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文/李春平

【作者簡介】李春平,雲南滇隆製藥有限公司旗下滇隆-金瑪咖養生酒跨界合作及直銷總監,曾於各類報刊媒體發表各類體裁題材作品300多萬字。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那年春節前,媽媽經過七、八次實驗、調整,終於釀出了當年那味兒的「老家」咂酒,幾十年不曾有的咂酒味道!媽媽也拾回了當年的自信和牛氣!

關鍵是,「老家」牌咂酒迅速成了這群異鄉遊子與土著們情感聯繫的「紐帶」!

那年中秋剛過,老媽打來電話——一邊聊家常,一邊數落現在的月餅,看著是那樣漂亮,奢華,裡面的餡兒料也是一個名貴——山珍海味,海陸空的飛禽走獸,一個月餅相當於你們小時候全家人過個年了!哎……

「老媽,說到這,又勾起小時侯你做的那叫啥?一個壇壇裝著,用一根小小的竹管很很地吸,醉人,燙,又蠻舒服的叫啥子?哦,咂酒!對,就是咂酒!還會做不?」等她講到一個句號的時候,我搶過話——一邊回味那時一桌子人圍著搶菜,擺龍門陣,輪流和咂酒的場景,一邊問她!

一直都蠻驕傲的她,這時,竟有點兒害羞一樣說:沒得把握了!幾十年沒想過它了,平時都白酒,或啤酒,過年過節還是百把塊一瓶的葡萄酒——那年你帶回來的啥「耳朵」(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你爸顯擺,請了他那些原來一起上課的校長和老師,那熱鬧,那得意兒!啷個?現在倒想起要喝那土裡吧唧的咂酒了?

「是啊!你不曉得,現在不曉得是啷個的,總想吃小時候那些讓人呱呶呶(沒油水的感覺)的東西!不只是我,好多人都有這樣啥馬齒莟(一種酸酸的有清熱降火的野草,通常稍稍燙一下後涼拌著吃,很爽!),折耳根、魚腥草、雞腳爪、雞翅膀、豬心肺等,現在的人好多都不在喜歡吃那些啥陸海空,大魚大肉了!」

「這世道是咋的呢?那我試試?說好了,沒把握喲!」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畢竟,每個春節,全國人民都象趕集一樣,洶湧澎湃地往老家趕,幾天後又呼啦呼啦往各自所在的城市飛奔——這,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風景!前些年,因女兒太小,又正值嚴冬,所以我們提前半個月,請雙方老人先到我們這裡,好好休息休息再過春節,又避開那繁忙擁擠的「春運」,以免老人們還要遭罪!

20多年了!為了這口久違的咂酒,許久就在期盼!期盼,擔憂——

轉眼幾十年了,我離家讀書近6、7年,又在這個城市上班,商場打拚10多年,她還能回憶起來咋個做這咂酒嗎?那味道還當年那樣醇厚濃郁嗎?有那種氛圍和感覺嗎?這是不是給老媽出了一道難題?

回家了,肚子一下子就餓極了,我就先熱了一點中午的冷盤,墊吧墊吧肚子,跟老爸、妻子和女兒一起去拜訪鄰居、長輩和發小們!

晚上,院子里的每家人,都象約好了一樣——知道今晚不可能到哪一家去吃飯,但又總希望能好好聊聊——這些年的情況,城裡的變化,掙錢的門路,那份熱鬧,那種在城裡絕跡的隨意和親和,終於又回來了!

舒服,爽啊!

這時,母親和老婆一聲,「大家讓一讓啊,燙啊,咂酒來噠!」咂酒!久違了!

這裡,跟我一般年紀或比我還大的都知道這咂酒是咋回事,也知道咋個喝,更能想起喝咂酒的那個滋味,那個爽!

可是,桌子邊上的小年輕們就木了——「啥咂酒?沒聽說過,好喝嗎?安逸嗎?」

每張桌子上擱了兩壇咂酒,每個罈子里都斜擱著幾支塑料吸管,大家就像久違的老朋友再次相見——與那些吸管親密相擁擁吻,稍一用力——哈哈,罈子里的酒汁就進入了嘴裡,象甘泉,有點兒燙,還有些淖糟的醇香,「嗯!不錯,咂酒的味道回來噠!哎!沒竹管管兒,就沒了那清香!」大叔真是內行——吸了一口就打出了一個高分,又挑出了毛病!

「明天,哪個跟我一起去找竹管管?」我一發話,年輕人和小孩子們就魚躍而應——第二天吃罷早飯,一群10多個人都分別出發,分頭湧向竹林,找那直徑1厘米左右、嫩嫩的竹管管兒。

這次,母親知道我們多年沒有回來,為了這次過年,特別買了幾百斤——

大麥,小麥,稻穀,豌豆,麥芽,酒麴……;

浸泡、蒸煮,發酵……;

畢竟幾十年沒動手,手生了,而且氣候變化也大,關鍵是她都60多歲了,少了許多當年的自信和激情了,老爸在一邊鼓勵——沒啥大不了的?最多就多費點兒材料,多費點兒糧食和酒麴,多費點兒時間,多試幾回,喊幾個年齡大些的來嘗,不斷調整嘛——反正還有兩個多月呢!你重新找回這手藝,不就又是可以得意兒噠!「其實,他恐怕不只是想喝咂酒,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更大的想法!你想啊,他能郵電局的鐵飯碗都砸了,自己玩兒,肯定有想法!」

準備了幾十壇,還在屋後的地下埋好——我們回城的時候,還要帶幾壇十來壇回去呀!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除夕夜,年夜飯——屋裡根本坐不下那麼多人——

不僅自己家裡的人,還村裡多少鄰居,兒時的發小玩伴,長輩叔爺們,都來了,德高望重的叔爺還親自分配——誰家做啥菜,誰家做哪道菜,然後除夕下午都把電視線牽好——幾台大電視擱在院壩里,大家一邊吃年夜飯,一邊品美食,喝咂酒——那些瓶裝白酒、啤酒、葡萄酒,都歇著吧,今天是我們重新回味幾十年的咂酒,是我們敘親情友情,繪來年藍圖的好時間,孩子們幾下扒拉幾口,就守在電視機前等長輩的大紅包,看春晚。

這幾天,老婆也特別興奮,自回家的晚上第一次聽說並喝到了「咂酒」,就天天象小女兒那樣「老公,老媽這次做了好多耶,我們回去時有不有,要給我爸媽留幾壇哦!」

年夜飯時,老婆甚至還剝奪了我敬酒的權力——不僅她自己向長輩和同輩客人敬,連我的敬酒的那一份都要她喝——我只好在旁邊提醒:親愛的,悠著點哦,爽口的酒都後勁大喲!別一會兒不能打掃戰場,還要我來照顧你喲!

好吧!我就跟兒時玩伴們一邊抽煙,一邊閑聊——當然主要是聊如何做生意,如何掙錢!其中,一個從小玩得最好的玩伴,一直沒多講話,甚至還拿出紙和筆寫著,一會兒他問道:春平,我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搞明白——這咂酒,你媽媽幾十年沒做了,我們這一帶幾乎都失傳了,你為啥想起要她花這麼大功夫來做,難道就是想解解饞?有沒有的考慮?

「既然,你說到這一個關鍵問題,當然我要感謝媽媽!你說我有沒有對咂酒的商業考慮,有,但還沒考慮成熟,這也是我這次回來要重點考慮和論證的事情!不過,也請你們幫我喲!」

「說,你說!我們都是一起光屁股下河洗澡長大的!」他們齊聲說到。

「你們曉得不?我們這裡的咂酒,其實不只是我們這裡的民間土特產,還是1000多年前,白居易流放到我們這裡做刺史期間,他到民間走訪嘗到了咂酒,喝了後讚不絕口,還為咂酒題寫了「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的詩句喲!然後世世代代逐漸流傳下來的喲!」

還在我們都很小時,婚喪嫁娶的前夜都要聚在一起喝咂酒,因此那時幾乎每個村都有幾個會做咂酒的能人。但這些年不少人動不動就是瓶裝酒,洋派,方便,所以工藝幾乎失傳,很多年輕人都沒聽說過咂酒了!再加上那時只是一次釀個幾十壇,而且口感也不十分講究,但我們現在是要適應現在人、城裡人的口味、現代化市場,所以我們在很多方面都還要進行重大改變——咂酒的工藝、口味、甚至設施設備;特別是發酵環節、水質、各個季節氣候環境下的溫度等,還有恐怕用五穀雜糧或是純高粱,也是我們要試驗比較的!」

我們要真正將這咂酒精品化、產業化,還盡量能將傳統的鄉情味道與現在的時尚有機融合,我們就必須要準備用2-3年時間,以及共同投資來做咂酒產業,怎樣?我已經註冊了一個「老家」商標,就是想把這咂酒做產業化,規模化,

但要一兩個技術顧問——當然,他們只是到那裡一方面玩玩兒,指點指點,更多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甚至包括技術、資金、市場等,都必須靠我們自己和專業團隊。市場調查、項目論證、選址和買土地,工商註冊等前期工作我已經做了一些,而且我可以投100來萬,你們每人投個幾萬吧,三五個股東即行,而且我肯定是做大股東和董事長兼總經理,因為那個城市各方面的關係你們起碼短時間還不行!總之咂酒項目,我有信心第一年不指望賺錢,第二年賺點小錢,第三年或第四年健康發展吧!」

「年過完了,我回去結合這次過年期間的情況,再好好測算規劃一下,到時我把具體方案傳真給你們,再具體商量下一步行動。怎樣?」

「好!」大家一起伸出手——十幾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清脆的擊掌聲一次又一次回蕩在寧靜的夜空,迴旋,飄散……

散文:老家「咂酒」清又醇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