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英年早逝的七位人傑,如果他們還在,歷史早已改變

三國英年早逝的七位人傑,如果他們還在,歷史早已改變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天下大亂,群英薈聚,英雄人物陸陸續續的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為這個亂世增添濃厚的色彩。無論是運籌帷幄的謀臣,還是馳騁沙場的悍將,他們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上,留下閃耀的光輝。然而,事實上,總充滿了遺憾,一些人傑過早的離世,離開屬於他們的舞台,如果他們還在,歷史早已改變。

針對英年早逝這個廣泛的定義,可能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樣,小編就單純的以人物年齡劃分,凡是在40歲之前去世的,屬於青壯年期間,屬於英年早逝。那麼三國到底有多少英年早逝的人傑呢?不妨我們來盤點一二。

第一位:郭嘉

郭嘉,這位有著鬼才之美譽的謀臣,可以說是曹操的心腹中的心腹,算無遺策的他,卻無法算出自己的命運,在隨曹操征戰遼東回來的路上病逝了,年僅36歲。郭嘉,曹操對他的評價是「唯奉孝為能知孤意」,也經常和他「行同騎乘,坐共幄席」,無奈天意弄人,郭嘉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第二位:周瑜

周瑜,是漢末這個時代一位文武兼備的統帥,出身名門的,他,卻有著一顆豪情壯志。周瑜20歲左右就出道,因與孫策是總角之好,追隨著孫策短短六年就平定了江東,可以說少年俊傑,英姿勃勃。赤壁之戰,更是以少勝多,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奠定了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然而,赤壁之戰後,周瑜想要實現二分天下目標,卻剛剛開始,就病逝在巴丘了。

第三位:孫策

孫策,作為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其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悍將,從袁術處獲得自己父親舊部之後,就開始一路橫掃江東六郡,給世人留下了「假使老夫有子如孫郎,夫復何求」的艷羨和「獅兒難與爭鋒」的雄姿。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對江東的豪族打壓的比較大,而對自己的保護不夠,公元200年的時候,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第四位:龐統

龐統,有著鳳雛的雅號,與諸葛亮都是劉備非常器重的謀臣,世人皆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不管怎麼說,龐統是劉備身邊唯數不多的大咖,只可惜在入川的過程之中,被流失射中,射殺了。龐統擅長奇謀,只可惜英年早逝,關於他的故事,實在是太少了。

第五位:曹丕

曹丕,這位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的人傑,是曹操傑出的兒子之一,他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之後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可惜,曹丕卻登基不到七年,就因病重而亡。在此期間,曹丕因為過於寵信司馬懿,為以後司馬家篡權埋下伏筆。

第六位:曹叡

曹叡,曹丕的兒子,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皇帝,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而且魏明帝對司馬懿非常忌憚,所以對他壓制的死死的,無奈在後期,耽於享樂,過早病逝,其臨終前託孤不當,導致後來魏國的朝政動蕩,徹底為高平陵之變埋下伏筆。很顯然,曹叡不死,司馬懿又怎麼可能有機會篡權呢?

第七位:孫堅

孫堅,作為漢末第一猛將,可以說沒有比他更厲害了,在討伐董卓期間,斬華雄,敗呂布,可以說非常簡單,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孫堅有一顆漢室之心,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官至破虜將軍。可惜,孫堅在討伐之戰中可以說威風凜凜,卻在南征劉表的時候,不幸被流失射中身亡,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以上七位人傑,都是這個時候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們之中有著決勝千里的謀臣,有著萬人敵的猛將,如果他們還在,三國的歷史或許會更加精彩,郭嘉可能會與諸葛亮和司馬懿撕逼,孫堅開始盤踞荊州和江東,劉備在龐統和諸葛亮的輔助之下,也許能夠早一步奪得四川,總之,我們熟悉的三國歷史早已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