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遍1500幅地圖、700冊地理書籍,走遍30個省區、10多個國家,他卻說:做自媒體人,最該「懂法」?

閱遍1500幅地圖、700冊地理書籍,走遍30個省區、10多個國家,他卻說:做自媒體人,最該「懂法」?

本期嘉賓

自媒體「地理答啦」作者

大家好!我是地理答啦,非常榮幸能夠在這裡和大家進行分享。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結合自己做自媒體以來的經驗教訓,說一點自己的心法技法、和章法

Part

1

心法

大家花時間來聽分享,都希望多聽到一些乾貨。不過我還是想先說一點比較務虛的東西,比如自媒體從業者應當保持怎樣的心態,我自己稱之為「心法」。

談心法主要是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如何源源不斷的找到內容素材;

二是如何筆耕不輟的堅持「日更」;

三是如何百折不撓的面對挫折。

我自己的「心法」就是:源於興趣、享受樂趣、心態「佛系」。

內容素材來自哪裡?

01

我是一名金融從業者,本職工作是風控,每天從事的是大額資金監控、產品風險評估、業務流程審查、打擊違法違規等工作,內容比較枯燥,工作壓力也很大。

而我同時是個地理和旅遊愛好者,從小就喜歡和地理、旅遊相關的東西,特別是人文地理方面的東西,比如收藏地圖、背包旅行、風光攝影等等。我大部分的業餘時間也都花在「讀萬卷地理書、行萬里旅行路」上面。

從中學時期到現在的十幾年時間裡,我收藏了1500多幅地圖、700多冊地理書籍,走遍了國內30多個省區、10多個國家,拍攝了23000多幅照片。

「日更」動力來自哪裡?

02

做「地理答啦」這個頭條號,目的也是為了傳播地理知識,分享旅行資訊。因為地理和旅遊是我的興趣所在,又有了長期的積累,所以我不需要絞盡腦汁考慮「今天寫什麼」,也不需要抓耳撓腮思考「這話題怎麼寫」。比如假期看到黃山景區宣傳片,我立刻想到寫一篇「黃山市這個名字和徽州市這個名字哪個好?」;比如看到京港澳高速擁堵,我立刻想到應該介紹一下京港澳高速的輔線——許廣高速。

做自媒體,尋找話題、搜集資料、碼字拍片、互動回復,是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別是日復一日、長年累月的不間斷保持更新,更是需要毅力和耐力。但是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興趣所在,能在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勞作中享受到樂趣,那麼事情就會簡單得多,甚至一天不寫就不舒服,根本停不下來。有個做地理的機構號,他們招聘員工的第一條標準就是要「極其熱愛地理」,必須對所從事的工作有強烈的興趣。

怎樣面對可能的挫折?

03

另外,做自媒體不可避免要面對各種挫折和打擊。比如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精心編輯的文章,閱讀量卻只有個位數;比如評論區噴子們的各種難聽的咒罵和惡毒的攻擊;比如看到別人做自媒體月入萬元而自己卻顆粒無收等等。面對這類的事情,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

我認為應該借用最近流行的一個詞——「佛系」,以「佛系」的心態處之,看淡一些,別太在乎,一笑了之,對自己說「這都不是事兒」!以「堅持、不要臉、堅持不要臉」的精神繼續下去,就會有做出成就的那一天。

獲得感 = 錢?

04

另外,關於自媒體的收益——也就是獲得感。很多人認為收益就是錢,掙到錢就是有收益,掙不到錢就沒有獲得感。我個人認為自媒體的收益可以分為幾類:一是直接收益與間接收益;二是有形收益與無形收益;三是單一收益與綜合收益。

「錢」就屬於直接的、有形的、單一的收益。但除此之外還有間接的、無形的、綜合的收益。比如我通過做頭條號直接獲得的廣告分成並不多,但堅持做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獲得了原創標籤、加V認證等權益,以及優質答主、簽約專家等認可,後來又得到簡書、企鵝、百家、大魚、微博等平台給予的原創權益和優質認證。有了這些平台給予的認可,才能進一步得到粉絲和廣告主的認可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我通過做自媒體,結識了很多各個領域的大咖,並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們有大學歷史學教授、名校外交學博士、新浪知名美食博主、知名三農頭條號、部隊心理戰專家、資深證券分析師、私募基金高級HR、大型國企新聞宣傳幹部、喜馬拉雅知名主播、情感網站資深運營、戲劇專業在讀研究生等等。

通過和他們交流,我感覺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原有的知識體系以及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都發生了改變;通過他們,我也接觸到了更多的自媒體平台和自媒體人。所以,希望大家也要重視間接的、無形的、綜合的收益,因為這可以反過來給你帶來直接的、有形的收益。

Part

2

技法

剛才說了一些雞湯,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做內容的技巧,我自己稱之為「技法」。

我們常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做自媒體也如「烹小鮮」。寫好一篇文章、拍好一段視頻,和做好一道菜,在「技法」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怎樣選擇「食材」(題材、素材)?

01

一是要選「對」的。你在菜市場買回一塊臭豆腐,那你怎麼做也做不出提拉米蘇的味道。同樣,內容選材也要選對的,最好選擇和大家工作生活相關的、普通人都能談出一點看法的,有趣的、有用的話題,最好不要去碰時政類的、低俗色情、違法違規的內容。

二是要選「新鮮」的。要選擇最新的、熱門的題材,不要選擇過氣的、過時的話題。你會說有些菜就是用過期變質的食材做成的,比如松花蛋、臭鱖魚、熏臘肉啥的,但是那必須要進行特殊程序的加工!選擇過氣、過時的話題,也要找准切入口、做出新立意、談出新觀點才會有人買賬。

怎樣掌握「火候」?

02

做菜「火候」很重要,寫文章也要注意「火候」,這個火候是指文章的專業深度、篇幅段落、遣詞造句等。個人認為自媒體文章主要用於提供資訊、休閑娛樂,不要寫得太深奧晦澀,不要長篇大論寫成論文,不要用太多專業術語等,最好使用簡短直白、輕鬆幽默的語言。一篇文章不要超過1000字,能夠說明白一件事、介紹清楚一個人或事物、抖開一個包袱即可。

當然,很多高學歷、高B格、有情懷、有腔調的自媒體作者,看不上這種「快餐」式作品,對此我想說兩點:

一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做自媒體不是做學術,做自媒體就要遵循傳播規律和用戶心理;

二是短平快不等於質量差,做演講的都知道5分鐘限時演講比2小時自由發揮難得多、更考驗水平;自媒體作品也是,要小而美、短而精。

如何定「菜名」?

03

一道菜的名字很重要,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火燒冰山」、「群英薈萃」等菜名,都能讓普通的菜肴聽上去高大上並且讓人有食慾。

文章的標題也是如此,頭條首頁上的一個個文章標題就如同菜單上的一道道菜名,只有把名字取好了,才會有人「點」。關於怎樣給文章取標題,我自己也缺乏成功和成熟的經驗,所以不太好和大家分享。

不過我自己有個習慣,就是把頭條、微信、微博等平台上的爆款文章標題收集或收藏起來,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再照貓畫虎模仿。我堅信「熟讀標題三百個,不會取名也會抄」!如果你覺得可行,也可以試試這個辦法。(PS:菜單上每道菜的配圖,在客人點菜的時候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與之對應的文章配圖和封面圖片,也要精心的挑選和使用。)

塑造「特色」

04

只知道菜好吃,卻不知道廚子是誰——這是餐飲界非常常見的情形。同樣的,自媒體中也存在著只知道文章好看卻不知道作者是誰的的情形。我們常說「頭條上某篇文章不錯」,或者「微信上某篇文章挺好」,甚至都評論轉發了,也不會去追問一下作者是誰,大部分自媒體作者在讀者心裡只是一個「小編」而已。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們只重視打造「爆文」,卻不注意打造個人品牌。因此做自媒體,寫文章或拍視頻,都要加入自己的特色,讓讀者不光記住作品,還要記住作者!

比如現在做影視評論的自媒體很多,像什麼「某某說電影」、「某某侃電影」、「某某看影視」啥的,風格大同小異、千人一面。但是有個叫「三口看片兒」的做得非常有特色,播放量和粉絲量都很高,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和推薦。

他的特色就是堅持用一口新疆普通話解說,加入各種新疆的方言俚語,而且每期視頻都會通過搞笑的方式加入「新疆大盤雞」的圖片和內容,人們一提到影評類視頻就會想到那個「愛吃大盤雞兒」的「三口君」,形成了個人品牌和影響力。

Part

3

章法

「章法」指的是做自媒體要遵循的制度規則和一些有規律、有特性的東西。上周做分享的陳今老師,為大家介紹了今日頭條的一些關鍵規律,我學習了以後感覺受益匪淺。在這裡我主要說說頭條平台、用戶、作者的一些特性。

遵循平台的「章法」

01

不同的自媒體平台有不同的遊戲規則和制度規定,以及其特有偏好和特性,所以在不同的平台要遵循不同的「玩法」。

今日頭條採用分發的方式推送文章,它的優點是在你沒有名氣、沒有粉絲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獲得不錯的推薦量和閱讀量。它的缺點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是「弱聯繫」,想要「吸粉」或者成為「大V」比較困難。

針對頭條這些特性,建議作者要堅持輸出優質原創內容,並且在作品中突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以此來增加推薦量、閱讀量、關注量。同時,可以藉助微頭條、悟空問答等增加曝光度,為自己吸粉。

具體來說,可以把頭條作品作為「正片」,把悟空問答當做「番外」,把微頭條當做「預告片」。比如在今日頭條發布一篇「到哈爾濱過大年全攻略」的文章,可以同時在悟空問答回答「哈爾濱過年有哪些好玩的項目」之類的問題進行呼應,同時轉發到微頭條評論一句「哈爾濱過年攻略來啦,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們快來看」進行推廣。這樣一套操作下來,應該比單純在頭條發一件作品好。

熟悉受眾的「章法」

02

互聯網時代是「社群」的時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風格類型的自媒體平台吸引的用戶群體也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社群,使得這個平台的用戶群體擁有了不同的特性。比如最近網傳的三個平台的用戶評論特色對比:

微博:最右,哈哈,點蠟燭;

豆瓣:撕逼,掐架,寫黃書;

知乎:反對,打臉,沒幫助。

想要釣到魚就要知道魚想吃什麼,所以做頭條就要了解頭條用戶的特性和喜好,為頭條用戶群體進行畫像,了解用戶的年齡區間、性別比例、學歷層次、職業結構、地域分布、平均收入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推出受用戶喜愛的作品。網上有頭條的用戶分析報告和群體畫像相關文章,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打造自身的「章法」

03

每個成功的自媒體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咪蒙的毒雞湯、PAPI醬的神吐槽、羅胖的每天60秒等等。建議大家做自媒體最好選擇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領域,注重打造個人品牌,作品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為自己在讀者心中打上一個烙印和標籤。讓讀者意識到你不僅僅是個「小編」,你是個有特點、有性格的「大咖」,你的作品值得長期關注。

這裡再提醒大家一定要堅持,要有定力。比如選擇了軍事,就一定要堅持做軍事;定位於武器裝備,就一定要圍繞武器裝備寫;擅長水面艦艇,就深挖水面艦艇,這樣時間久了才能做出特色、做出影響。

舉個反面例子,我看到有育兒類的自媒體號,頭天還在寫怎麼挑奶粉,第二天卻寫的是明星八卦,第三天又開始報道體育賽事,這樣就會給人的感覺她很不專業、很沒價值,完全不值得關注。

希望大家都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易 的精彩文章:

TAG:頭條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