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國寶會說話》現「呆萌」文物 逼真解說被秒成段子

《如果國寶會說話》現「呆萌」文物 逼真解說被秒成段子

原標題:《如果國寶會說話》現「呆萌」文物 逼真解說被秒成段子


《如果國寶會說話》


正式上線


火爆了各大視頻平台


尤其是央視官方吐槽「胖胖腿」陶鷹鼎


更是瞬間吸粉無數



網友留言


「官方吐槽最致命」


「央視爸爸賣萌犯規」


「超凶的~~」


「陶鷹鼎os:我不要面子啊」


……


讓「肌肉萌」的陶鷹鼎

成為新一輪熱詞



網友吐槽胖胖腿陶鷹鼎


有著班主任的既視感


還有的說像小區門口張大爺



如果國寶真的會說話,


相信你放學回家


怕是進不了小區門了


第一季已收官

但豆瓣評分9.4居高不下



不到24小時


在b站的播放量過了10萬+



熱度還依然在發酵


多元風格吸引各種類型觀眾


100件文物


每一集都有獨立的團隊


採用了不同的形式與風格

開篇的第一句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


請注意查收


就瞬間把高冷的文物拉近了距離



而第一件帶著迷之微笑


上線「開口說話」的人頭壺


就大量的吸粉年輕觀眾



第9集中播放

殷墟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


甲骨文展示的「商人的一天」


非常受大家的喜歡





每一集都有故事


有風格


有特點


大家值得細細去看一下

只需要5分鐘


在北京,堵個車,就可以刷上幾集了


(文章來源:在線文博


「人頭壺笑起來像孩子」、「賈湖骨笛聲迷之沉醉」、「陶鷹鼎胖胖的很窘態」,文物走上賣萌路線?正在央視紀錄頻道熱播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自2018年1月1日開播至今,各位網友就秒變段子手頻開車。在最新的文物介紹中,網友更是表示央視爸爸畫風突變,妙趣橫生的解說詞、惟妙惟肖的動畫製作,文物是要「活」起來的節奏。



1月4日,第一個出場的是凌家灘玉版玉龜,人們對它的出現眾說紛紜,有人說,它和星象學有關,有人說,這是數字起源的數字卦,也有人說,它和曆法相關,還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洛書。官方介紹,凌家灘玉版玉龜的兩片玉龜甲上均有鑽孔,龜背數八,龜腹數五,如果上下疊加,中間是五,兩側各是四,與真實烏龜背甲數是一致的。網友隨即表示驚訝:「好複雜、好神奇,原諒我數學沒學好」、「漲知識了,好厲害」、「emmmm,不明覺厲」。



第二個出場的是良渚玉琮王,它的這雙眼睛,彷彿從人類古老而幽暗的意識深處穿越而來,無聲地訴說著先民的愛、恐懼與信仰。這雙眼睛穿越五千年,注視著我們,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向歷史的深處。網友在感慨的同時,卻為這雙眼睛「干仗」:「你瞅啥,瞅你咋滴,再瞅一個試試!」「看什麼看,我超凶的哦!」還有網友表示:「新表情包get」、「詭異的BGM」。無獨有偶,同樣是擁有「大眼睛」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第三個出場,它上挑的眼眶裡,擁有一雙渾圓的眼睛,透過三千五百多年的時光與你對視。它是誰?是龍是虎、是牛是鹿、是鴞是熊?它似乎也在持續向我們提問,你是誰?網友不僅大讚解說,更不甘示弱大開腦洞:「厲害了我的解說,讓我猜猜,emmm,是鞋墊、是盾牌」、「這雙眼睛兩邊不一樣,弧度相反,是表情包無疑了」、「放大了以為是哪家八十年代風的浴室瓷磚。」



第四個出場的是殷墟嵌綠松石甲骨。3000年前的生活,被4000個字記錄,十五萬四千片甲骨的碎片里,我們依據目前能認出的1500多個字,可以回憶起商人的一天。當B站的網友看到動畫版的商人作息時,秒變段子手,點評道:「這動畫好靈性,這個字好Q彈,被萌到,央視爸爸在教我們看甲骨文啦」、「央視爸爸你變了,賣萌可恥,你不這樣我也是會屈服的23333」、「這個甲骨文動畫可以單拿出來做一個泡麵番,一定會有好多人看的」。中毒太深的網友腦迴路太清奇。最後一個亮相的是形制巨大、雄偉莊嚴的後母戊鼎,鼎所在之處,有了特別的動詞,叫做鼎力,大地也一定感受到了那不一樣的分量。網友對此紛紛表示:「地一定在說,好沉好沉哦。」


在陶器和玉器盛行的新石器時代,每件文物似乎都在「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如果國寶會說話》讓文物「活」起來,從而跳脫出傳統文化的枷鎖,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展現文物魅力,建立起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庫,讓觀眾從中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華文明之美,看見美好中華。



(文章來源:紀錄中國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在元旦推出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已收官,自開播以來該片一路收穫了超高收視與零差評的口碑。不端高冷的學術范兒,沒有懸疑式的渲染,首次「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從新石器時代的人頭壺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版兆域圖,《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帶領觀眾領略了中華文明在其開端和童年少年時期的博大精深。播出期間,觀眾紛紛拜倒在國寶的魅力之下,也震驚於中國文物的數量之巨、類型之豐、範圍之廣、成就之高,舉世獨一無二,觀眾大讚:「國寶活了,我的中國心燃了。」



5天陪伴 掀起「國寶」熱


與現在動輒1小時以上的節目不同,《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只有5分鐘。該片短小精悍,從文案、音樂到配音無一不精彩,引爆話題。昨晚壓軸出場的國寶有「蓮花怒放,仙鶴欲飛」的蓮鶴方壺,有復刻傳奇的曾侯乙尊盤,有代表著勝者為王的越王勾踐劍,有戰國黑科技錯金銀銅版兆域圖,還有象徵執於掌心間的千軍萬馬的虎符。


蓮鶴方壺「猙獰恐怖」,「大睜著的獸目」、「彼此纏繞的無角龍」、「長有雙角、雙翼的怪獸」卻沒有讓觀眾「望而生畏」,網友們「象徵性地怕一下」,表示「明明很萌」。方壺的頂部上有一隻欲飛的仙鶴站在怒放的蓮花上。的確,方壺身上融合了新與舊的特徵,「這也昭示著,脫胎於老成持重的西周,經歷大變革的東周,正在開始一場盛放」。


曾侯乙尊盤的出場讓網友紛紛震撼。曾侯乙尊盤的製作方法——失蠟法。今人黃金洲花了20年的時間才通過失蠟法完成了曾侯乙尊盤的一比一複製品,即使是加入現代科技與工具,尊盤的一個部件完成時間也要一個月,讓人難以想像古代的工匠是用怎樣的心境與意識製造出來的。


「終於等到你」,越王勾踐劍用其精緻的外表、鋒利的劍氣俘獲了觀眾的心。越王勾踐劍讓觀眾穿越到了數千年前的「吳越爭霸」現場,當代表著勝利的越王勾踐劍與代表失敗的吳王夫差矛同時出現。「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於忍耐」既是劍的品格,也代表了中國劍客的信仰。兩千多年過去,越王勾踐劍依舊炫酷,威震八方。


作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建築平面設計圖」的錯金銀銅版兆域圖展現了兩千三百年前中山國的黑科技。按比例尺設計的版圖,精準規劃布局的空間思維方式,讓網友讚嘆不已。而它繁複的方案和簡便實用的設計,中國古代工匠人的智慧與審美所折服。


五天的陪伴中,國寶不再是冰冷冷的物件,而是有血有肉帶著歷史味道回歸到觀眾面前,傳遞出其背後代表的中國審美、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觀。雖然每集只有5分鐘,但它的科普意義絲毫沒有折損。



5年傾力 打造「匠心」片


人頭壺、陶鷹鼎、越王勾踐劍、杜虎符、三星堆青銅人像、婦好玉鳳……在《如果國寶會說話》中亮相的國家級文物,它們或耳熟能詳,或前所未聞,但都如一顆閃亮的珍珠,在歷史的星空中標註出屬於自己的坐標,成為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


《如果國寶會說話》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的千餘件文物。最終精選出100件文物與觀眾見面。


總導演徐歡表示:「這次,《如果國寶會說話》讓文物平心靜氣地講故事,用自身的經歷傳遞文明,讓更多的人了解璀璨悠久的中華文化,看到中華之美。」第二季又有哪些國寶「活」起來,它們又將述說怎樣的故事?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與感動?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古匯 的精彩文章:

2017年襄汾陶寺北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陶寺北墓地為晉國「邦墓」

TAG:考古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