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顏濤書法作品集評

劉顏濤書法作品集評

劉顏濤書法作品集評

楊吉平:

從某種意義上講,劉顏濤的書法的確是進步了,或者說是在進步中。原因很簡單,他的字越來越規矩,越來越平穩,越來越謹慎,換言之,越寫越膽小。

劉顏濤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圖1)於細膩中透射出幾分潑辣,也同時透射出幾分金石氣息。篆書屬於古文字,金文則屬於古文字中的古文字,所以下筆之前,先得有一定的文字學修養方可涉獵金文書法。書法以古雅為上,而文字學修養本身便具備了古的因素,而古與雅則相輔相成,以古人質樸自然,今人拿捏造作故耳。前人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即此之謂。劉顏濤的好古情懷躍然紙上,這是勿須懷疑,值得肯定的。但對比劉顏濤的前後兩幅作品,則讓人難以名狀。

圖1 劉顏濤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 (1997年) 誦書聽曲靜晏自遣 載道為德忠義而賢

從筆法來說,劉顏濤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反而比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圖2)更為老到。其金文書法與落款行草(略有章草意味)渾然一體,均表現出金文特有的蒼茫古樸的特質。且落款書法將吳昌碩、黃賓虹、王蘧常等大家的筆法融為一體,自然流暢,線條的質量很高,非常耐看。其中的個別筆畫處理稍有不足,如落款第二行的「秀」的收筆、第四行的「德」的末筆、其名款「濤」的末筆等都明顯有些過,但這都屬於結字問題,不是筆法問題。與此形成較大反差的是,其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的落款結字問題少多了,但用筆卻過於油滑,留不住筆。有意味的是,前後兩幅作品的落款,劉顏濤談到的都是用筆問題。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的內容不知為什麼將黃賓虹的用筆「五要」簡化為「四要」,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的落款則是筆法「五要」,這說明劉顏濤還是在讀書的,是在不斷進步的。但是,讀書後的劉顏濤在筆法上反而不如讀書前的劉顏濤,這就令人費解了。

圖2 劉顏濤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 (2017年)

按黃賓虹用筆「五要」為:「用筆之道,其要有五:一曰平,如錐畫沙;二曰留,如屋漏痕;三曰圓,如折釵股;四曰重,如高山墜石;五曰變,如四時迭運。」以此考核劉顏濤書法,無論是其金文還是行草(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及行書(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落款,大概只做到了「平」一條,而且是勉強做到。「留」沒有做到,行筆過滑;「圓」沒有做到,圓中無方,方則礙圓;「重」做得最差,線條漂浮,如遊絲飛絮;「變」更沒有做到,如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落款中的「平」字及所有的捺畫,幾乎是一字萬同、些無變化。原因何在呢?難道是劉顏濤沒有讀懂黃賓虹?

周德聰:

劉顏濤以篆書稱雄於當代書壇,這與他生長在甲骨文之鄉的安陽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地理的淵源關係。殷商時代先民們留下的鍥刻文字與青銅器皿上鑄刻的金文,對他產生的影響自然地保留在書法中。

「誦書聽曲靜晏自遣,載道為德忠義而賢」篆書對聯,一件創作於1997年夏,乃全國第七屆中青展獲獎提名作品,另一件則是2017年全國第四屆青年展的特邀作品,前後跨度近20年的時間。個中明顯地表現出劉顏濤在篆書創作上的變化,也正暗合他在前後兩件作品上對黃賓虹篆書用筆的體會。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在題跋文字中詮釋了「平、圓、留、重」四字內涵,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則在四字基礎上增益一「變」字。所謂「變則通,不變則死」矣!

劉顏濤之變,首在用筆。如果說創作於1997年的作品在用筆上還處于謹小慎微階段的話,那麼2017年的創作,其用筆當是從心所欲了,斤斤於點畫的周到與自由揮運的愜意,留存於線條,是可以被感知的。儘管劉顏濤作篆用筆上重視黃賓虹所謂的平、圓、留、重,但前後兩件作品對之體味的深淺度與表達的精微度涇渭依然。即如結字,同一內容的兩件作品,在空間的處理上也盡顯其變。前者稍顯拘謹,線條緊澀雖好,然不夠朗暢,有些為了空間的需要而派生的衍筆似亦稍過,如「誦」之右上一筆,「書」之左上的衍筆,作為大篆體態,似亦不應如小篆之修長,字內空間略顯局促;而後者縱斂自如,無論是線條的緊斂與放縱,還是結字空間的疏密與聚散,都在走向成熟,並向「老境」邁進。金文中裝飾性的筆法對線條不唯起到豐富的作用,也對空間的變化與認知產生影響。

對聯兩旁的跋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個書家的修養,不僅是文字的,也還包括書體的多樣性表達。以此觀之,劉顏濤前後兩件作品的款識,既有語言表達上的精美之別與認識上的差異,也有行書格調上的變化與提升。

劉顏濤的篆書在總體格調上趨於古雅。這不僅表現在他長期對甲骨金文的深入研習,並在書寫實踐中朝著平、圓、留、重、變的方向挺進,尤其是在「變」上有著苦心孤詣的追求,也還表現在他對古代留痕的「雅化」。他在臨摹與創作中總是抱以敬畏之心,從不苟且、率而操筆,而是精益求精、勇猛精進,殊為難得。

作為一個以篆書見稱的書家,我以為還可在雄肆一維作些探索,以豐富其筆墨語言,凸顯其「顏濤」意味。

顏濤對篆書幾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表明他對"深化完善比所謂革頭換面的創新更為重要"的理念的堅守,他深信龜甲獸骨、青銅石刻上的古老文字與特有的神韻,既與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亦與自己的心性胸臆相通。所以儘管他兼擅諸體,而在全國展、中青展、蘭亭獎展上示人的作品,多是大篆風貌。心不旁騖的堅持,成就了劉顏濤在當代書壇的地位!

亓漢友:

「顏濤的篆書大氣磅礴、氣格豪邁。在創新空間相對較小的篆書領域,能獨闢蹊徑,創作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更加難得。」這是王友誼先生對劉顏濤作品的評價。是的,劉顏濤在篆書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書壇稱之為篆書獲獎專業戶。

劉顏濤先生的這兩幅作品前後相差近20年,內容相同:「誦書聽曲靜晏自遣,載道為德忠義而賢。」我們用書法勢分析法來分析這兩幅作品,發現在筆法趨勢、字法取勢上有著明顯的變化。

1.在筆法方面,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圖1)中明顯帶有當時的時風特點,如在起筆過程中,幾乎都是利用長鋒毛筆「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取勢起筆,由於毛筆長鋒的原因,在起筆和行筆過程中形成了墨跡的間斷(見「自」的起筆墨跡效果),這在當時是篆書、隸書「時髦」的起筆效果,「哄」了不少人。現在看來不但起筆筆法單調,而且顯得「做作」了。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圖2)已回歸自然,大氣沉穩了。

在行筆筆法的取勢上,作者在全國第七屆中青展的作品書寫創作過程中提按不是十分明顯,表現在作品的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另外「顫抖」而呈現出的曲筆線條不自然。但在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中的作品則更加註意了線條中、不同線條、不同部首、不同字的粗細變化,也沒有了顫抖的筆跡,線條凝重了,從而增加了不少豪氣。

2.在字法方面,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中,結字的取勢基本遵從原來大篆的字法勢格局,結構布置相對均勻;在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作者充分運用了字法勢的結字規律,有意識地增加結體內部的對比關係。如「為」字,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中是上緊下松的字法勢,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是上松下緊的字法

有的字加大了部首之間的距離,形成了上下緊中間空的字法勢,如「德」:

劉顏濤先生的作品符合黃賓虹「平、圓、留、重、變」和「參差離合、大小糾正、俯仰斷續、肥瘦短長、齊而不齊」的對筆法、字法的要求。

從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和20年前的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作品的比較中,使我們看到了劉顏濤篆書的藝術趨向——沉穩、大氣。

對劉顏濤先生的建議如下:一是結字變化盡量不要離字的本意太遠了,如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遣」「義」的變化(如下圖)均有待商榷。

二是起筆行筆收筆筆法取勢上,如切筆、順時針裹鋒等的起筆方式,在保證作品大氣的風格同時能否再豐富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只臨帖是不夠的■傅德鋒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