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人沒暖氣也能過冬,靠的是吃啊吃啊吃

廣東人沒暖氣也能過冬,靠的是吃啊吃啊吃

GIF

本期話題:最近關於南方供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以前網路不發達,在屋裡凍得瑟瑟發抖的南方人,不知道北方人冬天過得那麼舒服。那麼問題來了,南北方到底誰更冷?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兩句俗語道出了冬天進補的重要性。寒冷的冬季,除了保暖至關重要,適量進補、合理膳食尤其是關鍵,只有提高體質增加抵抗力後,才能真正能夠安全度過冬季。

-01-

冬季我們的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是否相應要有生活作息的變化?

身體消耗得會更多,由於外界寒冷,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物質,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體溫,哺乳動物也稱為恆溫動物,這點是自然規律。身體消耗過多,因此也要吃得更多,尤其是早餐,一晚上的消耗,早餐相比於其它時候要吃得更好更多,但是要注意如果吃夜宵,也不可吃得太多,頻繁吃夜宵容易能量積剩,導致肥胖。

運動不協調,由於外界溫度過低,因此新陳代謝不是那麼活躍,加上身體消耗過大,身體處於「遲緩」狀態。日常出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慢就是快」,尤其是雨雪天氣,另外進行運動鍛煉的時候,寒冷的天氣不容易讓身體肌能活躍,此時運動前的熱身更加重要,要更加徹底,時間要更長,調用身體肌能,防止受傷。

身體發抖,這是正常的身體現象,人在處於低溫狀態,就會感覺寒冷,皮膚會出現雞皮疙瘩的表象,這是身體的肌肉為了抵禦寒冷,通過顫抖的方式來產生能量,而你需要做的就是離開寒冷的環境,也可以增添衣物,來使身體處於暖和的狀態,不然長此以往,輕微的會引起感冒發燒,嚴重的會引發低體溫症。

GIF

尿液增多,其實好多人不太理解這個,總是認為天氣熱,人喝水多,因而尿液會更多,但同樣其實在寒冷天氣中,人體的尿液也會增多,這也是身體為了抵禦寒冷而做出的正常反應,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為怕上廁所而過多減少喝水的頻率,尤其是晚上也要喝點水,晚上起一次夜上廁所都是正常的,也是需要的。

皮膚乾燥,嘴唇乾裂,這些都是寒冷天氣往往比較乾燥,加上喝水不多,接觸冷風機會增多,才會導致身體出現以上表現,皮膚乾燥除了要多喝水、少吹冷風之外,還有就是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而嘴唇乾裂就需要在日常飲食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合理搭配飲食,當出現嘴唇乾裂的時候就不要用手或者嘴巴去扯。

-02-

南北方在冬季的進補有區別嗎?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在秋冬進補的過程中也有南北之別。

北方因為四季分明,身體變化的程度是比較緩慢的。就算是變冷,它也是慢慢地逐步地來,很多人都可以適應。總體來說比較寒冷,空氣乾燥。但南方的天氣就不一樣,比如廣州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一周之內過完四季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今天穿著羽絨服,可能後天就穿短褲了,天氣變化非常之快。雖然溫度上較北方溫暖許多,濕氣卻較重。北方人可以大口吃狗肉,大把放姜等「熱氣」的食材,但南方人就不行,很容易上火,所以冬季進補北方以溫補為主,南方以滋補為主。

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冬季養生切不可盲目,以免犯了禁忌,必要時可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03-

很多女孩子在冬天依然會穿小短裙,對這點有什麼建議嗎?

對於寒冷的刺激,我們的腿是很敏感的。雖然關節炎與寒冷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長時間機體受凍會導致肌肉收縮,關節僵硬,關節血運減少,滑液分泌減少,導致短暫的疼痛感覺。只是如果天氣寒冷,不注重對關節的保暖,有可能增加意外受傷幾率,造成間接危害,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關節負擔。長久以往腿疼的現象會慢慢發生。要是女孩子在經期不注意保暖自己的腿,導致宮寒,對月經也會有影響。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

如果非得要這樣穿的話,這裡給兩個建議。一是避開你的經期,在身體抵抗力好一些的時候再穿;二是早晚盡量避開這樣穿,等一天之中外界陽氣比較充足的時候再這樣打扮。

-04-

推薦一些冬天進補的食材

我們人體的陽氣在夏天的時候是在表面,到了冬天就縮在了裡面。從這點可以知道冬天時陰氣是在表面的,因此冬天時人一般會手腳冰涼,反而內心是「一團火」。這個時候如果吃到溫熱的東西有可能還會上火。古語有云:「冬吃蘿蔔,夏吃薑。」意思就是夏天反而要吃熱的東西(因為夏天陽氣在表面,體內反而虛寒);冬天體內是抗熱的,就要吃蘿蔔清熱。

當今很多人對於一些進補的觀念,都是覺得應該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來。但站在中醫的角度,應該要跟著一年的24個節氣來定進補時間。氣候的變化、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跟我們身體的變化是同步的。我們要順應節氣的變化來養生。比如說冬天進補其實也要分冬至前後,到了冬至,陰氣已經達到最強了,陽氣又會慢慢從0開始生長起來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吃比較溫熱的東西了,比如吃當歸、生薑、羊肉湯等。

除此之外

冬季進補還需先辨清體質,

然後再進行「個體化進補」

-----陽虛者最怕冷-----

怕冷是陽虛者最顯著的特點,陽虛者常常表現為腰膝冷痛、四肢冰涼、小便頻數、大便稀及陽痿早泄等一派寒象。

冬季是陽虛者最佳進補季節。對於陽虛者,食補應以羊肉、狗肉、鴿肉、胡桃仁、韭菜、海參、泥鰍等食物為主;葯補可適當選用鹿茸、桂皮、茴香、乾薑、巴戟天、補骨脂等補陽驅寒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韭菜炒胡桃仁

【原料】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

【製作】胡桃仁用開水浸泡去皮,瀝干備用。韭菜擇洗乾淨,切成寸段備用。麻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

【效用】補腎助陽,適合陽虛者食用。

-----氣虛者常感全身乏力-----

氣虛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感到全身乏力、疲憊不適,伴有面色蒼白、氣短喘息、懶言聲低、飲食不佳或大便溏泄等表現,且常易感冒。

對於氣虛者,食補可選用山藥、黃豆、大棗、蓮子、桂圓等;葯補可選用人蔘、黃芪、党參、炒白朮等補氣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黃芪党參氣鍋雞

【原料】黃芪20克,党參20克,母雞1隻,蔥、生薑、食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

【製作】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臟,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沸水鍋內燙3分鐘撈出,洗凈血沫,裝入氣鍋內,加入蔥、生薑、食鹽、味精、料酒、花椒水等;黃芪片、党參切4厘米長的段,洗凈,放入氣鍋內,蓋上蓋,上籠蒸3小時取出,揀去生薑、蔥、黃芪即成。

【效用】補中益氣,適合氣虛者食用。

------ 陰虛者常常口乾咽燥-----

陰虛者一般唇紅、口乾咽燥或聲音嘶啞,手足心發熱,特別是夜間煩熱、腰酸盜汗、大便干。

食補應以鵝肉、鴨肉、鱉、龜、藕、銀耳、芹菜、菠菜、芝麻等為主;葯補可選用麥冬、天冬、生地黃、龜板等補陰葯。

推薦食療方:蜂蜜銀耳蒸百合

【原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銀耳30克。

【製作】將百合、銀耳蒸令熟軟,放涼後,加入蜂蜜拌勻。

【效用】清心潤肺,適合陰虛者食用。

-----血虛者常面色蒼白-----

血虛者最突出的特點是面色蒼白,甚至口、舌、唇、指甲都色淡,沒有血色,且常常伴有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癥狀。

對於血虛者,食補可選用紅棗、龍眼肉、豬血、鴨血、動物肝等食物;葯補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何首烏等補血的藥物。

推薦食療方:膠芪棗湯

【原料】阿膠9克,黃芪10克,當歸15克,大棗10枚。

【製作】先水煎當歸、大棗,水沸1小時後取湯,將阿膠放入湯中溶化。

【效用】補氣生血,適合血虛者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暗気 的精彩文章:

運動就能減肥?你得先弄清楚自己是哪類胖子

TAG:暗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