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數玉林最靈祈福聖地,帶上最虔誠的心走起!

細數玉林最靈祈福聖地,帶上最虔誠的心走起!

都說出門就是轉運

作為2018年的第一站

當然要去祈福地為自己祈福好運啦

在香氣氤氳的寺院,老老少少一家人

帶著滿心的祝福,帶著全新的希望

想想都覺得溫馨甜蜜

GIF

新年伊始,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

廣西靈驗的古剎聖寺祈福地圖

不同寺廟,各有不同的祈福方向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遂~

玉林東井園

玉林市區內的佛教聖地

東井園是位於玉林市區內的佛教聖地,雖然規模較小,但每逢初一十五,到這裡祈福上香的人們絡繹不絕,周邊交通便利,不用出遠門,近距離就能求好運!

地址:廣西玉林市玉州區江濱路35號

玉林寶相寺

桂東南一帶著名的梵剎

玉林寶相寺始建於宋朝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原址位於城東門內古忠孝街,歷代多次重修,曾為桂東南一帶著名的梵剎,民國遭毀。寶相寺地處斯特地貌帶,風景秀麗。高峰岩一峰獨秀,居中傲立;四周碧峰環繞,拱衛護侍;山腳下平起伏,遍布荔枝園,碧綠一片,歷代寶相寺僧的墓塔就錯落其間。半山間有一溶洞,洞內寬大,可蓋屋住人,洞前有一平地,可容數百人。寶相寺就建在岩底的開闊處,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

梵宮與峰岩互倚,相得益彰。大雄寶殿、天王殿、玉佛殿等仿古建築依岩迭級而立,凌空欲飛的翹角和金黃的瓦頂掩映在綠叢之中。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佛坐像高6米,用香樟木精雕而成,復以黃金嚴飾,金碧輝煌。大鐘樓懸掛著6000千克大銅鐘;藏經樓珍藏著佛門法寶——乾隆大藏經。還有各種精美的玉雕、木雕、石雕和桶鑄佛像,栩栩如生;經幢、九龍壁、壁畫等藝術品隨處可見。寶相寺系桂東南名剎,旅遊覽勝的好地方。

地址:廣西玉林市玉州區茂林鎮鹿峰村

玉林寒山廟

延續千年的民俗文化神廟

位於寒山之巔的寒山廟據傳是三聖羽化成仙的地方,在明代以前就有人在這裡設有神壇。據傳寒山顯靈,靈在應雨。寒山山頂的石廟,到現在至少存在了310多年。現存寒山嶺頂上用石拱結構建造的廟宇,全部用了1214條石箭壘成,是玉林最古老的,也是玉林八景之一「寒山應雨」的古迹所在。而位於寒山村中心的寒山大廟,據購置廟產的斷碣殘碑推測,建廟之初應該是在清朝道光年間,也有近二百年的歷史。寒山大廟也是玉林市內佔地最廣,建造面積最清代建築。

地址: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城北寒山村

容縣開元寺

重建過的廣西千年古寺

容縣開元寺建成於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廣西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寺在明代以前被廢,後恢復重建。寺內的景子銅鐘,重3500斤,為自治區保護文物,是廣西現存最大銅鐘之一。

重建後的開元寺採用仿古建築形式進行建設,依照中國古代寺廟建築規劃思想沿中軸線展開,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萬佛樓)為中軸線,法堂(藏書閣)、鐘鼓樓、齋堂、僧寮、居士樓布局兩邊,體現七堂珈藍的寺廟禪林特徵。。

地址:廣西玉林容縣城北

容縣雲溪寺

廣度眾生的歷史名寺

雲溪寺位於容縣都嶠山慶壽岩景區內,該寺歷史悠久,民國期間,高僧茂芬大師、清涼大師、意昭大師等曾居此弘揚佛法,廣度眾生。

雲溪寺曾毀於文革,改革開放年間得以修復。2001年8月,由釋成開法師負責策劃,籌建工作正式啟動。歷經數十年,雲溪寺現建有大雄寶殿、功德堂、僧舍、客堂等。曾有詩讚雲溪寺:雲山千古秀,溪水四時清。寺門增福壽,廟堂渡眾生。加上四鄉八鄰前來祈子求婚消災禳禍的香客無不應驗,雲溪寺香火更趨鼎盛。

地址:廣西玉林容縣都嶠山景區

桂平西山洗石庵

全國重點寺觀之一

洗石庵是廣西佛教基地,全國重點寺觀之一,始建於清代,坐落於西山景區內,四周風景優美,名勝眾多。洗石庵住持法師釋寬能,1947駐洗石庵,潛心研讀佛家經典。1989年,寬能法師圓寂後留下3顆「舍利子」,留存寺內。

地址:廣西桂平市西山

桂平西山龍華寺

脫胎釋迦佛像為鎮寺之寶

龍華寺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山半山腰處,坐西向東,依山而建。寺院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紅牆黃瓦點綴於蒼松翠柏之間。龍華寺舊稱「龍華古寺」,因其位於洗石庵之上,故欲稱「上寺」。

清康熙年間,廣東南華寺石峰韜和尚和普明和尚先後駐錫龍華,開山擴建,使之初具規模。小庵內供奉觀音像,「觀音岩」因此而得名。至今每逢觀音菩薩聖誕日,人們都結隊半夜上山燒香禮佛。龍華寺內香火鼎盛,煙霧繚繞,虔誠的教徒往來不絕。釋覺光法師曾贈送一尊年代久遠的脫胎釋迦佛像在本寺供奉,佛身為脫紗工藝,比例嚴格按佛教造像尺寸製作,配以精緻的蓮台和背光,工藝水精美令人嘆為觀止!此脫胎釋迦佛像現為龍華寺的鎮寺之寶。

地址:廣西桂平市西山

防城港靈峰寺

三百多年香火長傳

防城靈峰寺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座落於防城江畔靈峰山上,江如玉帶,碧波有情;山峰獨秀,古榕無聲,居鬧市而紅塵不染,受靈氣而澹然自矜,得天地之至美,占今古之正氣,地貌殊勝,品類獨絕。

有雲當年觀音大士蹈雲南海,俯瞰防城古鎮靈峰山處,感其碧水環繞山色鍾秀,法心歡喜,當即按下雲頭,示現白衣玉女之相,臨江梳洗,倚榕微憩。一時靈峰山紫光萬丈,霞蔚雲蒸。

後來鄉紳賢達有感菩薩慈光威靈,就在觀音菩薩化現處設香爐供奉,歷久成習,終於在康熙六年,承眾德願力,在靈峰山上建成靈峰寺。自此三百多年,靈峰寺得觀音菩薩護佑,先後經三次改擴建,香火長傳,靈驗殊勝,一直為欽州府(現欽南、防城、港口、東興等地)信眾祈求吉順、廣種福德之福寺寶剎。

地址: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防城江二橋頭龜山頂上

北海普渡寺

北部灣最好的園林寺院

普度寺建於北海市城市西端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南側,面向北部灣,距離市中心6公里,是建設清凈叢林,海天佛國的理想之地。寺院建築佔地面積90畝(不包括附屬設施),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擬定寺院以後有常住僧人約200人,可容納居士信眾萬人左右。

普度寺主體建築在遵循禪宗「伽藍七堂」制度的前提下,以漢唐氣魄宏偉,嚴整開朗、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為主格調設計,最大限度地綜和冠頭嶺的山、水、林;北部灣的海與風,融寺院建築於自然環境之中,將普度寺建設成北部灣最好的園林寺院,建設成以修行佛法、弘揚聖教、昌善導德、凈化人心為主的非商業化的道場。

地址:廣西北海市城市西端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南側

南寧觀音禪寺

南寧唯一的一所男眾寺廟

觀音禪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980年前的北宋時期。當時即有出家人在此築廬修行,後擴建為白雲精舍、妙超寺等。明朝萬曆年間改建為萬佛禪寺。幾經變故,歷經滄桑,禪寺延續千年,成為今日的觀音禪寺。2004年,觀音禪寺在原禪院的舊址上改建,擴建後更名為「萬壽觀音寺」。

青秀山觀音禪寺目前是南寧唯一的一所男眾(佛制里,比丘或沙彌、和尚,也稱為之男眾)寺廟,歷史悠久,香火旺盛,是本地有名的旅遊景點,現在的觀音禪寺佔地面積只有5畝,每年接待佛教信眾和國內外遊客近百萬人次。

之所以名為「觀音禪寺」,是因為觀音菩薩曾多次顯聖於此。關於觀音禪寺的朝向,民間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觀音寺只保佑外地人,而不保佑本地人。因禪寺坐北朝南,面對的是邕寧方向。住持鏞如法師說,擴建後的萬壽觀音寺坐東朝西,面對南寧。

地址:廣西南寧市青秀山

南寧水月庵

這裡的齋飯非常受歡迎

觀音有三十三相,水月觀音便是其中之一,她高坐水邊的石上,扭頭望著水中月亮的倒影,用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走進青秀山,道路兩旁山上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林木深處傳來陣陣梵音,循著梵音繞過一片竹林只見青燈古佛,香火繚繞,這裡便是南寧著名的佛教聖地水月庵。水月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原名觀音庵,院內供奉著觀音菩薩神像,兩旁各菩提樹兩棵,枝繁葉茂。香客到此處都要向觀音菩薩頂禮膜拜,祈求平安祝福。

水月庵的齋飯是遊人喜歡的食品。「食齋悟道,延年益壽」,久食魚肉的遊客來這裡「清洗」腸胃,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水月庵的素食主要以豆類製品、食用菌類、蔬菜等多種原料用植物油烹制而成。清淡可口,營養豐富,遊客在此可略素食風味。逢初一、十五、佛教盛典都會有庵堂免費提供的粥以及素餅小點。

地址:廣西南寧市青秀山

南寧五通廟

保佑水上來往船隻平安

五通:通天、通地、通人、通神、通鬼,是80年代末五通舊廟門前的楹聯的原意。南寧的五通廟據說始建於宋,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供奉「五通神位」以祭祀戰死的將士;民國時又改作小學,後毀於文革期間;80年代又得以重建,2000年以後經過修復,形成了現在的樣子。在古時侯,五通廟旁是一個渡口,往來客商從此渡口經過,通往南北做生意。

千百年來,邕江水上人家「靠江吃江」,是南寧短程貨運、客運和橫渡的主力。在邕江兩岸,他們開設了縣門渡、府門渡、老口渡、五通廟渡等近百對渡口,日夜擺渡,服務於兩岸的物流、人流;由此可知當時五通廟渡已經成為水上往來交通的重要渡口,從而形成了五通廟的香火鼎盛,保佑水上往來船隻和做生意的人安全和平安。現在的五通廟歸雅里村管理,香火極其旺盛,主求財運,許多老南寧和生意人很信奉它,每到農曆初一、十五,香火不斷。廟後有幾間老屋,平時都是施主在打點照應。

地址:廣西南寧市新陽雅里村江北大道,永和大橋北邊

上林大明山蓮音寺

西南最大的佛教聖地

據說,蓮音寺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歷經百年滄桑,因法性的殊勝緣起於2008年起恢復重建,定名為上林縣蓮音寺。寺院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金蓮湖生態園風景區內,地處大明山東麓,自古以來人傑地靈、風景秀麗。蓮音寺共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藏經閣等諸多恢宏建築,其建築風格參考唐代皇家寺院,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布局中軸對稱,氣勢宏偉,建築架構震撼人心,立面造型雄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寺院,也是西南最大的佛教聖地,東盟重要的接待基地。

金蓮湖▲

蓮音寺出來,車子出了山門往右開,轉個彎就能看到偌大的金蓮湖。水清澈卻難以見底,湖水平靜地如同一面鏡子,湖邊仍有不少人在垂釣和游泳,大熱天的適合這些娛樂活動。金蓮湖具有獨特的地形,周圍生態保護很好,有茂密的林木與植被,東面是鳳凰嶺為純土山貌,西面是美女山岩石山貌。

地址:廣西南寧市上林縣縣城往北七公里左右路程

馬山靈陽寺

廣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廟

靈陽寺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乾登山上,是馬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廟。靈陽寺始建於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5年),由六祖後裔南華慧遠禪師東來古零開山始建。當時,該寺院規模宏大,住僧達1000多人,人才輩出。

由於歷史原因,靈陽寺幾經興衰之變,特別是清代中期因古零街上失火,殃及靈陽寺造成寺廟被毀。隨著靈陽寺影響力的日益擴大,現有生活設施與修學條件已無法滿足發展的要求。該寺院決定實施修復工程。現已經徵得修復工程用地60畝,計劃修繕和新建平台長廊、大雄寶殿、念佛堂、佛教文化教育基地、護法殿、寮房、齋堂、方丈樓、天王殿、圖書樓、放生池、地下停車場和上山公路等等。

工程分三期進行,竣工後可容納上千人同時修學用功。寺廟布局分4大區,其中念佛堂專供精進念佛,大雄寶殿可供初學者學佛念佛,佛教文化教育基地重在弘揚人間佛教精神,山洞佛殿為靜修之處,真正把靈陽寺建成道德教育的場所以及可供旅遊休閑的園林式寺院,重現當年輝煌勝景。

地址: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乾登山

河池天佛寺

河池第一禪寺

天佛寺亦稱果君廟、可均廟、果均廟、可均岩廟、泰華山廟、泰華山寺廟、岜烈果君廟,居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六圩鎮岜烈村風景旖旎之泰華山南麓,龍江岸北,距市中心僅5公里許,交通極其便利。天佛寺原乃一天然溶洞。洞口嘉木嚴蔽,垂草蓬生;洞頂亂石懸垂,倒柱掛筍;三壁如雕如鑿,蟠龍馳鳳;地上石筍參差,鱗次櫛比;內空2畝有餘,狀若豪庭,終年滴水叮咚,清流潺潺,每常輕風徐來,沁肌砭骨,煞是愜意宜人。

據考,其年代可追溯至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陰曆甲子年),迄今已有1040多年之歷史。乃河池市目前所知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信眾最廣泛之主要佛教活動場所,素享河池第一禪寺之稱。

地址:廣西河池市六圩鎮岜烈村 泰華山天佛寺

柳州西來寺

世界上最大的佛鐘

西來寺面臨柳江,建有放生碼頭,寺名取達摩祖師自天竺西來或佛經來自西天之意。西來寺始建年代久遠,首見記載於明代,寺內有世界上最大的佛鐘——萬佛名鍾 。

地址:廣西柳州市城中區濱江西路

梧州西竺園

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

西竺園是佛教尼姑庵,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崗嶺與銅鼓崖之間。西竺園系1933年創建,是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珍藏有《大藏經》共7173卷。

地址:廣西梧州市萬秀區北山崗嶺路珠投嶺

梧州龍母寺

國內最高的龍母聖象

在珠江的幹流西江流域,龍母是受人祭拜2000多年的神靈,猶如近海信奉的媽祖,庇佑著西江流域人民的福祉。梧州龍母廟始建於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麗的桂江岸邊,枕山面水,輿地通靈,是古城梧州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廟後山頂,更有一座38米高的龍母聖像,這座中國最高的龍母聖像2007年10月由白岩松主持儀式,由在江湖上飽具爭議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開光。

西江流域人民凡遇大小事情都習慣到龍母廟祭拜。廣東德慶悅城,廣西梧州、藤縣的龍母廟,在龍母信眾中最負盛名。解放前,在西江航行的船隻、輪渡,遇龍母誕期,船隻如航至龍母廟三里之內,不分日夜,必鳴笛或打鑼,燒香點燭,遙向廟前致拜,航行到廟前河面,即停船上岸入廟參拜,獻香奉燭。梧州龍母廟如今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門票30元,梧州龍母廟景區與中國騎樓城景區以及梧州中山紀念堂都相隔不遠,可以順路遊覽。

地址:廣西梧州市城北桂江東岸,桂林路北端

桂林全州湘山寺

楚南第一名剎

湘山寺位於桂林市全州縣城內西隅湘山之麓,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湘山寺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建,宋朝4位皇帝先後5次加封,宋徽宗親臨膜拜。湘山寺作為廣西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祈福、遊覽。

地址: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桂黃中路

桂林棲霞禪寺

中國最完整的唐代風格寺廟

棲霞禪寺緣起隋代高僧曇遷雲遊桂林後所題的 「棲霞洞」,寺廟始建於唐朝。武宗會昌年間詔令毀佛,棲霞禪寺未能倖免,元朝17年,道士唐大淳重建為全真觀,明朝歷萬年間改為壽佛庵。清順治8年,楚僧渾融耗時33年,四方募化,在壽佛庵基礎上恢復棲霞寺,並使之成為西南佛教一大名剎,之後有清、民名宿感於棲霞寺盛名多次加修,戰爭期間再次嚴重受損。

在眾多名士的倡議下,棲霞寺根據歷史記載規模在原址再次進行修復擴建,設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藏經閣,中軸北翼借用江南造園手法,設曲廊、白蓮池、素食齋、方丈院、聽月亭。寺內精美的唐式佛像、名貴的東陽木雕、國內最高的立式漢白玉觀音,再現「棲霞真境」勝景。2002年9月28日重光之時,獲中國佛協領導和諸山長老高度讚譽,稱之為「中國最完整、最精緻的唐代風格寺廟」,從此名播四方。

地址:廣西桂林市七星景區北門處

陽朔鑒山寺

桂林市最早的古寺之一

鑒山寺位於桂林陽朔縣月亮山旅遊風景區的雲集山下,始建於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桂林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餘年。

據史料記載,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由海南島返回揚州途中,乘水路從梧州抵達桂林,在桂林休整一年,期間鑒真大師常在鑒山寺講學授戒。寺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由一代名僧妙湛大和尚高徒—上過三個大學的本如法師出任該寺方丈。

寺內有亨哈二將、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十八羅漢等48尊佛像;其中在18米高的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三世佛」高達7米。

地址:廣西桂林陽朔縣月亮山旅遊風景區的雲集山

荔浦鵝翎寺

荔浦古八景之一

鵝翎寺位於荔浦縣城南2公里處。該寺群山懷抱,一水來朝,洞穴幽深,風景優美,為該縣名勝之冠。鵝翎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朝。據民國三年的荔浦縣誌載,宋朝紹興三十二年夏天,久旱無雨,田禾枯焦,於是有民眾到鵝翎禪寺求雨,果然菩薩靈應,當時正是紅日炎炎,夢完香後,天空雲集,雷聲大震,一場大雨傾盆而下,遍及全縣四面八方,從此禾苗得救,起死回生,喜獲豐收。「鵝翎應禱」的事一直流傳到今。

縣誌還有記載,唐朝禪宗領袖六祖慧能大師曾來荔浦縣隱行傳經多年。鵝翎禪寺因得享此佛根,加上鵝翎應禱的故事流傳,從此名聲大震。右往今來,鵝翎禪寺素以風影優雅,諸佛靈應而聞名於世。鵝翎寺分上下兩層。第一尊大佛就是彌勒佛,遊人再上數級階梯便是地藏王殿,再往上就是大雄寶殿,觀音菩薩正坐中間。大雄寶殿還有書馱和關羽兩大名將,寶殿兩旁坐的是十八羅漢,他們各有不同的姿態和不同面孔。十八羅漢兩旁還有青龍和白虎伴隨。最上層是新建的玉佛殿供奉釋迦牟尼和觀音大士,龍洞內塑有達摩、慧能和林濟宗師三尊聖像。鵝翎寺為荔浦古八景之一。

地址:廣西桂林市荔浦縣城南2公里處

東興觀音寺

吸引各地遊客的經典

廣西東興觀音寺位於東興市明虹路,佔地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1922年,由欽州俗家弟子歐文坤發動信徒到北海、合浦等地化化緣所建。觀音寺於1923年農曆9月18日開光,1958年至,觀音寺停止活動。1996年8月6日恢復修建,由閩南佛學院畢業的釋蓮山法師住持。1997年農曆4月初8開光。

觀音寺目前建有正定樓、鐘樓、藏經閣、素食館、山門、放生池、九礱壁、流通外、影牆等。珍藏有舍利子12粒、颱風音寺臨濟正宗祖師牌位一塊、瓷器油燈一對、瓷器小香爐一隻。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觀音寺,目前已成為東興的一個旅遊景點,慕名前來的有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四川、福等省市以及英、法美、華橋、港澳同胞、越南芒街市的遊客前來觀光朝拜。

地址:廣西東興市明虹路

祈福須知

1.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2.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它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布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3.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雲溪寺香火更趨鼎盛

對很多人來說

到寺廟祈福無關迷信

只是找一個形式

寄託心中的祈願

小編衷心希望

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裡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象玉林 的精彩文章:

屬豬的玉林儂,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TAG:印象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