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是階層固化,是你的階層固化了

不是階層固化,是你的階層固化了

文/格總編輯/露露

1

昨天,我的朋友劉浪,一名重度知乎患者,給我發來一篇知乎的帖子,然後說,矮馬我看哭了,這個就是女版的我啊!

帖子內容是這樣的:

女孩初二那年夏天,學校組織知識競賽,每班六個人參加,她們班殺入了決賽。

決賽當天中午,每個老師給自己的班隊都泄題了:壓軸題是背誦戴望舒的《雨巷》。

所有人都沒聽說過這首詩,而那是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

女孩隻身站出來,背負著全隊的使命,跑去校外的書店把《雨巷》抄回來給大家背,但是直到離比賽還有幾分鐘的時候,她才帶著抄好的詩匆匆趕回。

來不及了。

決賽的最後關頭,別的班有的棄權,有的背得磕磕絆絆,必須背誦得最準確、最流利,她們班才能奪冠。

這是最後也是唯一的希望。

正當全隊陷入絕望之際,女孩拿著話筒,獨自走到台中央,完美地背誦出整篇一共42行詩句的《雨巷》!

台下掌聲雷動,隊友們和全班同學衝上台,將她緊緊簇擁!

那個夏天的奇蹟,成為他們班後來最津津樂道的傳奇。

女孩竟然也因為那一幕的驚艷,被現場的市重點中學校長看中,高中免考進了市重點,後來保送去了復旦。

但那天中午,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她去了那麼久,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她能背得那麼好。

人們都不關心。

只有她自己才明白,奇蹟背後的故事:

那個中午,她滿頭大汗跑到學校附近的小書店,好不容易在一堆詩集里找到《雨巷》,正當她拿出紙筆準備抄寫,卻被老闆制止:

只能看或買,不能抄!

走太匆忙沒有帶錢,附近的書店更遠,怎麼都來不及了。

女孩冷靜地想了想,對老闆說:那我就看吧,絕不抄一個字。然後,捧起厚厚的詩集。

幾分鐘後,她匆匆跑到書店門外,趴在烈日下的石板桌上,默寫了整篇的《雨巷》,又跑回書店,核對正誤……反覆了好幾次後,沒有一刻停留,向著賽場飛奔。

回去的路上,她一邊委屈地偷偷流淚,一邊奮力地奔跑,可是最後,還是沒有趕得及。

好在,其實她已經不需要再花時間背了。

2

你們相信這個世界是有奇蹟的嗎?

我不相信,我堅信。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人向我證明了這一點。

我要說的是我的大姨。

那年我初三正在準備中考,大姨有天來我家找我媽,那會兒我正拿著地理書在卧室里背得昏天黑地,剛好背到歐洲的四大半島,除了因為喜歡意甲,準確的說是喜歡AC米蘭,亞平寧半島不用背也知道,其他幾個越背越拗口,越背越抓狂。

好不容易又憋出來一個巴爾幹半島,我終於崩潰得在房間里咆哮。

就在這時,客廳里傳來一個聲音:

還有兩個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是不是呀?

我一把拉開屋門,看到她坐在那兒笑盈盈地望著我,當時我的表情,大概就像蕭遠山重新發現了掃地僧。(這個比喻也真是夠無恥的)

後來,我媽跟我講了大姨的事。

大姨以前是民辦教師,參加了全縣第一次民辦轉公辦的考試。

全縣幾百人參加,只錄取3人,她的同事們好些都沒勇氣去嘗試,可她偏不信這個邪。

民辦和公辦有多大區別,那時的我毫無概念,我只記得我媽反覆說,考上就好了,工作才穩定,也不用擔心哪天莫名其妙飯碗就丟了。

於是,為了不會有一天莫名其妙丟掉飯碗,大姨開始準備考試。

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裡,她把表姐交給我外婆,姨夫下了班去接,然後把自己關在家裡,每天從早學到晚,除了吃飯睡覺,不出門,不休閑,就差不刷牙洗臉。

沒辦法,除了她自己教的語文,還有別的好幾門教材,都是原來從沒接觸過的。

而且,全靠自學。

那會兒沒有空調,只有電扇,悶熱的屋子裡只有她自己,在嗡嗡的風扇聲里不分晝夜地做題、背書,背她從不曾了解的宋元明清,背她從不曾聽說的尼羅河、亞馬遜河……當然,還有歐洲的拗口的半島們。

那時的娛樂也很少,她和我媽還有我小姨,從來不會錯過縣城電視台每周五晚上的電影。

但那些日子裡,即使經典如《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卡薩布蘭卡》,她也沒有給自己哪怕一點點鬆懈的機會。

最後,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她順利轉正。

3

如果不是那天背書背到吐血,我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知道家裡近在咫尺的長輩,曾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一個連中學都沒讀完的小學民辦老師,創造了那個年代屬於她自己的奇蹟。

講這兩個故事,是想起最近有個話題,在網上被討論得火熱:

階層固化。

坦白說,這種討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我都已經習慣了,要哪天到時候了還不來,我還會有點緊張。

我想說的是,階層固化也許是一個事實,但跟我們每一個具體的人,其實沒什麼關係。

為什麼呢,因為它只是一個統計上的概念,來描述階層流動的難易程度。

比如100個人裡面有70個突破了原來的階層,就說階層流動性強,要是只有10個甚至5個,就是階層固化了。

可是,當70個人成功流向更上層,你憑什麼不是剩下的那30個中的一員?

要是只有5個,這5個中又為什麼沒有你呢?

拜託,所以,所有的這些,都取決於你有多努力,有多拼啊。

想想那個轉正成功的民辦教師吧,她所處的時代,階層不比現在更加固化嗎?簡直就是僵化好不好!

一沒背景,二沒關係,三沒基礎,四沒經驗,五魁首,六六六,她依然靠一己之力泅渡紅海,成功晉級。

是的,當你親手創造奇蹟,腳踩登天階梯,階層固化簡直就是個好消息。

4

這個時代,節奏越來越快,挑戰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不確定性。

但信息流轉,規則制定,資源公開,也越來越透明,尤其在眾多充分競爭領域,更是如此。

幾場考試一次次篩選,竟然就確定終生的時代早已不復返了。

在我們每一個人生的路口,敢不敢拼,會不會拼,懂不懂拼,在繼續著一輪又一輪無情的篩選,分曉出慘烈的勝與負。

不是階層固化,是你的階層已經固化。

即使階層流動,你的階層又憑何流動?

行業瞬息萬變。

機會若隱若現。

牛人隨處可見。

但是,憑什麼是你?

你坐在空調辦公間,把手裡那點工作湊湊合合弄完,刷著淘寶熬到下班,再拖著慵懶的身軀去擠地鐵,最後,你躺在租房的沙發上,花了半小時精心po了九張圖,並為即將發布的朋友圈寫上自白:

一個人在一座城市拼了那麼年,依然看不到希望,如今奇蹟沒來,人卻藥丸,真的,真的,拼不動了……

如果是這樣,我一定為你點贊,為你留言加油,然後在心裡豎起一根既粗且長的中指:

朋友,你這樣拼也能看到希望,真特么才是奇蹟了。

還有,早知道現在拼不動了,當初就別買那麼多樂高積木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善於鼓勵別人的人,運氣不會差!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