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奶奶,千年屍身不腐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奶奶,千年屍身不腐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四十多年前,在湖南省長沙市的東郊平原上,佇立著兩座奇怪的土丘,它們凸現在田野上,好像馬的鞍具,當地人叫它們馬王堆。

像這種土丘,在中國廣褒的土地上還有很多,有的被挖掘了,還有的沒有被挖掘,比如陝西的秦始皇陵、湖北荊州的熊家冢等等。傳說這個土丘是公元9世紀,一位王的家族墳墓。人們不禁好奇:它們真的是墳墓嗎?如果是墳墓,裡面埋的又是什麼人呢?

長沙城地下,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迹。 1971年年底,當地單位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塌方,工人用鋼釺鑽探時從鑽孔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引燃氣體,馬上出現了藍色火焰。地下是一座古代墓葬,湖南土話把這樣的墓叫火坑墓,據說裡面的東西一般保存得比較好。

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進行科學挖掘,推土機清理部分封土後露出了墓口,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是大型古代墓葬。 人們決定先在墓坑裡打開內棺,內棺打開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團裹得嚴嚴實實的絲織物,神秘的墓主人還是沒有露面,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墓主人連同棺材完整地運到了博物館。

最裡面的內棺,棺身塗滿黑漆,外面用帛和綉錦裝飾,考古人員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修飾的棺材。 為了剝開墓主身上的絲織品,人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墓主人身上裹了20層衣物,有絲綢、麻織品,春夏秋冬的衣服俱全。 墓主人終於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墓主人是位女性,她不像一具古屍,皮膚仍舊是淡黃色的,按下去甚至還有彈性,部分關節能夠活動。女屍經過防腐處理後,被送到湖南省醫學院。馬王堆女屍的不朽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蹟,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從此,她也成為人們不停追尋的疑問。

一號墓主為漢侯利蒼之妻,名為辛追。她被譽為湖南最有魅力的女人。這位沉睡了兩千多年而再次面世的侯夫人,衣著考究異常華美,確實是再現了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夫人的雍容華貴和非凡氣度。有意思的是,具有「中國神探」之譽的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通過高科技手段對馬王堆女屍頭像作出了較逼真的復原,再現了侯夫人老、中、青三個不同時期的曼妙風姿與姣好容顏。 侯夫人去世時的年齡大約53歲。剛出土時的侯夫人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形體完整,肌膚潤澤,身體各個組織均有彈性,部分關節還可以活動。經解剖發現,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及動脈硬化等症。專家在侯夫人的胃中發現了甜瓜子138粒,也就是說,在死亡前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她曾經吃了大量的甜瓜,她應該是個喜好甜食的女人。人們聯想到,在墓中還發現了不少動物的骨骼,有獸類、禽類和魚類,它們大部分都是女主人的食物,看來辛追是個非常講究吃喝的人。

古代埃及人曾成功地保存了法老的屍體,做成了不朽的木乃伊。然而,木乃伊只是一具乾枯的外殼。在馬王堆之前,人們還沒發現過保存如此完好的濕屍,後來,同類的古屍便被稱為「馬王堆屍」。今天,人們還在不懈地探求馬王堆女屍的不朽之謎,但沒有一種解釋能讓人完全信服。一般只有在很低的溫度和無氧環境中,濕屍才可能避免腐爛,古墓的溫度雖然比較恆定,但不可能很低,有人猜測,古人可能用了什麼特別的辦法,把無所不在的空氣擋在了墓室之外。

挖掘的結果顯示了墓葬獨特的結構。巨大的槨室放置在20米深的墓坑底部,槨室四周堆積著半米厚的木炭,木炭外面是厚達1米的白膏泥,墓坑裡填滿生土和夯土。顯然,木炭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可以吸收滲入的水分。白膏泥又起了什麼作用呢?白膏泥的學名叫微晶高嶺土,密度很大,經實驗證實它24小時不漏水。但是,同樣的方法在中國南方的墓葬中曾普遍使用,並不都能取得像馬王堆女屍這樣的效果,人們懷疑一定還有鮮為人知的原因,才使得馬王堆女屍千年不朽。女屍出土時,在內棺的底部有一些神秘的棺液,檢測結果,棺液里含有乙醇和乙酸成分,pH值5.18,為弱酸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雨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名士張伯駒賣掉大太監李蓮英的別墅為什麼?

TAG:唐風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