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討好型人格:別讓利他成為消除低自尊的方法

討好型人格:別讓利他成為消除低自尊的方法

你是不是不懂拒絕?覺得拒絕別人不好意思?無法開口說「不」?

你會不會覺得,有時幫別人做一件事,反而很拚命,很想完成的十分出色,得到他人的讚許?

你想不想得到所有人的喜歡,或者至少不被討厭?

有時候我們會自我美化。我們說別人好不容易開口求你,你就幫了吧,況且幫助別人是好事;我們說一個社會化程度高的人,一定不僅關注個人評價,更關心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我們還會說得到所有人喜歡當然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啊。

但是,這實際上正在走向討好型人格的路上。

我們不能稱之為心理疾病,也許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如果個人調試能力強可能就不會演化,如果比較差,那麼可能成為阻礙個人今後發展的一個石頭。

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和態度。這種在意程度已經超過平常人所能想像到的。比如他會在意這句話說出來會不會被別人嘲笑,為了不被嘲笑索性不說,他會在意如果我不幫別人的忙是不是就會和ta的關係變冷淡,哪怕其實我們關係並不好,他會在意自己的一個動作,一個微笑,是不是符合社會對於美的定義,他並不關心自己的內心的真實想法,總是希望哪怕是委曲求全也要博得大家的認可。

有一個比喻說,這種人如同大樹上的氣球,大樹的根就是他想要被認可的群體,而那跟拴在大樹根上的線就是討好這種方式,他試圖以這種卑微的姿態「融入」社群,對於他而言,其實是沒有自我定位的,儘管在很多事情上,他很有原則性,但在討好別人上,他是沒有底線的。

而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原生家庭。可能在其原生家庭環境中有這樣的一種氛圍,要活成爸爸媽媽喜歡的樣子,要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之類的。在其成長經歷中,可能因為一些重大時間沒有得到完全的療愈,從而讓其產生過分自責,內疚,逐漸在心理養成了這種過分歉意的思維方式。同時因為童年期的家庭環境不夠開放和有愛,讓其難以表達真實需求,把我活成了別人喜歡的樣子,與他人沒有界限。

這類人往往表面上活的陽光開朗,瀟洒自信,其實背後確是深深的低自尊。而當他們表達出自己自卑狀態的時候,往往被外人說,「你別裝了」。再一次傷害了ta的心。

最可怕的是,這種人找不到自己在哪裡,自己的歸屬感,安全感都較低,他們渴望愛,支持,關懷,被理解,渴望肢體上的擁抱,陪伴。而他自己本身也會竭盡全力的去思考,我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YSOUL4 的精彩文章:

TAG:MYSOU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