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明成化年制 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價值何在?

大明成化年制 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價值何在?

甜白是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尤其是脫胎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大約需要幾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凈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

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四季花卉」圖撇口碗

沒有青花的藍白相映,沒有彩瓷的繁複繽紛,僅憑純凈一色,卻不輸於「濃妝淡抹」,這就是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一道釉」。單色釉在宋元時的創燒已經蔚為大觀,明清時期官窯出品的精鍊單色釉瓷更是臻於頂峰。明清單色釉瓷的精湛技藝,至今令人刮目相看,也成就了它在拍場上的屢創新高的佳績,在2013年佳士得成交作品中,一件甜白釉暗花撇口碗便以2700萬港幣鋒芒漸露,引起藏界軒然大波。

大明成化年制 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

今天,筆者將要給大家介紹一件大明成化年制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此套成化甜釉瓷珍品正在深圳滿江紅展廳展出,愛好瓷器收藏的機構和個人可前去品鑒、交流與學習。

甜白瓷是一種素色釉瓷,屬於白瓷系。它以含鐵量低的瓷坯,施以純凈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隋唐,白瓷燒制日趨成熟。延展流變至明代永樂,制瓷工匠們殫精竭慮,使得白瓷達到了「脫胎換骨」的境地,並將「脫胎」研製為特殊的制瓷工藝,即薄胎細白瓷。這種瓷器的胎體薄到幾乎看不到,似乎脫去胎體,僅剩釉層。成化時期的白釉瓷,可以說是繼永樂白釉瓷之後的又一個高峰,不僅胎質細膩純凈,絕大部分胎體輕盈,修胎規整,其製作工藝也永樂宣德時期臻於成熟。

關於「甜白釉」名字的得來,相傳與白糖有關。16世紀前我國是沒有白糖的,都是黑糖或者紅糖。白糖的出現使人們對當時的白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就是說這個像白糖,而且有一種內心的感受「甜」,所以那時開始白瓷才叫 「甜白釉」。也有一說,因白瓷薄到半脫胎,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一種「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

大明成化年制 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

關於成化甜白釉瓷器的燒制也十分講究。甜白瓷器在煉胎上,增加高嶺土的比例,並經過多層過濾淘煉,去除雜質,使胎體韌性加強,拉坯更薄,更細白,同時增加鋁的成分,使燒制溫度升高,多數甜白器處於半脫胎狀態。在釉的配伍上,去除鐵的成分,釉色瑩潤白中微微泛米黃色,積釉處有湖水綠現象。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甜白釉瓷仿品,但都與成化時期甜白釉瓷器有很大差距。清代仿品胎釉雖潔白細密,雖也人工拉坯,但胎體偏厚,且上下相對比較均勻,釉面平整,做工規整,釉色細白,時見寶光,但積釉處無湖水綠現象。現代仿品,機械陶胎,灌漿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學料調配,發色極不自然,看不見寶光,且「賊光」顯然易見。如果用燈光甄別,真正的甜白釉瓷器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減弱,這是因為甜白釉瓷,從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漸變薄的緣故。而清代仿器,全身胎體薄厚均勻,所以燈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現代仿器由於淘煉粗糙,雜質顆粒較多,燈光之下,胎體不勻現象較為普遍。據悉,真正的甜白釉瓷器在20倍顯微鏡下看氣泡,氣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氣泡大小疏朗分布;現代仿品氣泡大小均等密布。

景德鎮甜白釉的燒製成功,不僅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明代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明清時期的鬥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礎上,才能顯示出它的鮮艷色彩來。成化瓷器的釉面以細潤若脂而著稱。其釉不僅肥厚滋潤,而且光潔無瑕,如脂似玉。尤其與濃艷的青花紋飾相匹配,既因色差強烈顯得青花更加濃郁,同時又反襯出白釉更加如霜若雪。中晚期後,由於釉料的配製發生變化,上述所描繪的現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樂平陂塘青(平等青)的使用與略帶淡淡青色的白釉,形成了成化時期獨有的幽雅青花瓷和白釉瓷。

深圳御寶軒徵集到的此套成化天子款甜白釉小碗敞口微撇,淺腹,圈足。器型線條柔和圓渾,通體施白釉,胎薄體輕,胎薄如蛋殼,里外施白釉,底面施釉平整,外壁釉下暗刻龍鳳紋(有些暗刻龍紋,有些暗刻鳳紋),在陽光下透視可見龍鳳飛舞,並有祥雲相輔,神態逼真,非常生動。小碗輕盈秀麗,製作工藝十分精緻。筆者手持此件甜白釉色小碗,其薄的程度達到了幾乎脫胎的地步,盈盈一握似乎可見手上羅紋,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也充分體現了成化甜白釉瓷器對特殊燒制的白瓷在質量上更著意追求完美。此種薄胎白瓷在民窯中是見不到的,十分精美絕倫。

大明成化年制 甜白釉雲龍紋馬蹄杯

大明成化年制的落款,據說,大明成化年制款的瓷器只有皇上才可以用,即明代成化年景德鎮官窯。也有記載在清檔鍾都寫成「大明成化年制」是御用瓷器。大明成化年制瓷器的底款為啥寫成這樣呢?很多種猜測,一般來說還是根據過去編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開篇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所以我們常說「大明成化年制」也是這麼來的。

從此套碗的成型工藝上看,燒制非常複雜,加上它要在簿如紙的瓷胎上印花,其難度可以想像。甜白釉小碗燒造成功,集中反映了成化時期甜白釉瓷生產進入了一個繁榮、鼎盛的階段,它對後世瓷業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大而深遠的作用與影響。

藝術品市場上有一條普遍規律,任何一個藝術品領域,只要是精品,經濟價值就一定會上升。現市場上留存的明朝單色釉數量極少,而甜白釉更是少之又少。對於白釉瓷器的收藏者來說,明代永宣時期的甜白釉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深圳御寶軒評估師鄧經理表示,很多收藏家對這個時代的甜白釉尤為鍾情,很多權威專家認為這個時期的白釉瓷器承接了高古瓷古拙素雅的古代藝術內涵,沒有更多花巧的裝飾,體現了一點很純粹的美,可以說是一種提倡「簡約」概念的回歸,當然與其他瓷器相比,其價位也充當了一定的因素。

在成化時期,成化鬥彩給人印象深刻,上海藏家劉益謙日前以2.8億港元拍得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報關入境,又以此杯品茗「吸口仙氣」,轟動藏界。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富貴風流與茶無關,一則鬥彩雞缸杯是明成化帝的御用酒杯;二則此杯素胎便是名聞天下的甜白瓷,其珍貴之處在於明凈素雅、雅緻內斂,不能因為鬥彩之色澤艷麗而忽視了甜白的溫潤肥厚。甜白釉與鬥彩在成交價格上雖然還有較大差距,但資深藏家與拍賣市場已經意識到二者系出同門,其真正的價值或許難分勝負。這套小碗絕對堪稱稀世奇珍,是古代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或許,它們的面世,也會給藏界帶來不小的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古董古玩收藏 的精彩文章:

鑒賞大清乾隆年粉彩多子多福天球瓶前世今生

TAG:中國古董古玩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