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明朝的帝陵未被盜掘,而清朝的皇帝陵基本被盜

為何明朝的帝陵未被盜掘,而清朝的皇帝陵基本被盜

為何明朝的帝陵未被盜掘而清朝的皇帝陵基本被盜過,除明定陵是考古發掘,清孝陵(據說沒有寶貝,是否被盜掘也不清楚)和清西陵泰陵(有盜洞,最終未發掘,不確定),這其中有什麼歷史原因嗎?

明朝的祖陵被起義軍盜過。皇陵在南京和北京,這兩個地方是被清朝打下來的,清朝對文物保護得很好,所以基本上保存完好。

新中國建立以後,定陵,也就是萬曆的陵,被打開過,遭到了破壞。

清朝的陵是被民國接受的,民國對文物保護得不夠好,軍閥混戰,所以破壞比較大。

皇太極的陵應該也是被盜過的,不過是日本人盜的,因為屬於國際的問題,所以一直沒有人敢提。

十三陵保存完好,只有定陵是被考古打開的. 崇禎的思陵好像被盜掘過!清西陵被盜有: 崇陵(光緒) 。清西陵未盜有: 泰陵(雍正)昌陵(嘉慶)慕陵(道光) 。清東陵被盜有: 裕陵(乾隆)慈禧陵 景陵(康熙)定陵(咸豐)惠陵(同治)慈安陵 。清東陵未盜有: 孝陵(順治)。

明朝的帝陵還有一個特點,這就是陵寢建築及歷史遺存物,較之其前歷代帝陵都保存得更多更好。宋代及其以前各代的帝陵,初建之時規模亦十分宏大,但時至今日,除陵台及部分石刻尚存外,其他建築基本蕩然無存,甚至有的墓室都已被盜發破壞。這種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每遇王朝興替,新王朝或新厥起的政治集團為表示對舊王朝的敵視,以及與舊王朝勢不兩立和徹底決裂的決心,往往對舊王朝的宮室、陵墓建築進行破壞。如項羽火燒阿房宮,對秦始皇陵進行破壞即是典型一例。帝陵隨葬物多為珍寶,社會動亂時期,人們出於盜寶的目的,也往往對帝陵造成破壞。

此外,我國古建築,包括帝王陵寢在內,多系木構建築,年久失修,及雷電火災,也必然會造成建築物的毀壞。明朝的帝陵之所以比宋朝及其以前各代帝陵都保存得好,遺存物也較多,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一是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南方僅火燒了皇、顯二陵,在北京十三陵也僅燒了定陵殿廡及康、昭二陵明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雖一度佔據北京,但卻未對明陵進行全面破壞。二是清朝統治者是在擊潰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之後才入主中原的。雖然他們與明朝之間屢有戰事,但為加強和鞏固統治,需要漢族知識分子及士大夫階層的支持。

所以,清朝定鼎北京後,為懷柔漢滿兩族關係,就打起了為明朝臣民報君父之仇的旗幟,以禮改葬崇禎帝後,並實施對明陵保護的政策。所以,終清之世明陵並未遭遇大的破壞。其三是民國政府對明陵也是採取保護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抉隱索微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人繪《出警圖》…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