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歲女兒成了「別人家孩子」,我們的秘訣就是「親力親為自己來」…

9歲女兒成了「別人家孩子」,我們的秘訣就是「親力親為自己來」…

自己來的意思,不是什麼都靠女兒自己,而是所有關於她的教育,我們都是親力親為。

本文由花友@琥珀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家有女娃,年方九歲。在我們做父母的眼中,她就是一個特普通的孩子,會粗心,愛挑食,動作慢,以及各種各樣的小缺點。但是在我們這種小縣城,身邊的朋友經常會感嘆,你家孩子愛閱讀,英語好,學習好,性格好,儼然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吃飯的時候,閑聊的時候,家有孩子的朋友就會問,你們家娃是怎麼教的。我們一般都回答三個字:自己來。

自己來的意思,不是什麼都靠娃自己,而是所有關於娃的教育,我們都是親力親為。

在這裡,肯定很多人好奇我們夫妻是做什麼工作的,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時間。先介紹一下我們自己吧,我在鄉鎮工作,忙起來的時候很忙,空起來的時候相對比較空,空的時間相對比較多,再加上我們的領導比較好,允許暑假期間可以把娃帶辦公室,空閑之餘可以給娃進行一些輔導。平時學期期間,基本不加班。孩子他爹是老師,有讓人羨慕的寒暑假,雖然上班時間比我們早,但是相對的下班時間也比較早,所以基本上我們兩夫妻空餘的時間都貢獻給了女兒。

從小開始的親子閱讀

從娃6個月開始,我們就給她閱讀。從布書開始,慢慢的到低幼的繪本,到現在的長篇故事,我們的親子閱讀一天都沒有中斷過,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沒有藉助過任何音頻,每一本書都是我們讀,孩子聽。現在,孩子能自主閱讀了,每天晚上睡前的親子故事時間依然是雷打不動的一小時。給孩子選書亦是自己來,雖然也會參考書單和別人的推薦,但是每一本書我都看過內頁,試讀過才決定要不要購買。

當初孩子小的時候,每天都會花2、3個小時選繪本,看每一本的插畫風格,看每一本的文字,然後結合自己孩子的喜好,也有時候會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她自己來選擇。前幾天,娃對我說了一句話讓我十分感動,她說:「媽媽,你給我選的每一樣東西都棒極了!」最樸實的一句話,卻是對我最好的讚美。

這張照片攝於娃8歲,她依然喜歡窩在我們懷裡,專心地聽故事

檢查作業,我們從來親力親為

現在的父母每個人至少都是小學畢業的,那孩子剛入學的內容其實並不難,完全不需要藉助什麼託管機構。我身邊有個很奇特的情形,明明父母晚上在家都很空,他們卻願意送去補習機構,讓孩子在那裡做完作業再接回來。我家女兒從一年級開始有作業起,由於我們下班時間晚於她放學時間,每天女兒都是由外婆先接回家。我們和女兒會說好,吃飯之前必須要把作業做完。

所以,只要不是作業特別多,或者有聽寫等必須等家長一起完成的任務,女兒都會把做完的作業一樣樣擺好,等著我們下班回來檢查。都說做作業的習慣是低年級需要重點培養的,我們家似乎沒有這個階段,一直以來專註力都很不錯,所以做作業也比較專心。雖然也會犯些小錯誤,但是對於時間的把握還是比較好的。

語文和奧數,自己教才能更好掌握進度

現在很多家長除了送孩子去讀興趣班,還會送孩子去讀語數的補習班。我們家還是自己來。

為什麼選擇自己來,我們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好的機構離家比較遠,暑假來迴路上的時間就要花去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里,我們可以讀很多書,可以玩,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是在車上發獃。

第二,因為我曾經是老師,孩子他爹如今還是老師,所以我們向其他有奧數教學經驗的老師了解過以後,發現其實低年級的奧數並不難,只要我們將解題思路告訴孩子,她能聽懂就行,而且一對一,對進度的把握更好,比如這道題目不懂,我們可以在這種題型上反覆練習。

去年暑假,我買了語數輔導書,開始自己教。語文由於是三年級的內容,我也不急,一個星期講一課,事前先把課備好,再結合其他的書籍進行擴展。

數學是奧數,孩子對數學相對比較不擅長一些,於是我選了從一年級的開始,每天一課,最多只要30分鐘的時間,一個月不到,已經學完了一年級上。每次學完後,配合APP再做一下鞏固,效果比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一起上要更好,因為自己教可以隨時掌握進度,而且讓孩子看到,你在和她一起學習,她心裡接受度會非常好。於是,女兒經常誇我:媽媽,我覺得你上的語文課和作文課都很棒!

有優勢的英語,一路把女兒教進了比賽…

由於我和娃爹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這方面我們非常的有優勢。因此,英語可以說從在我肚子里就開始了。從最簡單的單詞開始,到現在能讀懂初章書,而且絲毫不排斥英語,我們真的費了很多心思。

一開始和女兒一起唱唱跳跳,然後一起讀各種簡單卻讓人捧腹大笑的繪本,再進入系統的英語學習,反覆不斷的練習拼讀,每天堅持朗讀,英語配音,同時每天完成一至兩頁的練習題。為了孩子能夠在小班的環境下系統的學習英語教材,我特地為她開設了一個英語班,一共有15個小朋友一起學習,搭配遊戲和歌曲,讓系統的教材不那麼枯燥,能夠掌握的更好。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曾經在專業的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了兩年,唱跳遊戲等等基本功練習的非常紮實。所以,我認為,系統的英語學習還是應該給孩子報個班,我們家是個特例,可以自己來。

在英語學習中,我和娃爹也進行了分工,我給孩子上劍橋少兒英語,娃爹給女兒上Wonders,睡前故事我給娃讀《神奇樹屋》,娃爹讀《瘋狂學校》。在各種聽說讀寫的轟炸下,娃今年終於闖進了希望之星省賽,雖然和大城市的娃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但是卻是給了娃,也給了我們很大的肯定和鼓勵。因為娃的英語,全部是自己教的。我們也沒有藉助點讀筆,沒有藉助各種APP,全部自己來。

畫畫這種才藝,畫著玩,小case!

娃爹說他從來沒有學過畫畫,但是他畫的畫比我們這些普通人漂亮。於是,很多時候娃畫畫,他也會給些指導和點評。這幾天,女兒跟娃爹一起去爺爺奶奶家,教了一點素描,也還算有模有樣。雖然和專業的不能比,不過我們也沒打算走專業的路,能在開心時,揮筆一幅,自娛自樂便可。

爸爸帶女兒,三天學會游泳

娃有位乾爹,是專業的體育老師。我們打算去年暑假讓她跟著乾爹學游泳,可是在沒有開始學之前,娃也跟著自家爹天天泡泳池,每天套個救生衣在水上浮啊浮的,娃爹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很得意地對女兒說:你媽的游泳也是我教的,你也先跟著我學一學吧。

於是,女兒跟著她爹,第一天學會了閉氣漂浮,第二天學會了閉氣游泳,第三天學會了換氣,然後現在已經能自己在水裡折騰了。其實,我也想通了,游泳也是一項技能,首先能游就行了,不管什麼姿勢,反正我們也不想成為專業的游泳運動員。娃爹也很負責,為了正確的泳姿,求教了曾經是游泳隊的同事,不斷改進著。

爸媽都不會的古箏和寫字,和女兒一起學

這兩項對專業要求太高了,我倆都不會。於是,給娃報了班,跟著古箏老師一對一的學,回來教娃爹。他們倆從一點基礎沒有,到現在即將備考六級,娃爹一路陪伴著,所以每當娃遇到瓶頸或者不想堅持的時候,爸爸的榜樣始終在那裡,於是他們相互鼓勵,一直走到現在。娃爸甚至還現學現教,在自己學校組織起了一個古箏社團,每個學期的彙報演出也是相當精彩。

至於寫字,因為孩子對於漢字的結構把握不是特別好,所以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每天練習,女兒在練字的時候,我也跟著一起練,不懂的地方求教女兒,因此,非常枯燥的練字,也變得有趣起來。

回首孩子的成長道路,我們真的在全心陪伴,和她在一起成長

給孩子讀故事,我的普通話更標準了,表情更加豐富了,語言更加幽默了;

教孩子英語,我的辭彙量漲了,口語越說越順溜了;

和娃一起彈古箏,我們也開始欣賞古典美了;

和娃一起學習,懂的知識更多了……

而娃呢,古箏通過了六級,英語相比同齡的孩子走在了前面,長年累月的閱讀讓她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都非常好……

最重要的是,什麼都自己來,讓我們充分參與了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最初的這些年,我們用愛陪著她一起走過,我相信,她也能感受到我們滿滿的愛,然後帶著我們的愛,健康快樂幸福的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家長會上,我分享了讓9歲女兒變得專註的6條小秘訣…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