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初年對台灣實施遷界禁海策略,為什麼沒能成功收復台灣

清朝初年對台灣實施遷界禁海策略,為什麼沒能成功收復台灣

1661年2月至12月,鄭成功命令其子鄭經留守金門、廈門等地,自己親自指揮大軍進攻台灣,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勛。

鄭氏政權開啟在台灣的統治後,堅持抗清立場,自然成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為此,清廷採取了剿撫並用的策略,前期最著名的莫過於遷界、禁海。

前期,清廷對鄭氏政權採取以撫為主策略,也是迫不得已。首先,清廷陸軍強大而水軍薄弱。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底,清廷依靠強悍的八旗兵和為數眾多的綠營兵(清初由漢兵編成的分駐在地方的武裝力量,用綠旗做標誌),統一了大陸,但對於盤踞海島的鄭氏政權一直無能為力。順治年間,連年征戰,國家財政困難,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發展水軍一時提不上日程;同時,清廷不完全信任那些脫離鄭氏政權向清廷的投誠者,也無意用他們的力量攻打台灣。

1660年9月,順治帝批准福建總督李玄泰建議,開始了遷海政策。次年六月,海澄公黃梧跟清廷獻上了消滅鄭氏政權的五條策略。其中第一、第二條就是遷界、禁海:將山東、江浙、福建、廣東沿海居民遷移入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以防沿海百姓與鄭氏政權接觸勾結;將所有沿海船隻燒毀,在溪流河道設置柵欄,不許貨物越界供應台灣,違者處死。

清廷立即採納,從1661年七八月開始,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進行了大規模的遷界和禁海,下令沿海居民內遷三五十公里,設界防守,不許人民越界下海。

清廷的遷界和禁海策略,目的在於割斷鄭氏政權與大陸的聯繫,使其失去接濟,出現暫時的困難,但它除了使一部分人產生動搖而投降清朝外,並無太大的作用,更不能達到黃梧預期的「半年內致敵人於死地」的效果。

相反,清廷因遷界和禁海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沿海各省大片良田荒蕪,國家稅收減少,對外貿易停頓,百姓背井離鄉。將沿海島嶼遷空,正好使鄭氏政權船隻自由出沒,買通守邊士兵後,他們照樣可以得到所需的物資。因此,遷界禁海是清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的策略,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康熙皇帝即位後,在施琅、姚啟聖、萬正色等人的通力合作下,施琅水師渡海征戰,成功收復了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少爺 的精彩文章:

北宋年間,越南曾經在南寧進行一次大屠殺,致5.8萬守城軍民遇難

TAG:六少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