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融除了讓梨以外幹了什麼毀三觀的事?你曾經誤解的孔融!

孔融除了讓梨以外幹了什麼毀三觀的事?你曾經誤解的孔融!

相信大家對孔融讓梨的故事都十分了解,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都被孔融讓梨的事迹教育過,可是我們的這位楷模在長大之說了哪些毀三觀的言論?他是否還是我們曾經以為的那為榜樣呢,今天我們就撥開歷史的塵埃來仔細察訪一下孔融之後的故事。

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孫,孔宙之子。孔融不但是孔子世家、天下名士,門第出身,也是中國人最喜歡引用「孔融讓梨」的故事去教育子孫後代要懂得謙讓、為人大方,有禮貌的典型模仿。但是就是這樣子一位模仿也說了很多毀三觀的事。

事件一:公元196年,袁紹之子把孔融圍在青州,戰至城內只剩數百人,當時孔融的形勢已經到了十分危急了。但是孔融仍然像往常一樣讀書飲酒作詩、談笑風聲。大家會以為他可能是像諸葛亮一樣在唱空城計,虛張聲勢嗎?並不然,他其實只是自傲自大,到敵軍破城時,他直接丟下的妻兒,最後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事件二:三國時楊泉有名篇《物理論》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漢末管秋陽兄弟與另一個人在躲避戰亂的路上遇到下大雪,糧食都吃完了,管秋陽對弟弟說:「現在如果不吃你的同伴,我們三人就一起死。」於是兄弟倆殺了同伴,食人解餓,活了下來。孔融在看到這段故事之後點評了一段,他說管秋陽因愛惜身體而吃了同伴,沒有什麼錯。並且他還說兩個吃人者是「聰俊者」,而想不到要靠吃人來自保的夥伴則是一個「底下者」。他還舉例說吃掉這個「底下者」,就像吃一隻猩猩、鸚鵡。作為一個道德楷模如此言論真實另我們大跌眼鏡。

事件三:在《後漢書》中記載了他對於父母的一段言論:「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大概意思就是說父母對自己也沒什麼恩情,父親不過時為了解決自己的性慾,而母親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瓶子,東西出來了,就跟瓶子沒什麼關係了。

孔融為人疏狂,因他系名門出身,又為孔子二十世孫。自少譽滿清流,養成了自視甚高,目空一切的冰心。後來孔融與曹操發生了各種磨擦,孔融不分場合的對曹操進行冷嘲熱諷,嚴重的破壞曹操政令的嚴肅性,損害曹操個人的權威,使其終於忍無可忍,因此暗地裡指使人將其殺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笑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搞笑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