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喝茶時,我在想什麼

當我喝茶時,我在想什麼

文 /莫菲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喝茶的人更是數不計數。

但是人們往往把喝茶和養生掛鉤,更有甚者,覺得喝茶和年輕不沾邊,一旦喝茶,就彷彿聯想到老幹部的做派。

其實喝茶完全就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與年紀無關。

我生在潮州,一個茶文化很有名的城市,鳳凰單從、鳳凰水仙類烏龍茶的名氣遠傳海內外,人人都知道潮州功夫茶的講究。

所以從小,我就經常接觸到茶。

不過小時候對這些理解不深,也沒有多大的感悟,甚至對於如何沖泡,也是沒有什麼理解。

記得第一次被老爸系統地教導如何沖茶,是在大學畢業不久後吧。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功夫茶是怎麼講究的,也僅能講講我家裡是如何泡茶的。

泡茶第一步,必須溫杯燙壺。用燒開的100度開水將蓋碗、茶杯澆一遍,洗去上一泡茶的餘味。

第二步就是裝茶、洗茶。在蓋碗中放入約八分滿的茶葉,然後同樣用開水順時針將茶葉沖泡一遍,確保所有茶葉都被洗一遍,之後將第一遍茶水倒出,這算完成了洗茶的步驟。

第三步,就是出茶了。我爸說,沖茶時不是對著茶葉澆水,而是在蓋碗的一端沖入水,然後從相對的另一端出茶湯。這樣才能確保水有經過茶葉的浸潤。

潮州功夫茶一般都是一個蓋碗,搭配三到四個茶杯,出茶湯也講究分湯要均勻,所以蓋碗分茶湯不能倒完一杯再倒另一杯,而是要在幾個茶杯間來回,才能確保均勻。

最後一步是品茶。儘管你不怕燙,但也還是奉勸一句,不要一口就把剛泡好的茶湯喝掉,畢竟是100度高溫沖泡的茶,燙舌頭是一回事,對咽喉也會有損害。

因此最好是稍涼一下,然後用拇指食指夾住茶杯,另一隻手可以輕托茶杯底部,將一杯茶分成兩至三口。

你看,看似是簡簡單單的喝茶,其實這中間也有很多講究。

這也是我說的,為什麼喝茶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都急不得,更馬虎不得,一個步驟操作不對,可能影響的不光是茶湯的口感,也影響了喝茶的心情。

喝茶時,往往也是聊天交流的良好契機。

面對著茶煙和茶香,吸收的是提神醒腦的茶多酚,洗滌了腸胃,也洗滌了心靈。

相比綠茶紅茶,我更喜歡烏龍茶,其次是黑茶。

也許是因為我腸胃不好,喝未發酵的綠茶和半發酵的紅茶,都多少會腸胃不適,可是全發酵的烏龍茶,和發酵程度更高的黑茶,對腸胃就比較照顧了。

目前喝得最多的是鳳凰單從,也試過奇蘭,喝過鴨屎香,都是一泡好,遠遠的就能聞到茶香撲鼻而來,特別提神,特別開胃。

什麼時候是喝茶最佳時機?吃了油膩東西的時候。

這也是潮汕人喜歡喝茶的原因。因為潮汕地區喜歡用豬油炒菜,喜歡製作各種用豬油為底的糕點,吃多了吃久了,其實是比較膩的。這個時候喝一杯清淡的茶,簡直是對腸胃最好的款待了。

如果你原先就喜歡喝茶,那我希望你能堅持喝下去。

如果你沒嘗試過喝茶,那我建議,不妨一試。

作者:莫菲Morphie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