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它帶著煙火的情懷,獨一無二的美

它帶著煙火的情懷,獨一無二的美

「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坯中的鐵形成釉,呈現出奇妙的色彩變化,柴燒追求的正是這種變化和偶發,它有著一種不可預估的驚奇。」

把所有流光溢彩都鎖定在最終的固體形象中,

每一寸光影的移動,都在見證火光流竄的恢宏。

我們相信它是不可復刻的,

就像相信自己的存在不可替代。

高申老師從開始做柴燒杯,

就堅持每一步驟都靠自己手工來完成,

自己從山上采,用頭來燒,

高溫柴下自然而然把裡面的稀出,

盛入茶

正如高申老師理解地一套,

「金木水土火」柴燒的過程就是五行俱全的過程。

對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他都在追求一種極致。

同樣,他也堅持自己的創作,

不按別人的設計生產,遠離商業化,

從容淡然地做自己的東西,過自己的生活,

在柴燒藝術中堅持著自己,也追尋著自由

在高申老師幾件得意作品中,

一眼便看中了這款「獨特且突出」的一款。

高申老師將它放在手心,隨著燈光在照射下,

它的「一舉一動」,都有著變幻異彩。

引人靠近關於「它」四天四夜

土窯中浴火重生的經過。

選用新鮮的松木,豐富的油脂在高溫中燃燒,

凝萃為自然落灰,在螺旋紋的杯器上,

火舌之吻所劃之處,都留下了漸變的光澤。

難以描摹它釉面的奇妙變化,

那些色彩呈點狀、帶狀、面狀分布,

木灰凝結成塊狀或熔化成玻璃的質感,自生自發的美,

彷彿可以穿越時空,回到火痕停築的那一刻。

高申尤為注重表現泥料自己的語言,

全手工螺旋紋的拉胚成形,

由底部至上螺旋而上,姿態悠揚。

每一面都不盡相同,松脂留釉自然掛落於杯沿,

使整體有層次,猶如雪山峰融化的唯美畫面感。

燒到1280度高溫以後,還會保留泥土的毛細孔,

柴燒的密度比紫砂的要高,毛孔更細,

能呼吸,留香好。

所以柴燒不但外形和顏色美,

而且適合養,越用越潤。

世界上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柴燒作品,

說它是「天賜」也不為過。

它古樸、粗糙,卻煥發出獨特的異彩;

它執拗、不卑不亢,而又特立獨行;

從火焰和灰燼中逃出,留一身斑駁陸離。

柴燒杯獨一無二的美,不失為茶席上主人杯首選。

推 薦 閱 讀

氣溫驟冷,適合喝什麼茶?


老曼峨七克餅 | 繞不過去的好茶

老甘田小戶賽古樹生普茶磚 2014年 ▏喝著再藏點,金獎茶不容錯過的選擇!

九山窯手工柴燒杯,每一隻都是「唯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如何喝普洱茶才更健康?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