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揣鈍根 事必師古

既揣鈍根 事必師古

祗承先敕,篤奉斯經。望樂國為家鄉,仰慈尊如怙恃。

既揣鈍根,事必師古。祗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篤奉者,奉之至也。樂國言家鄉者,寂滅凈土,乃當人安身立命處。而舍離故里,飄泊他鄉,遊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而已。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上文講到蓮池大師自感慚愧,生於末法,以鈍根自量;這裡就闡明他所崇尚的是什麼。知道自己是陋劣的根機,只能恭恭敬敬地仰承古佛的敕令,篤實地信奉這部《阿彌陀經》,建立一種凈土宗獨特的情懷。

「望樂國為家鄉」,就是企望極樂凈土為自己的家鄉,仰承阿彌陀佛大慈悲父,就像仰承自己的父母一樣。因為在無量劫的輪迴流浪里,不知道何處是我們的家鄉,萬劫的逃亡,不認識何人是自己的父母。

看到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就好像在潦倒的時候接到一封家信一樣。這封家信傳來了家鄉的信息以及父母慈悲的懸望,這時候才有一念回歸之心。有了這樣的回歸之心,我們這個浪子就有出頭之時了。

這裡談到自知之明,一個人不可不自量啊!如果認為自己是上根利智,當然可以有衝天之志;但是現在好好思量一下,祖師都以鈍根自量,何況是自己呢?更是鈍根啊!是鈍根就得按照鈍根的方法去做。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事必師古」。「師古」這兩個字出自《尚書》,傅說對商高宗說:「學於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就是說你一定要效法古人,才能夠得到王道、家業的鞏固。這個實際上是一個原則,特別是對我們現在的凈業學人來說,一定要以古人為師。

佛法是越古越純正,越到後面就越摻了水分。如果兌點水還情有可原,如果裡邊加了敵敵畏、毒鼠強什麼的,那就害死人了。所以我們還真的是要讀佛經、讀祖師的書。

現在有很多現代人講經說法的光碟、通俗小冊子,當然也不能說它完全不對,但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這些古聖先賢的著作,尤其是清代以前的書就比較純正。

所以希望大家以古為師,就像我們問路一定要問過來人,這個山路怎麼走,他是從那裡走過來的,問他才比較保險;如果他自己都沒有去過,你問他,就有可能指錯路。

我們為什麼要強調依凈土宗祖師的著作?這些祖師就是過來人,他們指的路不會有錯。

「祗承先敕,篤奉斯經」,世間的皇帝發出的指令都叫玉音,就是敕令。佛是法王,他金口所宣,都稱為敕。

我們要學習祖師,既然估量自己是鈍根,就一定要「事必師古」,要「篤奉」佛經、祖著,也就是要至誠、恭敬、懇切、篤實地依教奉行,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摘自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講記》,經東林寺文宣部編輯、整理、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TAG:大安法師講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