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閆曉東:特朗普為何沒有「聯俄遏華」?

閆曉東:特朗普為何沒有「聯俄遏華」?

原標題:閆曉東:特朗普為何沒有「聯俄遏華」?



當今世界中俄美三國關係是對世界格局和形勢發展最具影響力的一組關係。由於2016年年底特朗普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和普京高調互贊,引起世人對他執政後的中俄美三國關係給予高度關注,甚至有媒體推測美國將推行「聯俄遏華」政策。一年來三國關係的互動發展對此作出了否定,給人以許多啟示。

一,中俄關係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呈現出「T」字形態。


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根基紮實,兩國關係沒有因特朗普的上台而受到任何負面影響。相反,兩國關係以更加紮實、穩健、自信的步伐向前邁進,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高層會見頻繁,推動各領域全面發展。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年內5次會晤,簽署和批准4份重要政治文件。兩國總理3次會面和見面,立法機關領導人保持機制化交往,投資、能源、經貿、人文、地方、執法安全、戰略安全等副總理級合作機制高效運轉。


令人矚目的人文領域合作良好,為期兩年的「中俄媒體交流年」期間,260餘項活動高水平舉辦。兩國留學和長短期交流人員規模近8萬人,「漢語熱」和「俄語熱」持續升溫,漢語已成為俄統一招考試行科目。普京總統高度讚揚我十九大召開,並稱俄中關係已達到高水平,雙方繼續深化關係的堅定態度,讓我們對兩國關係的前景充滿信心。

戰略構想不斷對接,經貿合作捷報頻傳。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和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對接取得一批可喜成果。能源、經貿、航空航天等領域合作持續發力。雙邊貿易額企穩回升,2017年超過800億美元。雙方在北極地區合作的首個全產業鏈項目——亞馬爾液化氣項目首條生產線投產。中俄聯合研製遠程寬體客機正式命名CR929。創新、數字經濟、電商、中小企業、北極開發等新興合作勢頭強勁。中俄兩國的戰略對接有望引向深入。


國際事務密切協作,共同捍衛安全成果明顯。今年以來,中俄成功舉行了執法安全合作機制會議和戰略安全磋商,同國際社會一道,有效打擊了危害世界安全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兩國海軍舉行年度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在反恐、聯合搜救、保護海上交通線等領域開展合作。雙方舉行了反導問題聯合吹風會,闡述維護國際戰略平衡與穩定的一致立場。特別是在朝核問題上,中國主張「雙暫停」倡議和俄羅斯主張「分三步走」設想,以及兩國在敘利亞、中東等熱點問題上,堅決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的合作,對穩定朝鮮半島和中東地區局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關係在「探索中有摩擦、博弈中尋合作」,


呈現出「A」字形態


1、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抨擊中國。他不顧一個中國的原則,和蔡英文通電話,並稱對方為蔡「總統」。他在推特上攻擊我國操縱匯率,稱美在對華貿易領域「非常不平衡」,揚言要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45%的稅,並宣稱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他還數落我國南海政策,曾派遣艦隊游弋我南海海域。在朝核問題上,稱中國人「把我們當小提琴一樣戲弄」等等。

2、他正式當選總統後,轉向緩和和友好。特朗普上任後,對中國態度出現大逆轉,其工作團隊與我國進行了一系列互動,中美雙方著手啟動美國新政府執政後的雙邊關係。4月初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美國,並與特朗普到海湖莊園會晤。兩國政府同意建立四個對話機制,實施經貿百日行動計劃,聚焦雙邊關係中的重點問題,標誌著中美關係的全面啟動。11月上旬特朗普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高達2500多億美元的經貿大單,體現出中美經貿關係在雙方激烈博弈中穩中有進。在「朝核問題」上,中美保持了溝通與協調。我國反覆強調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主張,維護了2017年度的東北亞地區和平。


3、臨近年尾,美國推出對中國的強硬政策。12月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國訴歐盟「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一案聽證會上,美國拒絕中國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


12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成為法律,內容主要包括重啟台美軍艦互停的可行性,並邀請台灣參與「紅旗」軍演。


12月18日,美國政府公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把中國定義為「修正主義」國家,是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


三,俄美兩國「首腦積極欲和、國家利益相搏」,呈現出「V」字形態

特朗普競選期間,同普京互唱讚歌,表現出超常的友好姿態。據美國新聞網統計,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特朗普以不同方式提到普京多達80多次,總體表現出異常的好感。2016年下半年美國進入總統競選階段,他還多次公開稱讚普京的領導能力,並表示如果自己獲勝,希望在任期內改善美俄關係。


與此同時,普京對特朗普也表現出格外的友好,讚賞他「很有才華、人格出眾」。美國大選揭曉數小時後,普京第一個發電錶示祝賀。之後「雙普」多次通話。美國白宮稱,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是改善美俄關係的重要起點。對此,國際媒體評論,特朗普還沒正式上台,兩人完全沉浸在「甜蜜的熱戀中」。


特朗普當選後,美俄關係急轉直下,恢復了「對峙、拼爭」常態。


一是在「北約東擴」方面,雙方尖銳對峙。特朗普上台不久一改在競選期間「北約過時」的口氣,稱「北約沒有過時」,保證「百分之百支持北約。」隨後雙方都加強了兵力部署,擴大了軍事演習的規模,增加了軍事活動的頻率,在東歐地區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對峙態勢。

二是在「美國部署反導系統」方面,俄美兩國互相防範。特朗普上台後,加快了反導系統在俄西部邊境附近的部署。去年夏季「薩德」反導系統又落腳韓國。俄警告美國,這威脅到俄的國家安全,及時進行了防備演習,並在遠東地區部署更多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以及空基X-101巡航導彈,一旦需要就可以對「薩德」進行打擊。


三是在「烏克蘭危機」方面,俄美兩國互不相讓。去年特朗普上台伊始稱,期待俄「歸還」克里米亞,以緩和烏克蘭的局勢。對此,俄嚴厲表示,現在不討論,以後也不會討論這個問題。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聯邦的領土。隨後俄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地區的烏克蘭公民和「無國籍」人士的一系列身份證件,准許他們免簽證進出俄羅斯。隨後,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還自行成立了號稱「小俄羅斯」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美國方面認為,這是俄羅斯背後支持的結果。


四是在「敘利亞危機」方面,俄美兩國爭鬥激烈。去年4月特朗普以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發生「化武事件」為由,美軍向敘中部沙伊拉特軍用機場發射了59枚戰斧式巡航導彈,並要求俄羅斯「認真考慮」是否繼續支持巴沙爾政府。對此,普京斥責這是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犯」,俄軍加強對LS組織進行摧毀性打擊,最終保住了巴沙爾政權,去年年底,俄軍勝利凱旋。


除此之外,去年俄美兩國還進行著激烈的外交戰、網路戰、諜報戰,呈現出針鋒相對、寸利不讓的態勢。


臨近年尾,俄美兩國又出現微妙的友好氣氛。去年12月17日,應俄方要求,普京給特朗普通電話,感謝美國中情局及時向俄方傳遞情報,從而避免了16日發生在聖彼得堡多處鬧市區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伊斯蘭國」(IS)組織的7名成員被逮捕,而「沒有一名俄羅斯人遇難」。普京對特朗普說,如果俄獲得了有關美國及其公民遭受恐怖主義威脅的情報,也將立即通過相應渠道告知美方。特朗普感謝普京跟他通電話,表示美國情報部門很高興幫助俄方挽救眾多人的生命」,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這是兩國共同努力才可能實現的積極事例。


四,特朗普上台一年來,中俄美三國關係的發展給人的啟示是


一、特朗普與中俄兩國元首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但是美國與中俄兩國關係走向起決定性作用是美國國會。特朗普受到美國國內主導意志特別是國會的制約。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7月間,美國眾議院以419:3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實施新制裁的議案,其中包括一條關鍵內容——即如果特朗普對制裁俄羅斯條文做出修改,美國國會有權至少30天時間舉行聽證會,參眾兩院有能力獲得2|3以上的多數票,推翻特朗普的修改案。


正因為如此,8月2日,特朗普不得不正式簽署此法案。美國對中國政策亦是如此,去年中美兩國元首實現了互訪,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但特朗普在國會的強大壓力,美國涉我議案他都不得不乖乖簽署頒布。特朗普雖是總統更像是國會的「外交部長」和「打工者」。


二、美國與俄羅斯的矛盾是國家利益、外交宗旨根本性的矛盾。特別是「強人」普京繼續執政,俄美矛盾不會輕易出現根本性緩和。美國推行「聯俄遏華」政策很不現實。


三、由於美國新近推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中俄的「競爭對手」的戰略定位,中俄兩國未來會受到美國的不同壓制,從而促使兩國將繼續推進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不斷深化。兩國在地區組織或事件中或有認識差異,但會服從共同反對霸權的大局。


四、由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改變了數十年來美把俄作為第一遏制國家的作法,首次把中國定為最主要的對手,未來美國在與我合作的同時,將更多地找中國的麻煩,我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和對策,爭取主動,力求勝利。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普京反腐:腐敗官員「上榜」就別想再「上崗」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