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商場里的羊絨衫為什麼都這麼丑?

中國商場里的羊絨衫為什麼都這麼丑?

四年前我去尼泊爾玩的時候,看上了一條羊絨圍巾,那個巴基斯坦商人跟我說,這根圍巾很稀缺的,是用生長在克什米爾高原上的山羊,脖子上最柔軟的那一圈羊毛做的,而且都是當地人手工編織,得來不易啊。

我反正花了3000塊錢買了回家,每次戴出門都覺得自己是個富而不露的人。

直到幾個月前,我去內蒙古拜訪一位資深的羊絨供應商。

潘總開車來接我的時候,瞄了一眼我裝作不在意披在脖子上的圍巾,開心的跟我說,哎喲你這個圍巾我們工廠能批量生產的,成本幾百塊錢一條。

我垂死掙扎了一下,說這是是克什米爾的山羊脖子上最細的毛做的,只能在尼泊爾才買得到。

潘總說,瞎扯,羊脖子上都是些小短毛,最柔軟的羊絨明明都長在羊背上。而且克什米爾常年戰亂,羊絨產量極少,現在世界上70%的羊絨都是中國產的,而且全球90%的原絨都是在我們這兒加工了以後再出口,你這條圍巾指不定就是內蒙古哪個工廠給做的代工。

圍巾瞬間貶值十倍,真是鬱悶到質壁分離。

不過我後面跟著潘總逛了逛工廠,心情又瞬間爽朗了起來,因為發現了很多又美又仙還不貴的圍巾披肩,多買一些就可以把之前那根的價格平均下來了。

潘總工廠主要做出口訂單,也有部分國內商家定的貨,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產線上好看的羊絨圍巾都是國外的,比如loro piana、acne和無印良品定的貨都是各種高級灰大地色,我自己就收了好幾條尾單;而丑的都是國內的訂單,特點就是各種大紅色。

這讓我想起來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經典問題,「為什麼中國商場里的羊絨衫都這麼丑?不是大花就是水鑽,極度難看。」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好看的都出口了啊。

中國雖然手裡捏著全球壟斷的羊絨原料,卻做不出好看的羊絨產品。

其主要原因就是現在國產的羊絨衫披肩品牌,之前都有著固定的消費群體了。上個世紀的大眾審美決定了當時的工廠就只能生產這種帶鑽大花的款式,到現在大多數品牌已經形成一種慣性生產思維,呆在自己的舒適區而不樂於去花錢請設計師做改進。

你去看看國際一流的羊絨品牌,那都是既有頂級審美,不停的推陳致新,還會講故事的高手。

比如羊絨界的老大,義大利品牌loro piana,從來不搞公開的新品發布會,也不怎麼做廣告,只贊助一些馬術、帆船、老爺車比賽這種老錢們才會參加的活動。

而且默默的在主頁上宣傳,自己在秘魯有專屬的駝馬自然生物保護區:

自己的小羊羔絨都是和牧民們簽訂了壟斷收購協議的,只能使用三個月到十二個月的小山羊身上的絨毛:

被LV收購了以後更是各種頂級設計師操刀,質量和樣式都決定了它是羊絨界的第一名,不服來戰。

跟LP齊名的就是同樣來自於義大利的選手brunello cucinelli,這牌子歷史很短,幾十年前就靠著「羊絨染色技術是我發明的」這件事情發家致富,當時他們做出來的染色羊絨衫直接改變了羊絨界的生產形態,繼而聞名於世。

不過BC在國內出名是因為《歡樂頌》,安迪的衣服都是他家的,劉濤自己也是這牌子的忠實用戶:

當然也有時髦一點的羊絨衫,比如英國品牌barrie。這牌子自從被香奈兒收購以後就又潮又低調的講故事,先是找了莉莉柯林斯當代言人:

又和法國老牌刺繡工坊lesage(也被香奈兒買了)合作推出了幾款手工刺繡羊絨衫,主打刺繡+羊絨提花,樣子好看高級還時髦,也就這一家能做到了:

當然也有一些冷門的羊絨品類,人家依然做的風生水起。比如英國品牌lock&co.hatters,專門做好看的羊絨帽子,主要的宣傳文案就是「帶貨小能手凱特王妃最喜歡戴我們家的帽子了」。

反觀我們國內的工廠,基本上位於國際羊絨市場價值分配鏈的最底層,常年干著OEM的活,典型的錢少事多沒什麼話語權的工作。

而且國產品牌的廣告都是這樣的:

當然,國內一些比較大的廠商,現在其實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貨太丑,正在努力做改進。比如鄂爾多斯推出了設計感很棒的blue erdos產線(就是品牌溢價過高),鹿王正在大刀闊斧的改造商場專賣店的櫥窗面貌和衣服款型。

黑色毛衣,氣質又復古,側開叉小一字領設計盡顯高級美。純色毛衣本身就帶給人一種簡約的氣質,特別高級有質感的feel。

毛衣開衫,可單穿或搭配純色內搭,通勤裝或者日常休閑都可以穿著,節日穿更適合,滿滿的愛心正如我和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琉璃凝華 的精彩文章:

TAG:琉璃凝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