的35年內,包括綠海龜在內的7種海龜物種的性別平衡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許多地方,哪怕氣溫僅上升幾度,就能導致最終出生的全是雌性,這種變化可能會摧毀整個海龜種群。如果溫度過高,情況將會變得更糟——海龜蛋可能直接在巢穴里「變熟」,無法孵化。而隨著全球氣溫變暖,大多數海龜種群將面臨在高溫中繁衍後代,氣候變化對這些種群的延續構成了嚴重威脅。

這一切使得大堡礁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英國海龜科學家尼古拉斯·皮爾徹表示。在雷恩島,大多數海灘沒有任何遮蔭,因此氣候和海龜性別比例之間的聯繫更加清晰,且受影響的海龜數量高達數十萬。

目前,艾倫和詹森已經開始在關島、夏威夷和塞班島收集樣本,繼續研究新的海龜築巢點是否同樣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

「北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不同海龜種群聚集區。」艾倫表示,「但真正讓人害怕的是,這個問題出現在其他數量非常少的海龜種群中。」

全球變暖導致物種危害頻發

珊瑚白化常態、飛狐大量死亡、北極熊馴鹿沒吃的

2014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氣候變化綜合報告》中指出,全球氣候系統變暖是毋庸置疑的,1983年~2012年北半球可能經歷了1400年以來的最熱30年,而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和NASA數據表明,2016年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1950年~2013年,60年間全球溫度變化 圖據NASA

全球變暖讓地球上成千上萬的物種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威脅。根據最新統計數據表示,全球四分之三的珊瑚礁已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由於珊瑚對水溫的耐受性較低,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便會白化死亡。據英國《衛報》1月4日報道,由於氣候變暖,全球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將成為常態,評估表明世界上20%的珊瑚礁已經死亡,全球著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也正面臨著生存危機。

近日,澳大利亞悉尼的極端高溫天氣已經造成了當地"飛狐"(一種果蝠)的大量死亡。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這些「飛狐」是因為無法承受高溫而被「活活熱死」的。一些「飛狐」在死時仍懸掛在樹上,這樣令人震驚的大規模死亡,在此前從未出現過。根據專業人士預測,或將有數千隻「飛狐」因本次熱浪而喪命。

近日澳大利亞的極端炎熱天氣,造成澳大利亞「飛狐」大量死亡 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

全球變暖讓終年寒冷的北極地區開始不再寒冷,自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每10年就會減少3.5%-4.1%,並且已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北極地區海冰的大幅萎縮,對北極熊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在北極地區,北極熊通常在大塊的浮冰上捕獵海豹。但如今,北極熊越來越難找到大塊海冰,結果只能挨餓,連續數月都沒有食物對於北極熊已經成為常態。許多北極熊不得不上岸,來到人類居住區覓食。專家表示,隨著海冰的消失,北極熊最終也可能消失。

餓到骨瘦如柴的北極熊 圖據紐約郵報

與此同時,位於芬蘭的聖誕老人之鄉拉普蘭,也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嚴峻現實。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今年冬天最冷的幾個月里,大雪被雨水所取代,導致地面結冰,這對當地的馴鹿而言是致命的。馴鹿以積雪下的草根為食,一旦地面結冰,它們既聞不到食物的味道,也無法挖掘食物。

這些馴鹿正是拉普蘭當地的「靈魂」所在,科學家擔憂,這樣的情況一旦持續出現,拉普蘭文化將與馴鹿一同消失。不僅如此,如果白雪皚皚的冬季仙境不復存在,那麼聞名全球的「聖誕老人村」也將消失。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

編輯丨平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