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漢字魂魄——文化

學習漢字魂魄——文化

今天我們學習【文化】二字。【文化】,是上文下化,上文就是上求,上求就是尋求智慧,用智慧教化衆生;下化是教化,故儒家有「天地君親師」之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永遠互相學習的關係,是親人的關係。

【文】

【文】(wén)字中, 一點【丶】代表道,【一】橫代表天。漢字的表法,既然有天,就應有地。一點一橫(亠)代表天地之道,天地之德;(亠)又表玄字頭,天玄地黃。

(亠)下面是一個(乂)字,(乂)字表天星垂象。指天星爻變之象和天籟希聲之音。(乂)是易學裡面的專用名辭。易學通達天體,通達過去未來。易學是人類智慧之學,(乂)在這裡表智慧。

【文】 音通【聞】,字音有學問。文字文字,文指字音,字指字形。許慎《說文》里講「象形文,形聲文」,意思是說象形為父,形聲為子,子子孫孫發展而來。漢字是「文為音,字為形」。文和字是一體兩面,不可分離的。漢字之音源法於自然,取於宇宙的冥音。如老子說:「竅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信」里有「言」,「言」里有「音」,有「音」能「聞」。《禮記.樂記》里講:「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人們碰到有字不知時,首先要問其讀音,聞音通心而會意,字音是一門大學問。

【化】

漢字的【化】(huà)字,是一站立的人,和一個【七】字組成。很多人都誤寫為人字和匕字。那不是【匕】字,那是一個【七】字。【七】字表人的七竅,兩眼,兩耳,兩鼻孔和一張嘴,共是七個孔,故叫七竅。開竅者,開化也。死木頭疙瘩,怎麼講他都聽不明白,始終不開竅的人,就是在某個問題上還未開化。

【七】還表示東、南、西、北、上、下、中。七既表方位,又表大圓滿。【化】字其意,把他們學來的知識毫無保留化入這個空間,就是接受比自己好的文,把自己的身體與學來的文一同化入空間、融入世間。【化】音通【話】,教化用話。因為人的開化是靠語言的交流來引導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包容的民族。如果中華民族沒有包容,我們今天就沒有佛學教育了,我們學佛團隊就根本不存在。今天我們學佛的教化,到底學什麼?儒家講「天地君親師」,道家講「天人合一」,佛家講「衆生與佛是一,一切衆生平等」。

在社會教化中,文人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文字會讓我們體悟到:文人是世間人類的精神與靈魂;文人是社會中一盞明燈,應當照亮世間;文人的天責,是為國家、為社會擔負起教育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歲月中的冷暖沉浮,都是命運的經過

TAG:道行天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