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在地球上,近幾年來的地球變化,迫使地震越發的頻繁,日本的地震在一次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近日,美國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學Strasser發布了一篇關於日本海溝問題的文件,聲稱地震是深海碳循環的驅動力,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地震的爆發。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地質科學家邁克爾斯特拉瑟稱,他們對日本沿海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初步考察,分析了地震活動引發的動態泥沙再移動過程。從太平洋西北部800公里長的日本海溝,7542米的深度取出了樣品進行研究,目前他們通過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方法,分析了碳沉積物已經有重大的突破。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科學家表示,通過這方法,他們分析出了礦物化合物中有機碳和放射性碳(14C)的含量,並且確定出了單個沉積層的年份,到目前為止,由於礦物質化合物存在水壓和溶解,要分析深海5000米以下的樣品還是有點困難,這種方法只需要一個岩心樣本就可以確定出超過一百年以上的放射性碳的年限,效率準確率更高。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科學家表示,在深海沉積層測年中首次應用了斜坡PyrOx測量方法(熱解),通過不同溫度下進行有機物的燃燒,在通過溫度分數線變化就可以精確的區分出深海沉積物水平之間的年份差異。科學家表示,放射性碳含量,有機物的燃燒和樣本的對比,就可以提高日本海溝大地震預測的準確性。Strasser稱,構造引發的沉積物識別和測年,對於未來日本對地震可能性的預測也很重要。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至於美國科學家對日本的地震預測,包括自己的地震預測,都說明了日本這次地震確實存在。在預測的同時,美國科學家也在不斷的提供新的監測技術來幫助日本,無非展現出了日本這次地震(日本海溝滑入事件)的波及十分的大,除了地震還是可能會引發海嘯的爆發,都是難以想像。

日本海槽地震可預測,美國科學家:新技術可提高準確率,已獲突破!

日本科學界針對這或將來臨的危害也沒停止過不斷的提升自己。根據日本科學界的消息,日本在海下布局無人地震探測儀器,陸上監測站都是為了防止危害的發生。更加大的動作就是,日本在建立海下城市,可能發生的9級大地震,海嘯都威脅不到,預計在2030年完成,不少日本網友稱,對於日本說的移居中國的話題,也不必擔心了,日本未來能否逃過次劫難就靠這海下城市了。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海洋溫度上升10到15度,預測地球未來!科學家:生物大滅絕先知道

TAG:環球科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