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海峽兩岸,如何解讀這個品位詭異的彈幕鼻祖

看海峽兩岸,如何解讀這個品位詭異的彈幕鼻祖

2017年的寒冬里,「乾隆」這個名詞卻顯得格外熱鬧。

一方面,CCTV精心策劃的節目《國家寶藏》一夜爆紅,第一期推出的故宮博物院三大寶器,將乾隆皇帝塑造成審美「迷之自信」的彈幕鼻祖形象,揭短他在《富春山居圖》的偽作上題了五十五處題款,還在《快雪時晴帖》上蓋了不知多少大印,節目組甚至「請來」了雍正皇帝吐槽自己的兒子,說他是「任性妄為,弄了些大俗之風,我大清的顏面何存」。這些內容自然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聲喝彩,稱讚「官方吐槽到位」、「乾隆迷之自信」、「乾隆真是農家樂審美」、「看見就糟心」……

GIF

《國家寶藏》截圖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場乾隆展覽正同時轟轟烈烈地拉開序幕,展覽名稱定為「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所呈獻的展品也格外有趣,都是乾隆所收藏並進行巧妙包裝的藏品,不僅追求藏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更看重乾隆在包裝設計上的巧思與創意。

清 乾隆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諸如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蓋匣精雕了雲龍紋,上層挖出鏤空,剛剛好內嵌各式各樣的玉佩、玉環、玉璧,而鏤空的底部,或書或畫,又將鏤空變作了宛如蘇州園林里的一個個洞窗。而下層屜的收藏則更為豐富,包括了瓷、玉、書、畫甚至是日本漆器和西洋鼻煙盒,「匣中有匣」,在方盒內又有一個「集古函珍」的紫檀木格,用來另外陳設文物。台北故宮在拍攝展品照片時,特地將這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里的所有器物與零件盡數打開,頗能給人「白日攤『書』擁百城」的滿足感。

清 乾隆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除此之外,台北故宮還精選了乾隆的竹唐草蒔繪雙袋盒、乾隆十四年內府寫袖珍本《御制詩初集》、清人緙絲乾隆反蘇軾超然台記說、乾隆配盒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等等展品,從「打開百寶箱」、「最愛古董」、「珍藏寶貝」、「乾隆品牌」四個方面詳盡地剖析了乾隆參與收藏、設計藏品包裝、組合珍愛藏品的原因和創意,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沉浸在收藏之中、極盡用心的皇帝收藏家的形象。

清 乾隆 竹唐草蒔繪雙袋盒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清人綉線乾隆書涇清渭濁詩及董誥書紀實並補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在展覽概述中,台北故宮如此解讀展覽的意義:

「透過器物、書畫及圖書文獻等各類精美選件,呈現乾隆皇帝鑒賞文物、經手把玩,不僅為之量身訂製匣盒,妥適儲藏;同時也從中衍生出別具時代風格特色的新品。種種作為彷彿可以和現代人開創新品、建立品牌的概念相呼應,進而得以從乾隆品牌醞釀成形的視角,重新思索十八世紀出產的新樣式和皇家舊藏文物之關聯,以及通過各式令人讚歎驚奇的收納方式,了解古代的包裝藝術和蘊含其中的美學創意。「

此一展覽希望通過十八世紀的文物包裝與設計巧思,一方面回應時下流行的品牌創新議題,從中激發出無限的創意能量。另一方面也想從帝王建構專屬品牌的操作手法與完成的模式,反思文物收藏之於帝王形象的意義。」

明 成化鬥彩雞缸杯(乾隆命人配製鏤空木匣)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乾隆命人配製鏤空木匣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兩岸對於「乾隆收藏」這一大主題的挖掘與討論,儼然大相徑庭,一邊是更能夠更引爆關注度、更具娛樂性的「熱點」和隨之迸發出的種種近似「逗樂」的調侃,一邊是更深入、更平靜、更詳實的敘述與解讀——

為何兩岸在面對、剖析古代收藏甚至是古代文化、古代人物時,呈現出如此截然相反的路線?

清人緙絲乾隆反蘇軾超然台記說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御制詩初集》

清 高宗撰,蔣溥等奉敕編

清乾隆十四年內府烏絲欄寫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我們不能夠說大陸的《國家寶藏》不對,恰恰相反,以全國性的媒體團隊,精心雕琢的劇本以及網路所說的「各種梗」來解讀各大博物館中的「國之重器」,這種簡明易懂的方式,的確更能夠吸引大眾的目光,引發全社會的大討論。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簡明易懂」,在全媒體「娛樂化」的時代,被渲染和提煉得近乎「簡單粗暴」——

的確,充滿收藏趣味、美學創意、獨具巧思的乾隆,自然是沒有被簡單解讀為「農家樂審美」的乾隆更逗趣、更「得人心」了。

從這篇博文截圖中可以看到,印文被錯誤倒置了。

正如前幾日一位博主發出的微博「雍正的少女心事。粉色瑪瑙龜鈕璽。清雍正,印刻「抑齋」二字。」引發了大量轉發,這枚印章被大家稱讚為雍正皇帝典雅審美的典型反映,而實際上,這枚清麗的瑪瑙璽出自乾隆,收錄在《乾隆寶藪》中,而印璽的鈐印,也被錯誤地倒置了。

但大家似乎並不關心鈐印的錯誤,也並不關心這枚瑪瑙璽其實出自他們所嘲笑「農家樂審美」的乾隆。

乾隆皇帝三十九歲肖像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

或者說,在這個「娛樂化」的時代,什麼樣的「乾隆」,才是「喜聞樂見」的乾隆?

是鏡頭下、微博里,那位被審美典雅的父皇雍正責備、被王羲之黃公望嫌棄、被眾人嘲笑的、被「膚淺化」的乾隆。

而不是在博物館中,那位曾經精心設計過紫檀蟠龍方盒、陳列架、收藏匣,專註歸納組合珍藏、樂於「發展品牌」的乾隆。

快餐式、碎片化的閱讀時代,需要「娛樂化」的乾隆。這樣的乾隆,能夠讓每一個人都看見。

清 乾隆帝寫字像軸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怎樣的乾隆?

怎樣的乾隆,能夠讓每一個人都了解?

或者換一個問題吧,文博界,應該如何為大眾呈現乾隆?

乾隆皇帝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回溯歷史、傳統文化以及每一位停駐在時間長河的人物時,或許通過表面化的傳播認識之後,多多少少稍微沉下那顆浮躁而躍動的心,嘗試著以更為平靜、審慎的目光,去凝視每一位歷史人物,去發掘他們身上值得珍視的閃光之處,去啟發自身。

正如我們凝視乾隆時,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吐槽而已。

END

GIF

撰稿:垂露

圖片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出品人:林中小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東南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