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期一些關愛殘疾人士的產品設計!滿滿的正能量!

近期一些關愛殘疾人士的產品設計!滿滿的正能量!

根據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殘疾人數量已經超過6.5億,其中約有1億3千萬視弱群體,包括400-450萬盲人,還有3億6千萬聽力障礙人群。而僅僅在中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就超過了8000萬人,其中視力殘疾1233萬人,聽力殘疾2004萬人,言語殘疾127萬人,肢體殘疾2412萬人。殘疾人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

如何幫助殘疾人更好的生活,融入社會,成為世界關注殘疾人的各界人士所思考的問題。

那麼今天金小點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以下這些專為殘障人士設計的產品。

Emotiv Insight的可穿戴腦波追蹤設備

飛利浦和信息技術諮詢巨頭Accenture聯手共同研發一個名為Emotiv Insight的可穿戴腦波追蹤設備,以實現幫助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又稱「漸凍人症」)的患者提供控制周圍環境的可能。

用「意念」隨意控制物體真的可以實現嗎?

在Emotiv的宣傳片中,我們甚至看到人們用他們的原型產品進行音樂創作、控制輪椅甚至駕駛汽車。Emtoiv Insight到底是個什麼設備?簡單地說,Emotiv Insight是一套編譯系統。Emotiv Insight智能頭盔內置了5個EEG(腦電波)感測器以及2個參考感測器,覆蓋了大腦皮層的關鍵區域,可以監測人所做出的不同行為和表情。並且可以讀取到頭腦中的腦電波數據,並通過系統內部的編譯系統翻譯成語音。對,如果你要用「意念」實施控制的話,要先把你腦中想像的「意念」,也即腦電波,翻譯成電腦可以識別的指令。Emotiv Insight的作用,就用感測器感應人腦部的腦電波活動,然後將其編譯成指令進而控制物體。是一款能讀懂你內心的可穿戴設備。

Emotiv Insight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它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在「解放人的雙手」,而是給予缺乏行動能力或肢體殘疾的人以虛擬的「雙手」。

GO!改變生活的那把椅子

近日,在倫敦克勒肯維爾設計周上首次登台亮相的一把輪椅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輪椅可能會打破障礙人士行動不便的局限,讓他們走向世界各地~聽起來是不是很棒。

Benjamin Hubert一手創辦的了一家體驗設計機構Layer。GO是他們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D列印輪椅。

Layer團隊對輪椅使用者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旨在讓GO成為提高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人造專車」。而當初Hubert通過觀察發現,傳統的輪椅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規格單一。

2.難以應對特殊需求。

3.無法實現因地制宜。

4.使用者難以將其調節到最佳狀態,導致二次受傷。

結合以上幾點問題,Layer團隊開發出了輕材質多功能的3D列印輪椅GO。儘可能使GO成為殘障用戶身體的一個延伸。

通過對使用者身體進行掃描,每一個使用者的生理信息都會以數據的形式傳送至電腦上,再由電腦合理地構造出基本的部分——座位和踏板。這兩個接觸點是GO輪椅去適應使用者不同的形狀、體重和殘疾部分的關鍵。而且它們也是通過諮詢相關專家以完成GO的最終調節設計的重要部件。GO的座椅可以通過計算重力來反饋使用者的體重,以此來減少因為壓力而造成的傷害。GO的踏板設計則取決於使用者的腿長、腳的形狀和其所坐的位置。其框架可以在保持GO功能性的同時減少視覺上的負擔。觸及到地面的輪子具有很好的抓地力,尤其是在惡劣的天氣里,它的抓地力效果與傳統輪椅相比頗為顯著。所以每一把GO輪椅都是獨一無二的~

The Third Thumb

這個名為The Third Thumb魔性的第六指的作品。設計師是來自於紐西蘭的的Danielle Clode,本科就讀於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in Wellington)。此時的你可能一臉懵逼,平時感覺五個手指挺夠用的,為什麼還要弄出個第六指?其實Danielle的靈感來自於「Prosthesis」(假肢)這個詞。詞源意為「添加,放諸之上」,所以該設計的本意並不是修補缺陷或進行替代,而是進一步擴展。她想藉此討論身體和假肢之間的關係(所以假肢並不是只能應用於殘疾人身上)。那麼我們來說下操作原理吧,The Third Thumb並不是看起來的那種黑科技,其主要的運動模塊實際上是藏在手環里的兩個發動機,由藏在鞋子腳趾下方的壓力感測器控制,通過藍牙實現無線連接。那麼為什麼是用腳控制手呢?其實是旨在探索手腳之間的自然合作關係。讓我們來一睹The Third Thumb 科技的外形配上魔性的使用方式吧。

GIF

GIF

「大黃蜂」出行輪椅

這款輪椅完全顛覆傳統輪椅的外觀,並且兼具美觀和功能性。「大黃蜂」輪椅旨在讓用戶更容易生活。它是一個整體的框架,造型獨而簡潔。炭黑色拋光的炭纖維材質的使用讓它看起來乾淨而時尚,關鍵部分是它的座椅,用最少的組件使它更耐用更堅固,兩隻巨大的輪子使它更容易衝破道路上的阻力,而底部擱腳架設有兩排LED燈,不僅起到了裝飾的作用,夜行也再也不怕看不到路了,同時可以引起司機的注意。只是一款專註於設計的輪椅,第一次覺得輪椅也會如此之美。

iko

如果說其他義肢設計是在嘗試給失去手臂的殘疾人一個完整的生活體驗,那麼 iko 在做的事情是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屬於義肢系統的創意世界。

它是由 carlos arturo torres tovar 與 cirec 身體康復基金會、樂高未來實驗室三方合作的作品,是一套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極具創意的義肢系統。跟普通義肢相比,iko 帶有插座、電池、手臂和肌肉對接站等多種模塊,可以用來連接樂高玩具,比方把你的手臂變成一架樂高挖掘機。比起好玩有趣,iko 的真正意義在於幫助孩子完成社交。畢竟跟成年人相比,四肢不全的殘疾兒童可能最害怕跟別人交流、玩耍(很多成年殘疾人迴避社交,也跟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嘛),而 iko 則給了一個讓他們可以來發揮想像力的機會,跟家人、朋友一起組裝義肢配件,打造專屬自己的超酷的義肢。

單手餐具

想要幫助殘疾人單手做飯的倫敦設計師 Gabriele Meldaikyte。她早前就帶來過一套單手餐具,讓殘疾人不僅能切麵包、蘋果,甚至還可以剝雞蛋——你可以找機會試試單手剝雞蛋有多麼痛苦。

部分圖文轉載自浪設計

近年來「社會關懷」的元素在設計圈已逐漸發酵,從以上作品中可看出設計師們越來越對社會、世界議題的關注。設計師們用關懷設計理念對產品的功能、外觀等進行詳細研究,設計師們也從社會責任意識出發,把人性化關懷設計融入殘障人士專用產品市場,使產品能滿足殘障人士的使用需求。

金小點也從2017金點概念設計獎的獲獎作品中選了一個年度最佳設計獎和一個標章得主作品,同樣專為殘疾人士而設計!充滿著愛!我們一起看看吧!

來自2017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作品:竹肢足

設計師:王於齊、黃羽蔓

BAMBOODIA是對經濟能力較低的截肢者設計的低成本義肢,踝關節運用竹材的彈性使行走上不費力。包覆殘肢的承筒運用熱塑塑膠的材質,使用者自行加熱軟化包覆成合適形狀。相較傳統,能透過大量製造來降低成本。

來自2017金點概念設計獎

作品:點面

設計師:梁晉瑋、詹郁柔、宋曉其、高羽薇

泡麵對現代人來說是一項方便的產品,然而此項產品對於視障人士來說仍有諸多不便,於是在包裝上我們增加點字,碗蓋採用燙金打凸的視覺風格呈現,弱視者能藉由燙金反射光,獨立拿取商品。結構採用雙層結構,倒入熱水後三至五分鐘,熱水會由上層碗小洞漸漸流至下層,避免熱水翻覆的意外,同時避免了面體泡太久熱水導致面體過熟的情況。湯包部分以即溶湯塊取代,減少了使用的步驟,並且在上層碗兩旁增加防燙擋片,避免熱水接觸到雙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點設計獎 的精彩文章:

TAG:金點設計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