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願力是成功的起點

願力是成功的起點

2018-01-07 仁煥法師 西峯凈土

真正的修行就是一個道理:斷惡修善。今天上午我們講五個方案,都是圍繞保命、保健康來講。知足常樂是保命,知恩感恩報恩是保健康。我愛人人從我做起,我為人人從我做起,能這樣做,就等於孝順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如果人能做到尊師重道,以人為本,教育為基,以道為重,以德感化,這就是保家。如果想讓自己的事業興旺,那麼人要有知識學問,更重要是要有智慧,要有覺悟,成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你有這樣的風範,才能構建和諧家庭和和諧社會。能構建和諧家庭,就會家和萬事興。

說到斷惡修善,經常有人說:「為什麼我很老實,又有災難呢?」人根本沒有知道老實的標準,你不打人不罵人就算老實嗎?真正的老實人是怎麼樣呢?既不傷害人,又不做惡事,又懂得保護自己,才是真正的老實人。你雖然沒有傷害別人,但是你不懂得保護自己,也不能算是老實人,只能叫做糊塗人。糊塗就是沒有智慧。

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智慧、有覺悟、有慈悲的人,第一要發心,最重要是要有時間觀念。有時間觀念是表達人說話算數,有時間觀念的人,他的生命就是和時間同在。

第二,人要有環境觀念。環境就是人的方向,如果沒有環境觀念,等於人沒有方向感。沒有方向感,就是沒有福報的人了,做事肯定失敗。

所以人要想做事,必定要有時間觀念和環境觀念,然後成功在人和觀念。為什麼成功在人和觀念呢?因為什麼事情都是以人為本,人和了事業就成功了。事業敗就敗在人不和。

學佛人,就是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有環境觀念的人,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有人和觀念的人。訓練過關了,就等於橫超三界。佛教講三界,叫做無色界、色界和欲界。我換一種說法,無色界就是時間,色界就是環境,欲界就是眾生。

天有定時,地有定理,人有定量,命有定數。

天有定時。請問大家,時間能倒回來嗎?倒不回來。時間一去,永遠不會復返,所以時間就是檢驗我們人的一種記錄,好也是時間記錄,壞也是時間記錄。

地有定理。如果地沒有定理,這個地方就不叫做萬佛寺,這個省就不叫做四川。

人有定量。就是說人與時間的緣份,人與環境的緣份,人與人之間的緣份,都有定量,而且人的享受也有定量。我們人想發財,本來就是有定量嘛。我們經常見到很發財的人卻短命,因為他發的財已經超過定量了,過分了,所以馬上就要走了。因為超定量以後,表達任務完成了嘛。

命有定數。有人求佛:「我要活一百歲。」如果人人求了就有這個因緣,那何必才求一百歲呢?我求萬萬歲不好嗎?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留也留不住,你不想報廢也要報廢了。

生命來自父母,可以說我們的生命就是父母的全部份,那麼父母就是老祖宗的全部份。我們平時經常講:根本、根本。老祖宗是生命之根,父母是生命之本,我們是生命之果。如果忘記了命根,又忘記了命本,念過《地藏經》的同修,你們就體會到,虧了孝道要受到什麼呢?天災人禍就報應了嘛。《地藏經》對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虧孝道的人,連自己的命根命本都隨便傷害,那麼你對周圍的傷害不是更加嚴重嗎?所以天地不留你這種人。孝順父母是我們每一個生命的本份,虧了孝道就是虧了本份。

如果我們不懂得感恩天地,可以說,你到哪裡都會有障礙,不是身體有病,就是做事有障礙,所以感恩天地就四方通達因為天地給我們供養氧吧,我們才有緣份生存在世間上,我們虧了天地之道,活不了了。

如果我們虧了師長之道呢?師長給我們什麼?給我們傳播智慧,傳播知識文化,傳播做人之道,傳播成人之道。我們虧了師道,就是虧了生命智慧之根,虧了生命覺悟之根,如果報應不在你身上,就容易報應到後代。報應表現為什麼呢?你的小孩不會說話,要不就是小孩非常不講道理,這就是虧了師道的果報啊!所以為什麼說「父母師長」?父母給我們的是生命,師長給我們的是慧命,如果我們虧了哪一個,都虧到本命上來。

我們要做慈悲的人。慈悲不是佛的專利,也不是菩薩的專利。但是,雖說不是他們的專利,自然也成他們的專利了。因為普度眾生,慈悲的菩薩、慈悲的佛才自然而然去做這些事情。我們缺少慈悲了,就總是去麻煩菩薩,麻煩佛。如果我們是菩薩了,我們是佛了,我們不但不麻煩他們,我們還能為十方眾生做事啊!為什麼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句話就是說,你願意幫助人,你就是慈悲人了嘛。你什麼時候願意,你什麼時候做,你什麼時候就是菩薩了嘛。你永遠不願意做,你就永遠不是了。如果我們做了,慈悲也變成我們的專利了。我們永遠不做,就永遠沒有這個專利了。

我們有善根,才能聞到佛法;我們有福德了,就歡喜接受修養佛法。善根是先天的修養,福德是後天的修養。有些人也一樣聞法,但是他不願意學。既然有緣份聞法,就表達有善根了。不願意學,那就是沒有福德了。又聞法又願意學,那就是善根福德具足。

有些人問我:「如何修得成功呢?」我反問:「你打算修哪方面成功啊?」如果一個人沒有願力的時候,永遠不會成功。

願力是佛教的法語。世間上怎麼說呢?人的定位,人的目標,人的方向。人有願力就是人的定位,人的定位就是人的目標,人的目標就是人的方向,人有方向自然有終點。成功就是在這個地方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過程,永遠找不到成功,因為沒有終點嘛。沒有起點就沒有終點,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起點,然後才有終點。

這一堂大家一定要記得,願力對我們每個修行人來講非常重要,因為它是讓我們由起點到終點,這是修行的過程,也是成功之道。

廣修供養

《大智度論》云:布施時六根清凈。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凈。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柔軟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布施為一切善法之源,是菩薩六度之一,乃成佛之方法。布施的定義是以無吝嗇或捨得的心施捨,其關鍵在於布施的心,而非布施的物。

如需供奉佛像、印書、建寺、放生等,請匯款於西峯寺以下對公銀行賬號: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黃塘支行

戶名:遊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戒律是與解脫相應的生活方式 大願法師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