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拉松沒有冠軍

馬拉松沒有冠軍

人們不關心冠軍。

1 月 7 日廈門馬拉松結束的時候,被討論最多的是一場大雨和人臉識別。

比起總是被黑人兄弟摘下的金牌,廈馬上的喜愛搜臉倒是更讓人津津樂道。至少看黃種人我們不會臉盲。

馬拉松其實本來就沒有冠軍。

你看馬拉松的起源都是希波戰爭的一次長跑報信。這 42.195 公里,除了時間,根本就是一場跑者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哪裡需要什麼冠軍呢?

我們不需要冠軍已經很久了。

以前舉國「唯金牌論」,是因為那時候我們太需要世俗意義上的勝利了。從 1984 年許海峰拿下中國人的奧運首金,到中國女排五連冠;從姚明拿下 NBA 狀元簽,到劉翔成為「亞洲飛人」。那時候這些人被國民捧上了神壇。

但壞也就壞在這神壇上。

1988 年女排姑娘們兵敗漢城;姚明剛進 NBA 的時候連和美國人的日常交流都成問題,更別說球場表現了;所有人都只記得劉翔摔倒的那兩次,人們選擇性忘記了他 48 次參加大賽獲得 36 金 6 銀 3 銅的戰績。

於是,舉國洶洶。昔日我們親手捧上神壇的人又被我們親手踩在了腳下,一次又一次地消費。即使他們在鍵盤上霹靂吧啦打著謾罵語句只是因為那天心情不好。

你不是天才嗎?你怎麼能輸呢?你怎麼能退賽呢?你輸了我們多丟臉啊!

到了李娜單飛法網奪冠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沒有了舉國體制壓力的李娜這麼優秀。

原來劉翔有這麼多傷。原來女排姑娘們還能崛起。原來林丹這麼有性格。原來孫楊也只是個大孩子。

原來都不容易。

更大的變化是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會。

中國位居獎牌榜第三?努力就好。該拿的金牌沒拿到?來年再戰。

甚至寧澤濤可以對著鏡頭說「沒辦法我就是這個水平」,朱宸濠可以說「我要死了,兩百米不適合我」,意外成為網紅的「泥石流」傅園慧得了個銅牌就可以贏來全網的祝賀。

為什麼?

因為我們實實在在地變強了,不再需要哪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來定義我們了。這樣的自信心是多少塊金牌都換不來的。

如果說我們以前刻薄地沉迷金牌,用吳京在《戰狼2》里的話來說就是:那 TM 是以前!

在馬拉松里更是如此。

除了在專業資深的跑友圈,很少有跑友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某屆馬拉松是誰誰誰獲得了冠軍。

因為馬拉松本來就是一場沒有冠軍的運動。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冠軍。當跑完了多次頻臨絕境的 42.195 公里,只有你自己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馬拉松的精神從第一屆奧運會傳承至今歷久彌新,但科技卻一直在與時俱進地改變著馬拉松。

從最初連測距都不精準,到現在能從幾萬人中搜到自己。可以說,馬拉松已經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人臉識別在馬拉松的廣泛應用是可以預見的。

就像在這次廈門馬拉松上,3 萬多跑者們更關心的是自己在比賽里表現如何,而不是冠軍的跑姿多麼瀟洒。

跑者們通過喜愛搜臉上傳照片就可以 1 秒獲得自己的跑馬小視頻,並且可以分享到微博朋友圈這些主流的社交平台,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

以前,我們渴望冠軍。

現在,我們想當自己的冠軍。

你心中的冠軍,是什麼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oeye直播相機 的精彩文章:

有個溫柔漂亮活兒還好的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TAG:Sioeye直播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