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球大戰8》不能治療脫髮,卻讓我年輕了20歲

《星球大戰8》不能治療脫髮,卻讓我年輕了20歲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出生,我們這代人少年早熟。童年時從閑言碎語中聽到,父母面臨改編改制、下海下崗的困擾,常被老人叮囑「要懂事」。「懂事」的標準是,和父母上街絕不開口要求買這買那,兒時玩具多是來自於乾脆面中的卡片。

偶爾有親戚去廣州出差,會帶回劣質盜版的「變形金剛」和「星球大戰」玩具。看過動畫片,喜歡變形金剛,但很快就被玩壞拼不起來。沒看過「星球大戰」,壓根不知道絕地武士、暴風兵這些是幹嘛的。

當時流行的玩具是奧特曼,如果把黑武士帶到學校去,只會成為眾多奧特曼爭相蹂躪的對象,最後再被老師一起沒收。

GIF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育是,魯迅和高爾基才是最好的文藝作品。魯迅留著一字胡,相貌冷峻,文字也冷峻;高爾基的小說一片灰暗,唯一的光亮他外婆,能夠飛快的踩著縫紉機,有慈祥的笑容。批判現實主義從娃娃抓起,讓很小的孩子就知道世道艱險人心殘酷。

少兒時代的壓抑容易通過暴力方式宣洩,奧特曼那三兩下很快不夠看了,《七龍珠》《古惑仔》頂替了他的位置。孫悟空打著打著就撕碎了上衣露出健碩的肌肉,《古惑仔》則展現了「兄弟情義」和金錢、毒品、性之間的聯繫,十來歲的少年們就生長在那樣一個男性荷爾蒙洶湧澎湃的世界裡。

GIF

上初中高中了,日本漫畫終於來襲,看《火影忍者》《海賊王》,暴力之外還有理想。但我們太懂事,畢竟要面臨中考高考,理想應該是重點大學和熱門專業。自由沒法實現,正義沒機會實現,忍者村的村長和海賊王的寶藏又被我們拋棄。

大學四年,不懂事兒的用來談戀愛、打遊戲,懂事兒的用來學習知識、社會實踐、描摹未來。畢業後工作,五六年後穩定,結婚、房貸、車貸、生娃、婚姻危機接踵而至。

少年早熟的後果是「還沒年輕就老了」:不到三十歲,頭髮脫得差不多;網上嘲笑「油膩中年男人」,照照鏡子發現自己十條佔了九條。

回首童年,奧特曼千篇一律的無聊,江湖義氣也蕩然無存,反而魯迅和高爾基筆下的苦難成了我們的生活寫照。想找點東西給自己鼓鼓勁兒,發現《火影》《死神》爛尾了,《海賊王》更新太慢等不起。

最新一部《海賊王》的豆瓣評分情況(豆瓣/圖)

《變形金剛》《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很及時的出現,吸引著三十來歲的男人們結伴走進電影院。因為看過動畫片,汽車人和霸天虎深入人心,《變形金剛》拍的再爛總是大賣;但《星球大戰》毫無群眾基礎,我們對它的熱情從哪兒來?

其實「原力」聽起來就耳熟。在《七龍珠》里叫「氣」,在《火影》里叫「查克拉」,在《海賊王》里叫「霸氣」,在《死神》里叫「靈壓」。

其實「願原力與你同在」聽起來也耳熟。貝吉塔總說「我是賽亞人的王子」,鳴人總說「這是我的忍道」,路飛總說「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

「打敗邪惡的第一軍團,解放銀河系」聽起來更是耳熟。孫悟空要保護地球,鳴人和黑崎一護要保護同伴,路飛要自由自在的航行在大海上。

動漫里的轟轟烈烈一度令我們動容,很快又被我們當成傻事放置一旁。因為少年早熟,小時候的美夢總是很快就醒了。結果人到三十未老先衰,看著現在的熊孩子肆無忌憚的享受生活,後悔自己懂事太早快樂太少。

又得知大洋彼岸的同齡人,就是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家裡有無數正版玩具;生日派對時,父母、朋友還會打扮成絕地武士或暴風兵的模樣一起玩耍。不由一陣心酸。

想找回童年快樂,想犯犯傻,但畢竟上了歲數,心有餘而力不足。還好有電影。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以下簡稱「《星球大戰8》」)足夠好看,有激光劍、激光槍,有太空船、外星人,有絕地武士、黑武士,有出生入死的夥伴和解放銀河系的理想。

《星球大戰8》北美票房收穫頗豐(Box Office Mojo/圖)

不像《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那樣父子相殺,太殘忍;不像《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那樣全軍覆沒,太悲壯。看《星球大戰》,我們拒絕殘忍、拒絕悲壯,房貸車貸已經足夠殘忍,謝頂發福已經足夠悲壯。我們需要最為俗套的勇氣、希望,和一個大團圓結局。

《星球大戰7》的全球票房情況(Box Office Mojo/圖)

《星球大戰8》的故事一塌糊塗,但有這些就已經足夠。想看「星球大戰」,其實就是想把曾經沒做完的美夢再做一遍,把小時候缺失的快樂補回來一點。

看完《星球大戰8》我走齣電影院,摸摸日漸稀疏的頭頂,卻感覺自己年輕了二十歲。

每經影視記者 王禮迪 / 每經編輯 杜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脫髮 的精彩文章:

一篇良心實誠的脫髮自救指南

TAG:脫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