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隨分布施,無怨無悔

隨分布施,無怨無悔

圖 |Nix Ren

布施是獲得財富的正因。不過,布施的行為要隨著自己內心境界而定,不要超過自己的心境和能力。也就是說,隨力隨分去做,布施錢物以自己不會感到心疼的額度為宜,讓自己歡歡喜喜,無怨無悔。

——學誠法師

師父,我學佛沒有一個師父引導帶領,全憑自己瞎摸索。可能這也是跟福德善緣不夠有關吧。

網友

學誠

法師

要去發願、希求。自己有殷重的心,才會逐漸感得外在的緣,不是要被動地等著天上掉下一個善知識和團隊來。

師父好!每一生思考、修行、覺悟、積累慈悲和智慧,但是每輩子都是沒有記憶地重新開始,慈悲、智慧真的能累加到往後的一生里去嗎?

網友

學誠

法師

業力和內心的成長,都可以帶到下一生。所以,那些每一生都特別有方向、集中力量成長的人,比起每一生都迷茫凌亂、被動應對、隨煩惱轉的人,生命品質就大大不同。前者一直在熏習悲智,後者一直在熏染煩惱,天長日久,就是聖凡之別。

師父,如何平衡攢錢和布施之間的關係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布施是獲得財富的正因。不過,布施的行為要隨著自己內心境界而定,不要超過自己的心境和能力。也就是說,隨力隨分去做,布施錢物以自己不會感到心疼的額度為宜,讓自己歡歡喜喜,無怨無悔。

法師,我一直都是看自己的問題,內心特別軟,不敢面對任何傷害,就怕傷了別人,然後自己不停被傷害。

網友

學誠

法師

傷害自己也是不對的,不是佛法。對別人要慈悲,對自己要智慧。用智慧對待自己,消融煩惱。

師父,請問在修行中,開悟重要還是培養慈悲心度眾生重要?

網友

學誠

法師

對於飛行來說,鳥兒的左邊翅膀重要,還是右邊翅膀重要?

頂禮法師!我學偏了,一個人的時候總會覺得世事無常,很沒意思,但其實也是自己不優秀。但又想即使優秀也不過如此。而往生又為時尚早,還有好長的一生,往生也不可能啊,逃不出業力因果啊!

網友

學誠

法師

逃不出業力因果,那就多造善業、凈業。一直在做歡喜的事,一直在有方向地前進,一直在成長進步,就不會嫌時間太長。學佛之本,立願為先,內心空虛疲乏,就是因為缺乏願力。

師父,您說成佛是很漫長的,弟子是一個煩惱的凡夫,如果今生去世了,來生也許還會記得學佛,但我怕自己很多生以後就忘記了甚至墮入惡道了,怎樣可以保證自己能夠生生世世不忘記修學佛法直至成佛呢?祈求師父慈悲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所以要與師法友團隊結善緣,對三寶造重業,這就是在打造自己未來的修行環境;然後未來比現在更好、更努力,又繼續種下正確的因……如此造成良性循環。我們的生命方向不是靠記憶,而是靠業力決定的,不能僥倖,要不斷增強對自己心念與業的控制能力。

頂禮師父!身邊有個學藏密的同學,每次和他交流佛法後感覺很困惑,他總是給人灌輸密法的觀點,弟子聽完後又會被密法吸引,會懷疑現在所學的佛法,讓人很矛盾。由於觀點不一致,不知不覺中跟他也會結怨。弟子也是挺苦惱的,以前挺好的同學現在卻不怎麼想見。祈求師父開示,如何化解這種矛盾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自己的能力消化不了更多的說法,就先敬而遠之。

頂禮師父!弟子一直一來都是別人強自己就會弱下去,覺得也沒什麼太嚴重的,錯了再改。導致自己心力一直很弱,做事也提不起積極性。弟子愚鈍,想再請師父開示,比如有爭論,我明白對方意思了,我一定要對方明白我的意思嗎?長久以往別人會覺得我不行,繼而會忽視我,我做事的機會變少,這樣是我執嗎?

網友

學誠

法師

用行為來證明自己,而不是用語言。

師父您好!我氣量特別小,告訴自己要格局大,但總感覺自己沒有這條思維線。比如別人犯了錯,我會覺得她是無心的,會幫助她、原諒她,也不在意。但是我自己犯錯的時候覺得別人會特意揪出來我的問題並擴大了說。如果被小人陷害,心裡勸自己吃虧是福,但從心裡抵觸他,並不能再好好相處,所以總是覺得自己很尷尬。

網友

學誠

法師

根源是不自信,總把自己置於弱者的地位,思考問題總是放在「害怕被傷害」的大背景之中,如果真的再遇到一點不順利,更會放大和堅實這種心理。

思維習慣的改變,要靠真實修行,不能僅僅把佛法當做雞湯,每天看一點,聽一點,覺得就可以了。

精選自2018年01月09日學誠法師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寺龍泉之聲 的精彩文章:

引入光明,照破黑暗

TAG:龍泉寺龍泉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