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章法」——資深金融人的地理自媒體之路 下篇

「章法」——資深金融人的地理自媒體之路 下篇

本文是自媒體「地理答啦」在新媒體大講堂做的分享《「心法」、「技法」、「章法」,一個資深金融人的地理自媒體之路》的講課內容整理稿,整篇內容較多,因此分上篇(心法)、中篇(技法)、下篇(章法)發布,此為第三部分——「章法」。以下為講課內容:

我這裡說的「章法」指的是做自媒體要遵循的制度規則,以及一些有規律、有特性的東西。在這裡我主要以今日頭條為例,說說頭條平台、用戶、作者的一些特性。

首先是平台的「章法」。不同的自媒體平台有不同的遊戲規則和制度規定,以及其特有偏好和特性,所以在不同的平台要遵循不同的「玩法」。

今日頭條從產品定位上來說屬於新聞客戶端,採用分發的方式推送文章。它的優點是在你沒有名氣沒有粉絲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獲得不錯的推薦量和閱讀量。它的缺點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是「弱聯繫」,想要「吸粉」或者成為「大V」比較困難。

針對頭條這些特性,建議作者要堅持輸出優質原創內容,並且在作品中突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以此來增加推薦量、閱讀量、關注量。同時,可以藉助今日頭條旗下的微頭條、悟空問答等增加曝光度,為自己吸粉。

具體來說,可以把頭條作品作為「正片」,把悟空問答當做「番外」,把微頭條當做「預告片」。

比如在今日頭條發布一篇「到哈爾濱過大年全攻略」的文章,可以同時在悟空問答回答「哈爾濱過年有哪些好玩的項目」之類的問題進行呼應,同時轉發到微頭條評論一句「哈爾濱過年攻略來啦,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們快來看」進行推廣。這樣一套操作下來,應該比單純在頭條發一件作品好。

然後是受眾的「章法」。互聯網時代是「社群」的時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風格類型的自媒體平台吸引的用戶群體也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社群,使得這個平台的用戶群體擁有了不同的特性。

比如最近網傳的三個平台的用戶評論特色對比——微博:最右,哈哈,點蠟燭;豆瓣:撕逼,掐架,寫黃書;知乎:反對,打臉,沒幫助。

想要釣到魚就要知道魚想吃什麼,所以做頭條就要了解頭條用戶的特性和喜好,為頭條用戶群體進行畫像,了解用戶的年齡區間、性別比例、學歷層次、職業結構、地域分布、平均收入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推出受用戶喜愛的作品。

網上有頭條等平台的用戶分析報告和群體畫像相關文章,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最後是自身的「章法」。也就是作者自己的特性。每個成功的自媒體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咪蒙的毒雞湯、PAPI醬的神吐槽、羅胖的賺錢我光榮等等。

前面向大家建議了做自媒體最好選擇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領域,注重打造個人品牌,作品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為自己在讀者心中打上一個烙印和標籤。讓讀者意識到你不僅僅是個「小編」,你是個有特點、有性格的「大咖」,你的作品值得長期關注。

這裡再提醒大家一定要堅持,要有定力。

比如選擇了軍事,就一定要堅持做軍事;定位於武器裝備,就一定要圍繞武器裝備寫;擅長水面艦艇,就深挖水面艦艇,這樣時間久了才能做出特色、做出影響。

像我看到有個「某某談育兒」的自媒體號,頭天還在寫怎麼挑奶粉,第二天卻寫的是明星八卦,第三天又開始報道體育賽事,給人的感覺是很不專業、很沒價值,完全不值得關注。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心法」「技法」「章法」全部內容,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全文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已發布在本文的上一篇,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答啦 的精彩文章:

TAG:地理答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