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只想談談曾國藩家訓語錄

今天只想談談曾國藩家訓語錄

題記:生而為人真是一件不易之事,先不說佛語里講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單是管理好自己,教育好後代就是需要自己用一生去學、去悟,今天在百度上看了曾國藩家訓語錄,想用文字記錄下自己膚淺的理解。

1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一個家的興旺需要勤、敬、和。衣食住行構成人生最跟本條件,家庭生活離不開物質基礎,雖然說君子固窮,但是還有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去獲得。

每個人的人生路都不會一帆風順,成功更不可能信手拈來,這個世界分給人類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活著的人都要經歷一天的月落晨起,每一天都是24小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當你和別人處於同一高度,甚至於需要仰望別人的起點的時候,你只有去搶時間,那麼就是早起,笨鳥先飛,早起的鳥有食吃。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靠一朝一夕得來的,人生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對於起點低再不懂堅持的人來說,成功就是一句空談,龜兔賽跑,烏龜之所以能贏,就是贏在了堅持上,所以曾國藩在家訓里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物質生活的台階搭建起來了之後,就需要一家人的和睦相處,這樣一個家庭才能幸福,家業才能興盛不衰。人生會經歷很多的風風雨雨,家就是最好的避風港,一家人要做到尊老愛幼,兄友弟恭。

家庭富裕起來後還需要家人們的共同守護,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無論多大的家產,都經不起無度的揮霍,勤儉節約才是持家之道。沒錢的時候用正當的手段去掙錢,有錢的時候要想到這一切來之不易,不能奢靡。就如曾國藩家訓里所說「家敗離不得一個奢字,人敗離不得一個逸字」財富多了以後如果只是貪圖享受,不思進取,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必然會回到起點,這也是曾國藩不留錢給子孫的原因。

2

我們經常說立業成家,想要立業必然離不開讀書學習,人這一生榮華富貴都似過往雲煙,稍有不慎就會散失飴盡,只有學到手的知識不會流失。曾國藩不求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皆因「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儀之旗幟也」所以他認為「以耕讀二字為本,才是長久之計。」

關於讀書他提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並且說讀書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

讀書要有志向,要有自己的見識,並且要有恆心毅力。真正立志發奮讀書的人,在學校、在家裡可以讀書,在空曠的原野或者喧鬧繁華的街市也能讀的了書,真正愛學習的人在讀書時不受其所處的環境和時間的多少限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抓住一切碎片時間讀書。

讀書難免有讀不懂,看不透徹的地方,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就放棄學習,或者換一本新書去讀,今天看不會,明天再看,明天看不會,後天再接著看……每天堅持不懈必然會有收穫。

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人生在世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在與他人交往中不能驕傲自大看不起對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低調方顯一個人的修養,真正有學問的人不會到處炫耀,到處宣揚的人大都是半瓶子醋。一個傲氣十足的人,處處以高人一等的姿態待人接物,終會遭人厭惡,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身邊人的尊敬。並且驕傲相連自滿,滿足於現狀就很難再有前進的動力,貪圖安逸的現狀,平庸的人敗在了懶惰上,有才的人敗在了傲字上。

4

人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親君子遠小人,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學習的交友之道。沒有誰會主動向別人坦誠自己卑劣的一面,但是在他生活習慣的小細節里必然隱藏著他的人性。

人這一生離不開友情,朋友是除了家人之外與你走的最近的人,他們對我們人生之路的影響僅次於父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良正直的人能讓你學會真誠,惡習滿身的人只能讓你學會墮落和頹廢。

交友還要學會與人為善,心懷感恩用善意的眼睛看待自己的家人朋友,言語上不要出口傷人,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去幫助別人,多做有益的事,相信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我認為一個人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不要忘記善良,更要學會有底限的善良。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人能知恩圖報就會有人忘恩負義,所以付出要對懂得感恩的人,善良要交給值得的人,面對那些愛佔小便宜又斤斤計較並且貪得無厭的人,就不要讓你的善良成為他們的理所應當,對於睚眥必報的小人更是要敬而遠之。

5

人這一生究竟怎樣才算成功,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是我想:一個人只有堅持一生勤勉,管理好自己的人格,教育好子孫後代,到老才能無悔無愧!

(徵集下一期話題,期待親們的提示,你說故事我來寫,歡迎後台留言)

作者:喜歡寫字的70後草根一族,我用文字遇見你,謝謝你的閱讀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蘭草的說說 的精彩文章:

TAG:水墨蘭草的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