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張大千寂寞找誰聽琴呢?

張大千寂寞找誰聽琴呢?

上世紀60年代末,大千舉家從巴西遷至美國,

「環蓽庵」里遍種梅花,對月相和,哪裡少得了古琴?

還記得大千畫里走出的美人

民國最後的大家閨秀張充和

早在1949年初和先生漢思去美國了

《充和曲影》 張大千 1938年作

大千到了美國

自然要和充和小姐聯繫了

充和小姐曾有一本書《曲人鴻爪》

裡面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

在美國發展的呂振原

書中將美國的語言學家李方桂

學者胡適、音樂家呂振原三人並列一集

大千找誰聽琴呢?

隨便打聽打聽

呂振原是也!

說曹操曹操到

侯作吾、吳景略的高徒呂振原來了

大千老高興了

拿出自己的宋琴請呂君彈奏

呂君奏《流水》《醉漁唱晚》

大千揮毫留書

留下《呂振原見訪環碧庵撫琴為樂》

《呂振原見訪環碧庵撫琴為樂》手稿

原文如下:「呂振原兄見訪環碧庵,更出宋琴為鼓高山流水,一再弄時,王渤生兄亦在坐中,俱屬門外,但覺風生習習,水聲淙淙。予戲引先師語謂渤生曰:『今日之會,吾與子其為牛乎?』因相與啞然。」

在美國聽呂君彈琴

大千說呂君「對牛彈琴」

我大千豈是不懂琴的牛?

在大千的心裡

就是喜歡與琴有關的一切

這是一個畫家應有的樂趣

大千愛琴、藏琴

老喜歡跟玩琴的人交朋友

給玩琴的張充和小姐畫了一幅畫

收玩琴的葉名佩小姐為徒弟

要不是胡若思背叛了師門

大千還是頂疼愛

這個收藏了一百張琴的徒弟呢

知道呂振原,是因為去年蘇富比春拍

呂振原先生的遺物

明琴「九霄環佩」高調上拍

最終22.5萬美元成交

呂振原藏「九霄環佩」圖

看看蘇富比提供的珍貴照片

一群人圍著大千在看「九霄環佩」

最右邊那位lady

不就是陪著大千去見畢加索的四太太徐雯波嗎

嗯,天庭飽滿,人生贏家!

大風堂的弟子說

大千和玩琴的人交往

是一種營銷策略

哈哈

是不是和玩琴的人交往

作品就能過億啊?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

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在20世紀的中國畫家中,張大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畫意境清麗雅逸。」他才力、學養過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無所不擅,特別是在山水畫方面具有特殊的貢獻:他和當時許多畫家擔負起對清初盛行的正統派復興的責任,也就是繼承了唐、宋、元畫家的傳統,使得自乾隆之後衰弱的正統派得到中興。「


張大千離蓉赴台原因

張大千為什麼要在成都解放前夕離蓉赴台呢?關於這個問題,弟子劉力上曾說 ,大千先生在政治上是一個無黨派人士,他無求於國民黨,只是與國民黨的一些上層人物于右任、張群、羅家倫有些往來,也僅止於藝術交往。因此不能把他的離鄉赴台,看作是投奔國民黨 。至於他對共產黨,去國前既無往來,更無恩怨。況且,1949年初,大千先生在香港曾應何香凝之求,為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畫了一幅荷花,並題了「潤之先生」的上款 。如果說大千先生對共產黨已有不滿情緒,怕是不會題款相贈的] 。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高層領導曾多次過問張大千的回歸問題 。據張大千的好友謝稚柳說,1950年代初,陳(毅)老總讓謝稚柳寫信勸他回來 。又據葉淺予回憶,周總理也多次過問張大千,一次是讓他和徐悲鴻聯名寫信勸張大千回國,一次是張大千的家屬楊宛君捐贈了張大千的一批敦煌壁畫臨摹稿,周恩來獲悉後,親自指示文化部頒發4萬元獎金,並過問獎金的分配,要留2萬元給大千先生回來後用 。除此之外,周總理還指示有關部門,擇機動員張大千回國 。

1981年,謝稚柳在香港答記者問時,談到了張大千回內地的問題,他的看法是:「我也希望他回去,但我決不勸他回去。原因有二:第一,張大千自由散漫,愛花錢,在國內,沒有這樣的條件。第二,張大千自由主義很強烈。要是讓他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美協理事等職,經常要開會,肯定吃不消。張大千這人,只適宜寫畫,不適宜開會,他不擅說話,更不擅作大報告。」謝稚柳是大千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至交好友,對他的個性脾氣自然了如指掌,這兩點是從他的生活作風和個性上,道出了他不願回歸的原因 。

除了謝稚柳說的兩點原因外,還有兩條是張大千不願歸來的重要原因:一是經濟方面,二是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困難重重,百廢待興。公私合營前,除少數私方人員外,絕大部分人員先實行供給制,後是低薪。衣食住行外,所剩無幾。很少有人會用錢來收藏字畫,藝術市場十分蕭條,既無國內市場,更無海外市場,中國畫沒有出路,絕大多數中國畫家改畫連環畫、年畫或廣告設計,有的從事美術教育,只有極少數畫家(如齊白石)還能堅持賣畫為生,但價格甚低。當年齊白石一幅畫,只有幾十元,還不太好賣……對張大千來說,有沒有藝術市場(即賣畫環境)是他安身立命的重要問題,這是張大千不願回國在經濟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張大千的家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中有不少人需要他照料接濟,諸如他的二嫂、三哥三嫂、四哥及兩房夫人,都是年逾花甲或沒有收入的老人(還不包括子侄輩中的困難戶),據了解,張大千在海外站穩腳跟後,每月按時給三哥三嫂一房寄的生活費是一百港幣(約合人民幣四五十元),這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小城市,相當於四五個人的生活費;如果張大千回國,沒有賣畫的環境,不要說幫助這些親友了,恐怕連他自己一大家妻兒的生活也難以維持了 。

政治方面,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政治運動不斷,「土改」「肅反」「三反五反」「整風反右」「反右傾」「社教」,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這些政治運動,張大千雖然不明究竟,但是他有一些親友、畫界朋友在運動中受到了各種傷害。通過香港新聞媒介和親友書信傳遞,使他對共產黨的政治運動有些害怕 。

說張大千一點兒也不想回來看看,看看故鄉的親人,看看老朋友,那是有點不近情理的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裝置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古琴吟》郭關演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收藏:是一種能影響社會的行為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