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戴、頸掛皆出彩 JVC大藍小藍新品試聽

頭戴、頸掛皆出彩 JVC大藍小藍新品試聽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前幾天,我們試用了JVC的兩款新品FX99XBT重低音耳機以及ARX01BT,都搭載了JVC的新應用在耳機產品上的K2技術,讓聲音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變。除了這兩個產品外,我們這次又為大家帶來了JVC另外兩款新品的試用頸掛式耳機FD70BT(小藍)以及頭戴式耳機SD70BT(大藍)的使用感受。我們收到的這兩款產品都是藍色(呃...或者紫色?),為了避免混淆我們暫且叫他們大藍小藍。其實這兩款耳機也有黑色版本,筆者覺得黑色更加沉穩,喜歡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入手~

JVC SD70BT(大藍)

這兩個耳機在收到的時候就短暫試聽過,小藍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因為聲音風格比較獨特。小藍是筆者聽過的為數不多的微動圈耳機產品,聲音相比木單元更加清脆,低頻下潛可能沒有那麼深但彈性十足響應快,筆者覺得只是風格上的不同,沒有好壞之分。

JVC FD70BT(小藍)

筆者在JVC拍攝新品圖的時候就體驗了大藍。當時主要聽了聽K2關閉和開啟的區別,以及佩戴感受。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之後來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兩款耳機。

JVC FD70BT小藍採用微動圈設計,腔體外殼採用不鏽鋼材質,微動圈單元固定在腔體前端。筆者使用的最小的耳塞套,可以牢固固定在耳道深處,長時間佩戴甚至感覺不到耳機的存在。

小藍前置微動圈

可固定在耳道深處

小藍的腔體也是值得一說的,腔體使用的是不鏽鋼材質,切削加工而成。紮實的不鏽鋼腔體理論上可以抑制多餘震動,使低音更醇厚。JVC的木單元耳機也是金屬製成的腔體外殼外包木材料,就是這個原因。

小藍耳機腔體

再來看看頸掛部分。頸掛部分與ARX01BT藍牙耳機線外觀相似。與皮膚接觸部分採用皮質材料包裹,皮質材料的接縫也都隱藏在內部,不會刮傷皮膚。耳機的線材採用溝槽式設計,有一定的防纏繞能力。

與皮膚接觸部分皮質材質

防纏繞溝槽線

按鍵分布在頸掛右側,從外到內依次是開關、播放/暫停、音量加減以及K2開啟關閉按鈕。頸掛右側下方是MicroUSB充電口,同時可以使用藍牙線隨機附贈的MicroUSB轉3.5mm單端線,不需要給耳機開機,直接插上手機或播放器就能聽歌~

MicroUSB充電口

頸掛右側按鍵

頸掛左側NFC接觸區

頸掛右側是NFC接觸區,筆者帶NFC的手機能夠快遞配對,即使你是第一次使用也能有很好的連接體驗。

大藍SD70BT耳機外殼同樣採用金屬材質,經過精緻打磨的耳機腔體與皮質材質的組合,體現出耳機確實有過精心的設計。少就是多,耳機看不到什麼多餘的裝飾,所有的設計都是為聲音考慮。不同材質採用同一色系,整體看起來非常協調。

大藍~

精心打磨金屬背板

耳機所有的控制部分依然在耳機右側,靠後位置,從上到下依次是K2開啟/關閉、音量加減、播放/暫停、開關按鍵。以及MicroUSB介面,通過這個介面依然可以使用附帶的MicroUSB轉3.5mm單端線,耳機無需開機,即可享受音樂。

耳機按鍵部分

NFC接觸區以及MicroUSB介面

柔軟皮質耳罩

頭梁伸縮處

轉軸

耳機的做工整體來說非常紮實,有一定分量。頂部的皮質材質與皮質耳罩手感類似,都非常柔軟。耳機腔體也有防塵網設計,耳機的轉軸與伸縮出也非常紮實。經過這幾天的多次伸縮摺疊,各個部件連接處也沒有出現鬆動的跡象。

本次試用的兩款產品都支持APT-X編碼的無線傳輸,播放前端我們也選擇了支持APT-X編碼傳輸的飛傲X5III,在耳機與播放器配對成功後,在播放器上也會顯示APT-X無線連接。

飛傲X5III

考慮到大家出街需要,我們也選擇了手機作為播放前段進行試用。主要想要測試的是耳機的連接穩定性以及連接速度。

手機無線與耳機相連

有線方式與手機相連

有線連接的情況下,筆者也用了一台iPhone作為播放前段進行了試聽。

先來說說小藍,可能是前幾天木單元和重低音聽多了,聽到小藍的非常喜歡小藍的聲音風格。非常素, 但又紮實有力。小藍用的是金屬鈦振膜,又是微動圈設計,聲音細膩響應快。

小藍的聲音還是有一些驚喜的,佩戴使用了近一天時間,耳機頸掛右側甚至有點稍稍發熱。耳機的聲音高音沒的說,纖細有力。中頻人聲清晰自然,值得一體的是低頻部分,低頻我本以為不會太好,畢竟是微動圈。聽到低音之後,低頻雖然下潛不深,但十分有力,非常果斷。渡口前三下鼓聲就是很好的證明,有真鼓聲的感覺,不像一般的重低音耳機聲音一直連續不斷。小藍的鼓聲不拖沓,我覺得是另一種風格,沒有好壞。

水桶型大藍

再來看看大藍的音質,大藍採用的是40mm鈦振膜驅動單元。我覺得大藍屬於水桶型的選手,沒有什麼明顯缺點。開啟K2之後感到聲音變得相對厚重,建議大家使用的時候也將K2開啟。大藍的高音解析力也是非常強的,應付一般的手機或者無線的使用場景不會有什麼壓力。耳機的中頻感覺非常甜,有些討好你的意思,不像小藍的聲音比較素。當然大藍小藍定位不同放在一起比較也比較牽強。大藍的低頻非常給力,沉穩有力,低頻也不會干擾到其他頻段。

總結:

小藍的聲音總體上偏向中高頻,但是低頻不能說差,是另一種風格。聽完了重低音再聽小藍可以說是深得我心。如果你經常聽女生流行,比如王菲之類的女歌手買小藍就對了。微動圈並不像單動鐵一樣只注重某一方面的表現,比如小藍,再給你不錯的中高頻時還能帶給你短促有力的低頻,這樣的風格我覺很喜歡。大藍的聲音非常「水桶」。你幾乎找不到可以挑剔的地方,聲音清晰也有不錯的解析力,日常通勤或者採用有線方式欣賞音樂都能獲得很不錯的體驗,如果你就準備買一副耳機,想應對多個場景,就買大藍吧,一定不會讓你後悔。

這次體驗筆者聊了聊這兩款耳機的使用感受,並不是將這兩款耳機作比較。大藍小藍定位不同,每一個都是可以在自己的定位里排到靠前位置的產品。希望大家購買時也能明確自己需求和聽音喜好,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索尼TV高層專訪:用產品自身價值去打動消費者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