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別樣風味 Google Pixel 2 XL詳細評測

別樣風味 Google Pixel 2 XL詳細評測

Google的太子系列,是未來一年Android陣營的重要風向標,同時也是安卓陣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立獨行、桀驁不馴,說的就是這個系列。今年的Pixel 2/2 XL算是開始有外觀和設計的傳承,在更強的拍照、更強的AI和更強的SoC之外,這次還有DxOMark最強拍照手機的頭銜。

因p-OLED的歷史和表現原因,所以此次評測會重點說屏幕。而大家關心的拍照部分,還會在之後以拍照PK的形式獨立成文。此次評測為了可讀性,包裝、配件、外觀細節、性能測試表、更多的樣張等,都放在文末的附錄。在愛搞機官網PC端瀏覽,可戳右邊的目錄快速跳轉。

外觀設計:另類,有辨識度

Pixel 2 XL外觀設計可以用清奇來形容,全金屬一體機身上放3D玻璃、反潮流的屏佔比,都讓它很有辨識度。

若不去對比「現代」的全面屏手機,Pixel 2 XL的正面,無論是息屏還是亮屏,看起來還是挺精緻的。全金屬一體機身有類似相機的粗顆粒混合塗層,背面頂部是Pixel系列標誌性的玻璃,Google的logo是個亮面貼片的「G」,設計無比簡潔,只是很多人都未必能接受這樣的設計。

Pixel 2 XL介面布局非常簡潔,有IP67防護,對稱雙揚聲器,自帶3個麥克風,但只有頂部能看到副麥。底部簡單到只有一個Type-C介面,左sim卡槽(單nano-SIM),右電源和音量按鍵。電源在上,位置偏高,得挪動一下才能按到。

Pixel 2 XL與iPhone 8 Plus、Pixel 2對比

這裡筆者(方查理)只提它外觀的一缺一優兩個點:

大家都知道的缺點,是屏佔比。Pixel 2 XL這18:9的大圓角LG p-OLED屏幕,額頭比下巴稍寬。正面3D玻璃弧度超大,息屏下有點像Note8,造出了「ID曲面屏」的幻覺,導致普通貼膜連顯示區域都蓋不住,不過這大弧度黑邊雖丑,但滑動手感上佳。Pixel 2 XL是極少數能在三維和邊框厚度上,和 iPhone Plus系列掰手腕的安卓旗艦。

Pixel 2 XL外觀設計的最大優點是手感。上一台把金屬機身做得像塑料的魅藍metal被罵得五顏六色,但Pixel 2 XL上的混合塗層做得很有特色。機身塗層很厚重,磨砂顆粒很粗,視覺和手感上,都很接近相機機身上的塗層處理。手感乾爽又不太冰涼,防指紋效果很好。白色版上容易染上皮革和牛仔褲的顏色,但可以用清潔劑洗掉。

50cm高度摔落撞擊大理石台階後,出現了非常明顯的磕痕。塗層硬度比普通塑料低,但厚度較大,即便這個磕碰也未能完全穿透塗層。故事告訴我們,日用還是得戴套才安全。

屏幕:最大命門

背景:Pixel 2 XL採用LG的6英寸p-OLED(plastic-OLED,即塑料基板的OLED)屏幕,QHD+(2880*1440),PenTile排列。p-OLED在機友心目中就是一個大坑,是「大果粒、抹布偏色屏」的代名詞,分別指代像素密度低、像素間隙寬(能輕鬆看到像素點之間巨大的黑色間隙)、均勻度極差等特性。

從LG已經放棄掉的彎屏G Flex系列(2015年的G Flex 2還是首發驍龍810)和2016年末的小米Note 2上,p-OLED都沒有太大進步。Pixel 2 XL選用p-OLED,就註定屏幕會是短板了。

自然色模式中的sRGB色准,表現OK,主要是紅藍色系偏離較多(右側點與框的位置偏離越大,偏差越大)

飽和色模式中的sRGB色准,紅綠色系飄出天際,這兩個顏色會明顯過艷(右側點與框的位置偏離越大,偏差越大)

Pixel 2 XL自帶「自然色、效果增強和飽和色」3個顯示模式,在升級了12月初的Android 8.1正式版之後,色准表現略有提升

亮度:3個模式的全白最高亮度在375-380尼特之間(剛出廠的時候有450尼特,OTA之後就降下來了),自動亮度下沒有強光刺激後躍升的能力。局部白色最高500尼特左右,屬於OLED屏幕常見水平,陽光下會稍有可視壓力,但不會太嚴重。全白最低亮度偏高,4.2尼特,晚上關燈玩手機會稍有晃眼。顏色增強模式中,中心380尼特,四角367/365/420/411尼特,均勻度一般。

色溫:接近日常使用的100尼特亮度下,Pixel 2 XL的3個模式色溫都在7000K附近,稍微偏黃,但還OK。前兩個模式的主要問題是底色偏黃綠,觀感不佳,飽和色觀感稍好(基色稍微泛紅)。但LG的OLED屏幕均勻度有待提升,純色還是稍微顯「臟」。

色域:自然色模式連sRGB色域、效果增強模式連P3色域都蓋不住,肉眼可見的顏色偏淡,而飽和色表現要好得多,建議日常使用。

色准:自然色模式對準的是sRGB色域,飽和色模式對準的是P3色域。自然色、效果增強模式的色准表現和國產機比較接近。而肉眼觀感最好的飽和色模式,偏偏是3個模式中,在sRGB色域中色准最差的(日常內容幾乎都是根據sRGB色域設計,sRGB色准實際意義最大)。作為對比,在sRGB之下,iPhone 7是1.6,Note5是1.8,S6 edge+是2.6,S7 edge是2.9。

問題:可視角度是Pixel 2 XL這塊屏幕的命門,稍微偏斜,屏幕就會泛藍。平時手機放桌面側眼看通知、給別人看手機屏幕,都會自帶藍色濾鏡。另外,屏幕圓角過大,在綠色守護鎖屏提示和極少部分的應用中都會遮擋內容。而網路上曝光的Pixel 2 XL燒屏數目也不少。

無論是打算買一手,還是以後準備淘寶撿洋垃圾,這塊屏幕的素質和壽命,都是Pixel 2 XL的潛在買家需要著重考量的。下方是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的一加5T、用著LG最新p-OLED的Pixel 2 XL和上一代LG p-OLED的小米Note 2的可視角度對比:

一加5T、Pixel 2 XL、小米Note2(大角度)

一加5T、Pixel 2 XL、小米Note2(彩色圖片)

一加5T、Pixel 2 XL、小米Note2(最低亮度下的頻閃)

小米Note 2這塊1080P的p-OLED,不但因P排和子像素間距過大,導致解析度嚴重不足,純色顯臟(均勻度差),而且大角度泛藍非常影響使用。在Pixel 2 XL上,p-OLED的進步神速,2K+的解析度解決了細膩度問題,均勻度也有大幅提升,但大角度泛藍的問題依舊。另外,我們這台機器還有一定程度的陰陽屏(左下方局部偏紅)。LG的p-OLED,和三星那成熟的A屏還有1、2年的代際差距。

頻閃:這一代的p-OLED和AMOLED一樣都有頻閃的問題,亮度越低越明顯,部分對此敏感的用戶看著可能會眼睛不適。而小米Note 2的這塊老p-OLED不是PWM調光,並無頻閃,但最低亮度異常高,也不適合低亮度場合使用。筆者剛開始用Pixel 2 XL時,盯久屏幕真的會眼酸眼累,過了幾天才慢慢適應。

系統:Google全家桶很強,但國內使用問題多

壓感Active Edge與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的圖像識別

Pixel 2 XL現版本系統為Android 8.1。原生系統的好處是輕便快速,Pixel 2 XL的響應操作、應用開啟、劃屏跟手度都能用絲般柔順形容。強化了通知欄之後,有可用的快捷開關、通知延遲提醒,使用便利性上已經接地氣很多,但電話(連個自動錄音都沒有)、簡訊、鬧鐘等日用app的功能依舊很孱弱。

全面屏:Pixel 2 XL沒有所謂的全面屏適配,多出來的屏幕面積被粗壯的虛擬按鍵條吃掉,系統沒有提供自動隱藏的選項,只有少數的圖庫、電影中能隱藏,但這是以前虛擬按鍵就有的功能,和18:9全面屏沒有半毛錢關係。

Google服務:但原生系統的最大賣點其實是全套Google服務,無論是智能程度很高的Google Assistant、推薦演算法很神奇的新聞信息流和YouTube、全系統的密碼自動填寫(Autofill)、帶自動運動記錄的地圖timeline,這些都是讓人愛不惜手的功能,甚至讓筆者有「為了更好地使用Google服務,得回爐學英語和口語」的衝動了。但Google數目繁多、入口重複,且經常要調用網頁的設定頁面,體驗也是出奇地差。

壓感Active Edge:Pixel 2 XL巨大的邊框,換來的是邊框握感,用力握手機可以觸發Google Assistant(系統語言不是中文就無法使用)和來電靜音。用之前感覺會是雞肋,但用來觸發Google Assistant的體驗極好,不需要改變手姿就能觸發功能的體驗,遠勝於點擊屏幕。只是把觸發力度調低了,拿起手機時容易誤觸,力度調高了又很難觸發,但功能性瑕不掩瑜。不過,如果Pixel 2 XL被做成航母邊框的主因,是這個壓感感測器的話,還是寧願不要了……

問題:但無奈這些都是在大陸不存在的網站和服務,太子要滿血使用,就得一直開著SSR,或者有能裝梯子的路由。為了讓Google Assistant生效,得把系統語言調成英文,語音助手也要用英文溝通。為了讓谷歌地圖的timeline生效,連大陸手機卡都不能插(在該版本中會讓Google信息流和timeline直接消失),使用上有諸多不便。

系統原生的情況下,Android 8.1還有部分應用閃退和老應用兼容性不佳的情況,Pixel 2 XL的系統本身也有些小bug,相機的motion功能(類似live Photo,把按快門前後的瞬間錄成視頻)不定期會無法預覽、Google語音喚醒不定時要重新錄入聲音、Google自己也出現過數次崩潰。雖然無法確認是否和掛著SSR有關,但這個就是在國內用太子的現狀。

性能:日用最強驍龍835

解壓、應用安裝、烤機過程中都可大核最高頻

半小時王者榮耀(高幀率)也只是溫熱,可以穩59幀附近

Pixel 2 XL搭載驍龍835,4G內存+64G存儲。驍龍835大家都很熟悉了,這裡不多贅述,Pixel 2 XL的詳細性能測試成績見文末附錄。Pixel 2 XL的性能,概括就是跑分一般,但日用強悍,是現在日用最強的驍龍835,沒有之一。瘋狂的驍龍835+輕量化的原生系統+拔群的隨機讀取性能,難怪Pixel 2 XL的流暢和跟手度都高得出奇。

跑分一般:Pixel 2 XL沒有國產廠商常用的跑分模式,CPU成績和最快的驍龍835機型有差距,GPU屬正常表現,快閃記憶體性能(影響應用開啟速度)中隨機讀取表現殘暴,用64G快閃記憶體就追上128G且用f2fs文件系統的Mate 10 Pro了。

日用調度極度積極:Pixel 2 XL的驍龍835,CPU大核可以滿頻2.46G,且調度無比積極。除了開啟應用和照片成像,桌面左側的信息流、搜索框、應用切換、應用安裝都能觸發短時間最高頻,甚至高壓力應用內(烤機、RAR、圓周率)都能長時間維持最高頻。這是第一台能在日常使用中,頻率如此積極的驍龍835,連一加/努比亞這種國產廠商還沒敢如此激進。

烤機應用中,最大亮度8核全開,連著GPU一起烤,這個滿頻的835,在機身燙手的時候都能堅持6分鐘最高頻,只有短時降頻,隨後因擔心機器的安慰才中斷了烤機,CPU積極性簡直高得不可思議。

拍照:寬容度依舊逆天

Pixel 2 XL主攝為IMX362,1220W萬像素,單位像素1.4μm(1/2.55"),光圈F1.8,支持OIS光學防抖(視頻錄製時可OIS和EIS同開)。前置800W像素,同樣是1.4μm。單位像素比Pixel/Pixel XL要小,但多了光學防抖和相位對焦。

拍照體驗上,IMX362的全核雙像素對焦,對焦速度與成功率表現出色。Pixel 2 XL最低快門也有1/15秒,而且還有光學防抖,即便是在HDR+模式中也有非常高的成片率。Pixel 2 XL新增了「HDR+增強模式」,普通的「HDR+模式」已經不需要前台等待時間,拍照體驗較好。

拍照界面(Pixel 2 XL取景框刷新率和很高很流暢,在熒光燈場景會更容易拍到頻閃,易被誤認為是機器問題)

模式對比:在Pixel 2 XL上,Google增加了「HDR+增強模式」,拍照時會還需要1秒左右的前台錄入時間,但其快門速度會更快,ISO也會大幾率地比「HDR+模式」更低,明顯是用了更多的樣張進行多幀合成。普通模式的ISO飆到4400的極弱光場景,HDR+的顯示的ISO也只有800以下。

「HDR+增強模式」的效果和「HDR+」很接近,前者的主要優勢是極限辨析力有微弱提升,HDR力度輕手且自然一些。大面積亮色的大光差場景中,「HDR+模式」的測光會大幾率偏亮,「HDR+增強模式」要更加接近肉眼所見。模式樣張對比:

場景1、2

場景1、2放大

多場景樣張(皆為HDR+增強模式)

日間場景1

日間場景2

日間場景2中央放大(複雜光源處的不同色彩都能展現,此等寬容度甚至很多相機都做不到,但噪點確實感人)

燈光場景

極弱光場景

極弱光場景中央放大(噪點塗抹並不完全,解析力表現出色)

實際成片上,Pixel 2 XL的特徵是白平衡大幾率偏藍綠偏冷、色彩飽和度高、HDR的寬容度逆天、夜景解析暴力但噪點狂放。在拍落霞、明亮色彩的戶外、光線複雜的夜景,都會有比肉眼所見更漂亮的輸出,效果很有震懾力,但和老iPhone那種寫實系完全不同。

雖然Pixel 2 XL拍照表現優秀,而且在國外是很多評測機構公認的最強拍照手機,但其噪點控制、極限辨析力、色彩還原,在國內用戶和評測機構中的評價不一。而Pixel 2 XL和國內具體的拍照對比和高下,會放到之後的拍照對比中,敬請關注。

續航&充電

Pixel 2 XL搭載3520mAh電池,100尼特亮度下,經過了30分鐘大型遊戲(NBA 2K15),各30分鐘的wifi和4G上網和30分鐘本地視頻播放,共2個小時的續航測試後,剩餘電量83%,表現不錯優秀,甚至小勝了Note 8。

清乾淨後台之後,Pixel 2 XL每晚聯網8小時掉電可以控制在5%以下。但如果沒有綠色守護和黑域,Pixel 2 XL的待機續航完全取決於用戶裝了多少國產毒瘤app,測試期間8小時待機掉電30-40%的情況都出現過。

Pixel 2 XL支持PD快充,支持18W輸入。實際5%-100%充電速度甚至還不如實際充電功率只有12W左右的Note 8,更加不如配上快充頭的iPhone 8 Plus,表現讓人失望。

25分鐘王者榮耀後

疊加烤機應用10分鐘

發熱方面,經過25分鐘的王者榮耀之後,機器正面最高溫出現在頂部揚聲器下方,為40.5度左右;背面最高溫出現在背面指紋識別模塊附近,為41度左右,表現OK,日常使用也最多只是溫手級別。但如果遇上負載瘋狂的應用,Pixel 2 XL狂放激進的性能調控的核心和頻率控制,讓其能在10分鐘內就達到48度的高溫,此時已經比較燙手了。

音質、指紋、人臉識別、網路

音質:除了Razer Phone,現在正面雙揚聲器的旗艦就只剩下兩台pixel了(iPhone主揚聲器向下)。但外放效果讓人失望,音量和普通旗艦接近,音質也並不突出,和Razer Phone差距巨大。我們拿到這台機器大音量下,覆蓋下方揚聲器時還會自帶抖音效果……

指紋:錄入需要6、7次按壓,識別速度現役旗艦墊底級別,黑屏到喚醒很多時候要大半秒,比大部分的正面指紋方案還慢。

人臉識別:原生系統在幾年前就引入了人臉解鎖,但在iPhone X出來和全面屏普及之前,大家根本想不起它。原生系統自帶人臉識別可在設置-安全-smartlock-Trusted face中能找到,但問題有二:沒有紅外補光,夜間光線弱的場景都用不了。手機放桌面,對不準人臉也用不了。其次,人臉解鎖手動亮屏(電源鍵或雙擊屏幕),識別後再劃屏解鎖,步驟多,整套下來還不如指紋快……

網路:移動和聯通用戶都能直接使用,但電信用戶只能通話和首發簡訊,無法直接上網,得等後期破解。

總結

Pixel 2 XL的短板是屏幕、充電速度,以及國內使用還得折騰翻牆和後台的問題(但這個不是手機自己的問題),而它最突出的是兇殘的性能調控、流暢度和優秀的相機表現。而本不應是賣點的原生系統和Google全家桶,在實際使用中反倒是最新鮮的部分。對於國產ROM或三星、LG之類的定製化系統的老用戶,轉去用Pixel太子的體驗跨度之大,簡直就像是從安卓轉到了iOS,會在中途遇到很多聞所未聞的功能和設定。

Google Assistant、Autofill密碼自動填充、Google信息流推薦、天氣和交通提醒都遠比同類產品強太多了,除了需要特殊照顧的後台和翻牆的需求,用Pixel 2 XL做主力機的半個月其實用得無比舒心。不得不心生感慨,Google不在大陸,對於百度和部分國產手機廠來說或許是個好事,但卻是所有國內Android用戶的損失。

附錄

Pixel 2與Pixel 2 XL對比

Pixel 2 XL與Pixel 2亮屏對比,前者是LG的p-OLED,後者是三星的AMOLED,都支持息屏時鐘。Pixel 2的屏幕玻璃邊緣有很小的弧度,金屬邊框比大機多了亮面切邊。兩機背面的部件和元素大小都很接近,但Pixel 2機身更小,顯擠。閃光燈和攝像頭位置、"G"logo的材質以及下方的產品信息印刷稍有有不同。

超大弧度導致貼膜容易翹白邊,且無法覆蓋屏幕邊緣

系統

Google閃退與第三方app bug

性能

性能對比機型參數

CPU運算性能

內存性能

GPU圖形性能

快閃記憶體讀寫性能

拍照樣張

弱光場景場景3、4

弱光場景場景3、4放大

配件與細節

Pixel有大量的Type-C配件,包括雙頭Type-C的數據線、Type-C轉USB-A的轉介面(用於數據備份與傳輸)、Type-C轉3.5mm轉介面。其餘還有很厚的英法雙語說明書、Type-C口輸出的PD充電頭(支持5V3A和9V2A兩檔輸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搞機 的精彩文章:

小米官方自曝!MIUI高管提前曝光MIUI 10:飛躍式升級

TAG:愛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