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增管網超過700公里,東莞多條河涌基本消除黑臭

新增管網超過700公里,東莞多條河涌基本消除黑臭

去年年底,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進行環保督察後,向東莞反饋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東莞污水管網建設滯後。

筆者近日回訪發現,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東莞市截污管網建設工作實現了從「點火啟動」到「加速推進」的轉變,本月初已超額完成今年建成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的年度任務,截至24日,今年已新增管網超過700公里。

水質有明顯改善

老圍河和人民涌,分別位於東莞東城街道牛山片區、烏沙社區,其中人民涌是茅洲河的一級支流。由於河道流經的片區截污次支管網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在不經處理的情況下排入河涌,河水黑臭難聞。

面對河涌治理的困局,今年7月15日,在前期綜合治理的基礎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莞理工學院特聘教授楊志峰率團隊對兩條河涌啟動治理試驗。通過「微納米氣泡+樹脂/酶複合催化組合」技術對河湧進行生態修復,取得了初步成效。

沿著人民涌新修的堤岸漫步,可見一排排塑膠管插入水中,咕咚咕咚冒著氣泡。白色「氣泡帶」沿著河面徐徐鋪開,久久不散,河水不再黑臭,偶爾還有魚兒冒出水面。

經過治理後,老圍河、人民涌等水質均有明顯改善,基本消除黑臭現象。根據上述整治經驗,東莞在全市加快推進重污染河涌整治工作。

對鎮街進度考核排名

2017年完成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建設是東莞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既定任務。為此,東莞市強化組織領導機構,成立東莞市污水治理工程指揮部。市委書記擔任總指揮,分管副市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環保局局長分別擔任副總指揮。市現場指揮部各個工作組各司其職、緊密聯繫、協同作戰。

據市現場指揮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東莞市制定了專項考核評價辦法,每十天對鎮街三個批次管網工程進度進行考核排名,考核結果直接抄送市領導、相關部門及鎮街主要領導。同時,市現場指揮部落實「每天一快報、每周一通報」,即時更新和通報管網建設最新進度。在考核的基礎上,實行市領導對管網建設落後鎮街進行約談的制度。對整改落實不到位而導致進度嚴重滯後的鎮街,市現場指揮部進行預警通知,共發出預警函20份。

12月以來,以每天5—6公里速度全力推進截污次支管網建設,截至12月24日,新建成截污次支管網623.86公里,加上實施計劃外各鎮街自行建設的80公里,2017年新增管網超過700公里,已建管網累計達到2512公里。

嚴打污染違法行為

結合全市開展的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東莞在全市啟動環保「亮劍」百日行動,開展國考斷面水質保障督查活動。東莞市環保局還聯合公安部門和法院分別開展「利劍行動」和「清風行動」,震懾環境違法行為。

近日筆者跟隨洪梅鎮環保分局的執法工作人員來到該鎮一家拉鏈生產企業。此前,該企業廢水收集管道因為管道破損,造成部分廢水外排,水煮車間定型工序滴漏廢水經排水渠流入洪梅鎮市政下水道。經執法人員監測發現,廢水存在超標情況,隨即對該企業提出了整改要求,但是直到11月29日,這家企業尚未完成整改。環保執法人員於是對該企業的違法生產設備進行了查封,並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同時更換管道。

12月1日,「清風行動」在厚街、長安、虎門及鳳崗等4個鎮街同時展開,一批未完善環保手續、違法生產的企業被強制執行。僅僅一天時間,市環保局與市第一人民法院聯動出擊,對31家企業進行現場執行,查封了15家違法生產企業。

據東莞市環保局透露,在環保「亮劍」百日行動開展後,全市鎮街紛紛行動起來。部分鎮街重點解決一批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老大難」環境問題,震懾嚴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記者】謝慶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美不勝收!賞荷就來東莞石碣袁崇煥紀念園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