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更快速地掌握一項新技能

如何更快速地掌握一項新技能

圖片來源網路

01

今天有人問我用沒用過prezi,說實話我沒用過。

但我的習慣不是馬上直接回復「NO」,而是去了解prezi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很快,我就知道它是一種比PPT功能更強大的文件演示稿,基於立體、三維的動態文本演示,可以說更酷、更炫,是PPT線性演示的升級版。

有時候會沒來由地生出一種悲涼,為什麼自己的眼界如此狹窄,世上已經有這麼多好東西被發現和發明,而我們卻總是落後於時代的步伐,為自己小小的收穫而沾沾自喜。

原因在哪?

在於思維模式,在於思考方式的形成,在於創新意識的培養。

所有一切的根源都在大腦,都在於大腦的思維中。

這是本源,是一切創新的源頭。

我們不是沒有這個源頭,而是逐步抹殺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我開始在網上大把大把搜集prezi的信息,看看能不能快速掌握這項技能。

這應該是一般思考模式,但這樣很耗時和精力,因為有大量無用甚至錯誤的信息充斥其中,這就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去辨別,這個過程極其痛苦。

甚至,做了很多無用功,走了很多斷頭路。

這個時候,我開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如何快速掌握一項自己不了解的新技能,尤其是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產品的迭代實在是太快了。

02

這裡的第一性原理在哪?

在於產品的不斷迭代,從點線面到多維立體,是人感官的需求進階。

所有的一切都在進步,有線性的就一定會有平面,有平面的就一定會研究出立體的,這點毫無疑問。

有PPT為代表的平面系,就肯定有更高級的多維繫,比如prezi、focusky,當然這其中肯定有免費的、收費的、適合各種不同的。

這個時候不要盲目去下載一個,然後去看一些很細的攻略,你得先大體了解,你需要一個什麼功能的,是非常強大的還是滿足一般需要的,是平板的、手機的、還是電腦的。

了解了這些前提之後再去試用1-2個免費的(如果不是專業需求的話,免費版本一般都足以),從中選擇一個即可。

這個時候已經使用過的人,對此的評論就顯得比較有用,但也要注意反饋平台的可信度,如知乎、豆瓣等高級一些的社區,而不是人人都可以留言、不經篩選的地方。

03

學習掌握一項新技能的方法在哪?

首先,找位好導師。

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學一項新技能,不是不行,但在這個講究效率、以快制勝的時代,難免錯失先機。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沒有一個好師傅,往往容易走彎路,如果能夠節省最為寶貴的時間,在一開始就掌握要領,一定是事半功倍。

就像我學習prezi一樣,與其在網上大海撈針而浪費精力,不如找業內人士諮詢,他們會給出很好的建議,比如用哪個軟體更適合目前階段的需求,看哪一本書會比較容易上手等。

好師傅能夠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水平和基礎,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也能告訴你方向和路徑,甚至為每一個人量身打造系統的學習計劃,讓我們學起來更輕鬆更高效,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私教如此火,為什麼網路教育沒有動搖現場教學的根本,因為一對一或者現場教學永遠有需求。

因為,不論是在大班中聽了多少遍,還是網路視頻看了多少遍,大部分人依然會注意不到或者理解錯某些細微的差別,有時甚至忽略了並不細微的事情,而且,即使你發現自己的缺陷,也無法想出最好的辦法來彌補。

尤其是在學習過程的早期,我們的心理表徵是初步的、不準確的,單憑自己的力量來練習,不但艱難得多,效果自然也差很多。

那麼,如何找到好導師?

好導師一定是在這個行業成就突出的人,但並不是所有成就突出的都是好導師。

他們本身業績傑出,並不意味著他們知道如何來教導別人。

但今天我們聚焦的是初學者的導師,那麼要求就會低很多。

只要導師具有足夠的經驗,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都是可以勝任的。

不過,當你自己的技能越來越好時,可能需要再更換導師。

最重要的是,不停地向前、一直向前。

那沒有導師怎麼辦?

好在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高度共享、資源極其豐富的時代。

如果身邊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導師,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自己設計出學習的方法。

當然,面對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區別利用。

有一個簡單的原理,那就是看看哪些對自己最合適。

比如我要學習prezi,我會先做網上尋找別人學習的一些概括性的心得體會,首先從大體的面上去了解,適不適合自己,難度大不大,學會它大概需要多久時間等。

也可以找一些網上共享的prezi範例來試手,通過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得到更快的提高。

這時,一定要注意,由於沒有老師幫我們指出錯誤,所以需要自己關注每一次哪些地方錯了,並且及時進行糾正。

只有這樣精準的刻意練習,反覆才有意義,進步才有方向。

我們也可以把自己設計的樣品,拿給身邊的朋友家人品評,如果在別人比較忙碌的時候,我們的作品仍能夠吸引他們的目光,則可直觀感受到學習的效果。

任何時候別人的反饋,尤其是那些不好的反饋,都是學習的最佳助手。

其次,專註和投入至關重要。

關於專註,我曾寫過很多文章討論其重要性。

專註是掌握任何技能所必須的品質,尤其是當你想更進一步提升時。

如果你想提高棋藝,只和別人下棋無法提高,你必須單獨研究特級大師的棋局,才有可能進階。

這也是為什麼高級別棋手研究棋譜的時間都要多於和別人對弈的時間。

就像運動員的練習,絕對是日常的單項刻意練習要遠遠多於對戰演練,可能就一個發球的動作的練習都要佔據很長時間。

就像如果我想進一步掌握prezi,只是自己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我得去研究那些最為經典的範例,才有可能進步。

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如果你在走神,或者過於放鬆,只是為了好玩,那進步的步伐肯定是緩慢的。

專註,就是每次都要把動作做正確,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積累,直到每一個細節都能夠做到卓越,而且成為你根深蒂固的習慣為止。

但專註並非總是充滿樂趣,能夠一以貫之堅持的。

這就需要我們設計一些小技巧,比如制定更細小的目標,使練習容易達到;合理設計練習時間,把課程時間縮短,有利於集中注意力,在較短的時間內百分之百的投入,比在漫長的時間裡渾水摸魚要強得多。

再次,要學會跨越停滯階段。

人總是嚮往舒適的,也容易喜新厭舊。

一旦「三分鐘」熱度開始消退,學習的熱情也會驟減。

所以,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從最開始的快速進步,到遇到瓶頸止步不前,不是個例,而是通病。

可,我們認為的極限,往往只是別人新的起點。

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我們以新的方式不斷挑戰自己,給自己設定一些跳起來可以摘得到的果實,讓自己有持續奔跑的動力。

人總是有弱點的,有些人天生記憶力差,有些人天生不愛看書,還有些人天生難集中注意力。

人性中有很多因素會成為我們學習中的絆腳石,我們得想辦法逼迫自己凌空一躍,跳過那些讓人停滯不前的「舒適區」。

比如,可以適當停下來想一想問題出在哪,為什麼自己倦怠呢;還可以向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尋求建議等。

最重要的是,學習並樂在其中。

是什麼驅使那些人運動員一次次挑戰自己?

是什麼促使那些音樂家一遍又一遍忘我彈奏?

是什麼讓國際象棋選手廢寢忘食地練習?

是什麼支撐著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練習?

答案有時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是因為他們喜歡,並從中體會到了樂趣。

樂趣就是他們持之以恆的動機所在。

那麼,動機由哪些因素構成呢?

為什麼有的人動機強烈,而有的則過於脆弱?

為什麼有的人在某事上動機持久,而在另一方面則顯得有心無力?

有人說,動機分為兩部分,一是繼續前行的理由,一是停下腳步的理由。

要永遠保持動機,就要不斷強化前行理由,弱化停滯的理由。

當然,動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括心理學、生物學等諸多因素,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講透徹的。

但是,不管動機為何,我們都要學會保持這種生機勃勃的動機,做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雖然說了這麼多從經濟思維去看待學習、刻意學習的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懷揣某個夢想,去了解它、弄懂它、實現它、戰勝它,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為關鍵的是,大膽去闖、去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沁藍說 的精彩文章:

學會發現孩子們的美

TAG:沁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