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餐吃不對 9種疾病找上門

晚餐吃不對 9種疾病找上門

有的人不吃晚餐,覺得能減肥,有利健康;有的人總是太忙碌,晚餐吃得有點晚,或者乾脆忽略。和早餐、午餐相比,很多人覺得晚餐並沒有多麼重要。不過,據營養學家介紹,如果不重視晚餐,真的會影響壽命,因為不少疾病都與晚餐有關。

1

肥胖

吃晚餐後是長長的夜晚,人的活動很少,之後就睡覺了,故消耗的能量很少。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太晚,會使夜間血液中的糖、脂肪、氨基酸含量增加,轉化為脂肪沉積於體內各部位,久而久之,就使人發胖。

2

脂肪肝

同樣的,晚上吃得太多、過飽,而身體的代謝率下降、消耗能量的途徑少,脂肪容易在體內堆積,從而形成脂肪肝。

3

糖尿病

長期不吃晚餐,糖原和能量物質不足,易引起體內升糖激素反應性增高,就會增加糖尿病風險。而晚餐吃得過於飽,代謝產生能量過度,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4

心腦血管疾病

很多病例顯示,中國30~50歲的上班族「三高」情況很普遍,原因多是上班族平時工作忙,中餐沒時間吃或者吃得偏少,而晚餐又吃得過飽過好,進而引發「三高」問題。而「三高」問題又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5

胃炎、胃潰瘍

胃黏膜的更新任務是安排在夜間機體休息狀態下進行的。晚餐吃得太晚的人,胃也要跟著加起夜班來。胃的疲勞狀態,加上老化了的黏膜得不到及時的更新,久而久之就易出現胃病,導致胃炎、胃潰瘍。

6

膽結石

如果長時間不吃晚飯,因為沒有食物刺激,在非消化期間膽汁會在膽囊里長時間聚集,這樣膽汁會變稠,容易結晶形成膽囊結石。

7

胃癌

日本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夜宵或晚飯吃得太晚,都會增加胃的負擔,長期下去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日本東京大學的栗田英男教授調查了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佔38.4%。

8

神經衰弱

在睡前吃東西,或多或少會影響睡眠質量。比如一些家長唯恐孩子吃不好,總是在臨睡前還要給孩子吃不少東西,這樣特別容易讓孩子長胖,並且影響其睡眠質量,導致第二天精神較差,也會影響心情。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神經衰弱。

9

尿結石

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晚上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博仕胃腸診療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武漢博仕胃腸診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