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為何能往生?佛經中往生西方凈土的榜樣們

他們為何能往生?佛經中往生西方凈土的榜樣們

閱藏分享71、他們為何能往生?佛經中往生西方凈土的榜樣們

《佛說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講往生凈土的原理,還有一類經講到佛授記眾生壽盡往生阿彌陀國,這些人可以看做是往生凈土的榜樣,凈土行人可以照他們的樣子學。

有一部《佛說老女人經》,說有一位窮老太太來到佛所,禮佛,說「願欲有所問」。問的什麼呢?「生從何所來,去至何所?老從何所來,去至何所?病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死從何所來,去至何所?色、痛癢、思想、生死、識從何所來,去至何所?眼、耳、鼻、口、身、心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地、水、火、風、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看,問題很深。

佛回答說這些都「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然後佛打了四個比喻:

1、譬如兩木相揩(kāi),火出還燒木;木盡火便滅。因緣合便得火,因緣離散火便滅。諸法亦如是,因緣合乃成,因緣離散即滅。法亦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目見色即是意,意即是色。二者俱空,無所有成,滅亦如是。

2、譬如鼓,不用一事成。有皮,有(sǎng),有人持桴(fú)打鼓,鼓便有聲。是聲亦空,當來聲亦空,過去聲亦空。是聲亦不從皮,亦不從(sǎng),亦不從桴(fú)、從人手出,合會諸物乃成鼓聲,聲從空盡空。萬物亦爾,本凈無所有,因作法,法亦無所有。

3、譬如雲起陰霧便雨,不從龍身出,亦不從龍心出,皆龍因緣所作乃致此雨。諸法亦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4、譬如畫師先治壁板素,便和調諸彩,自在所作。是畫不從壁板素出,亦不從人手出。隨意所作,各各悉成。生死亦如是,各自隨所作行。

第一個比喻講相待關係;第二個比喻講組合關係;第三個比喻講因緣法之間不是一個直接生出另一個的關係,只是關聯關係;第四個比喻講沒有作者。總之,這裡講的是空義,和中觀有關。

老女人聽完「心得開解」。眾人疑惑,這位貧窮的老太太為什麼這麼有智慧?於是佛講前世因緣。拘留秦佛時,這個老太太是佛前世的母親。那一世,菩薩欲作沙門,母親慈愛,不讓他去。菩薩憂愁一日不食。由此緣故,這老太太五百世貧窮。

然後佛授記,這個老太太這一世壽盡之後將生到阿彌陀佛國,供養諸佛。卻後六十八億劫當作佛,號波犍,其國名化華。作佛時,人所有被服、飲食如忉利天上。其國中人民皆壽一劫。

可見,這位老太太宿世有善根,今世又聽了空義,來世將生到阿彌陀國。所以,聽聞中觀空義可以往生阿彌陀國。

《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佛為凈飯王和釋迦族人講空義,凈飯王悟到:「於諸法中無法可得,無有如是法,得證是法號為佛者。諸法實不可得,佛為眾生但假言說。」凈飯王等七萬釋種得無生法忍。佛授記這些釋迦族人命終將生到阿彌陀國,修菩薩道,供養諸佛,最後一一成佛,度無量眾生住於大乘,不度聲聞眾。佛壽各一劫,正法住世無量阿僧祇劫。

可見,七萬釋迦族人也是聽聞空法心開意解,得生阿彌陀國。

《佛說造立形象福報經》講造佛像的功德,佛說法後,優填王大歡喜,以頭面著佛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其五百傍臣左右,皆起歡喜為佛作禮,後皆往生阿彌陀佛國,作大菩薩最尊第一。

可見,這些人往生和造立佛像有關。

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閱藏 的精彩文章:

6部經講到阿彌陀佛前世,詳細程度僅次釋迦佛

TAG:大眾閱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