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紅樓茶,看世態人情

從紅樓茶,看世態人情

從一杯茶中表現人物的性格及身份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祖籍遼寧,出生於貴族之家,童年時代是在南京度過的。後來,曹家被抄,於是遷回北京,晚年居住在北京,雖然有房屋十七間半,但這與豪華富麗的江寧織造府比起來實在太寒酸了。也正是因為曹雪芹經歷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從繁華到衰敗的巨大變化,才使得曹雪芹深切的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對封建社會的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對貴族世家的墮落和貪殘,有了比較深刻地認識,為《紅樓夢》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紅樓夢》是一本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就茶而言,小說中顏集查的內容,有493處,其中包括茶的詩詞聯句十來首和形形色色的飲茶方式、豐富多彩的名茶品目,珍奇精美的古玩茶具、講究非凡的泡茶用水,茶與祭祀、茶與婚禮、茶與風俗、以茶待客等,充分展示了我國18世紀中葉封建貴族家庭的茶習和悠久茶文化的深遠影響,是我國歷代文學作品中記述與描繪得最全最生動的。真可謂「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

紅樓夢寫了如此豐富全面的茶學知識,但是絲毫沒有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痕迹,曹雪芹將茶學和文學藝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人物的日常生活、性格、地位、處境、命運通過說茶、泡茶、品茶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同時通過這些描寫,起到烘託故事氣氛、豐富小說情節的作用。

1、漱口茶中體現黛玉的性格、處境

第三回,金陵城起複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但看這「收養」二字,便是觸目凄涼,接下來,林黛玉初進賈府,吃完飯便有丫鬟奉上茶來,黛玉心想這和自己家裡的習慣不一樣,在家她的父親林如海教她的養生之道是要在飯後過一會兒再吃茶以免傷了脾胃。這位貴族小姐正在猶豫之間看到旁人並不飲這杯茶而是用來漱口,於是小說中寫到:「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然後盥手畢。又捧上茶來方是吃的茶。」這段描寫表面上看似乎是指大家族的飲茶禮節、規矩,其實也體現了黛玉的心思細膩,她「心較比干多一竅」。她的蒙師賈雨村說,他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黛玉童年,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應該不是很快樂,她到賈府時,尚在孩提,卻牢記母親生前的囑咐:「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總是眼看心想,暗暗審視;想她一個千金小姐,在家時何嘗不是倍受嬌寵。如今卻落得寄人籬下處處看人眼色行事,如何不令人扼腕。

2、王熙鳳初見林黛玉,親自布茶見真性

書中第三回描寫王熙鳳的出場也非同一般。在肅穆寂靜的氛圍里,先是鳳姐那放縱無忌的笑聲使黛玉在心裡奇怪:「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讓人一看便知鳳姐在這個家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接著寫「恍若神妃仙子」鳳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使人初次見面就有三分敬畏七分幸馴服。只見她初見黛玉,便攜起她的手,細細打量後,仍送回座位上才誇獎她的美貌,已迎合老祖宗的歡心。「說話時已擺上了果茶上來,熙鳳親自布讓」。顯示出她的權勢、威嚴,使黛玉覺得這既是關心,又是警告,警告自己往後的一舉一動切不可邁錯一步,寫到她為黛玉喪母的不幸感到難過,用帕拭淚,等家母一說「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等話時,她又馬上轉悲為喜,破涕為笑,眨眼工夫,就由哭變為笑,這功夫確是常人所不備。身為主子,下人將茶果上來,卻親自布讓,寥寥數語,一個虛偽、玲瓏、見風使舵、取意逢迎的面目已昭然如在眼前。可見,王熙鳳之所以能威壓眾人,大權獨攬,不僅因為她是榮國府老爺賈正夫人的內侄女,更因為她長於阿諛奉承,被家庭統治者所賞識,這就造就了他兩面三刀,潑辣狡詐的性格,也一天天助長了她心毒手狠、口蜜腹劍、玩弄權術的本領。由家庭推及社會,整個封建社會正是由這樣的人把持著,難怪內亂四起,人民遭殃了。王熙鳳這一形象。是封建社會封建大家族的產物。通過這個人物,我們不難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沒落。

3、一杯暹羅貢茶展現四人境遇

鳳姐,黛玉、寶玉等對暹羅貢茶的對話,茶在刻畫人物心理上也是一明證。國外貢茶,自是名貴,不言自明。但鳳姐卻說不好,因為鳳姐的娘家是金陵王家,自然要表現出富貴人家的氣魄。寶玉要背叛封建家庭,當然也說不好了的,寶釵要屈從鳳姐的苦心安排,也只能說茶不好,而黛玉因為寄人籬下依附於賈府,便只能說茶好了。就是這小小的一杯茶,顯出了鳳姐的爭強好勝,寶二爺的叛逆,寶釵的圓滑和黛玉的境遇。人人都喝茶。卻喝出不同的味道。正因為相同的茶喝出了不同的味道才體現出作者的獨具匠心。

4、芳情自遣,烹茶雅趣向誰言。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

十二金釵中,唯有她是和賈府並無任何瓜葛,只是一張帖子請來,居住在櫳翠庵以備元春省親之用,《紅樓夢》前80回,與其他十一釵相比,妙玉的出場也是極少,所有或明或暗的路面加在一起也不過是四五次,一千多字,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極為深刻,短短几千餘字,勾勒出一個高潔、孤傲然而直率絲、毫不妥協的少女,美麗脫俗的帶髮修行妙齡尼姑的形象躍然紙上。

妙玉是率性的,作為正傳出場的第四十一回中,他不願討好地位崇高的賈母,奉上茶稍作敷衍後就拉著寶黛二人自行離開:她毫不客氣諷刺十二釵中最出類拔萃的黛玉品嘗不出茶水的俗氣;因為被劉姥姥喝過,她連自己的珍貴茶具都可以棄之不顧。許多讀者看不過妙玉古怪的癖性,認為她實在太過孤高,以至於稍染一些世俗就得全部過濾掉,就連同在大觀園中的女子們,多也厭惡她的天性怪僻,避之不及。

妙玉又是多才的,第七十八回黛玉湘雲聯詩,妙玉獨自一人提筆一揮而就做了三十五韻,令二人讚賞不已,感嘆妙玉是個詩仙。只可惜縱然妙玉才貌無雙,終也逃不過「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薄命司,第四回對個人伏筆的仙曲中,她的命運是,「可憐金玉質,終陷污泥中」、「到頭來,終究是風塵骯髒違心愿……無瑕白玉遭泥陷」,讓人忍不住同情而又感嘆。

5、一杯茶中看襲人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寫寶玉到襲人家,襲人之母也早迎了出來,襲人拉了寶玉進去。寶玉見房中三五個女孩兒,見他進來,都低了頭,羞慚慚的。花自芳母子兩個百般怕寶玉冷,又讓他上炕,又忙令擺果桌,又忙倒好茶。襲人笑道:「你們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擺,也不敢亂給東西吃。」一面說,一面將自己坐褥拿了鋪在一個炕上,寶玉坐了,用自己的腳爐墊了腳,向荷包內取出兩個梅花香餅來,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仍蓋好,放在寶玉懷內,然後將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與寶玉。

襲人從小就被賣入賈府。賈府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她先後服侍過的主子賈母,史湘雲,寶玉對她都還不錯,這自然使她對賈府產生了一種歸屬感,正是這種歸屬感,才使她「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也正是這種歸屬感,當賈寶玉對她提出性要求的時候,他沒有表現出一個女孩子正常情況下應有的矜持,而是認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

襲人對寶玉的感情是複雜的,她以她的方式「愛」著寶玉,儘管他並不知道這是愛;她只想對寶玉好,襲人又是不幸的,他以為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寶玉的愛妾,服侍寶玉走完一生,但造化弄人,命運偏偏讓她跟寶玉天各一方,正如寶玉和黛玉心心相印卻生死兩端一樣,同樣是悲劇。得到了別人眼中的幸福,心卻是悲傷的,這種得到後的失落恐怕比失去後的空落更為痛徹心骨!雖然與公子「無緣」,但襲人仍深念舊情,聚脂批,後寶玉夫婦處於「貧困難耐凄涼」的落魄之時,襲人還和丈夫一起照顧寶玉夫婦的飲食起居,「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也許在襲人心裡相見離別都只覺得寶玉最好,但人生就是這樣,雖有遺憾,卻正是遺憾才使人生完整。

6、晴雯的最後一碗茶

晴雯有如此下場,不能怪晴雯不聰明,她是太驕傲,驕傲的不敢不肯承認現實,第一不願意拿自己當一個奴才,第二不願意麵對襲人和寶玉雲雨之後地位的上升,如果他是一位小姐,這等脾氣最多招人非議,卻不會給他帶來太大的麻煩,但是她是一個丫鬟,太多的人,可以左右他的命運,不說賈母、王夫人,就是對她還不錯的寶玉,一翻臉照樣可以攆她出去,小姐脾氣丫鬟命,這註定了她悲慘的命運,寶玉是眼睜睜的看著晴雯被人從床上拖下來的,卻一聲也不敢吭,關鍵時候,他根本沒有發言權。晴雯被攆出怡紅院,他悄悄地跑去探望,當他發現晴雯要的茶只不過是瓦罐子里顏色可疑的湯水時,不是同情,而是覺得驗證了古人所云的「飽飫烹宰,飢饜糟糠。寶玉日常里只是把晴雯當成了一個矯情的小女子,並沒有把她歸為自己人,可晴雯卻牽掛著寶玉,所以一見是寶玉,又驚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說出半句話來:「我只當不得見你了。」晴雯一句「快給我喝一口罷!這就是茶了。哪裡比得咱們的茶!」又道出了她對大觀園的留戀,(恐怕更多的是對寶玉的愛恨情仇)。晴雯是這樣的:遠遠欣賞她的人,會驚艷,會喜愛。走近了她,反而想疏離。不是他不好,而是怕她,怕她不能容忍自己普通人的種種污劣。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這是曹雪芹先生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在品讀的時候可以穿越時空與之對話,借他的小說情節感同深受,體會不同的人物角色,獲得內心與精神的富足,痛痛快快的感受愛恨情仇吧。

緣已起,進行到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求你放過綠茶吧!別全年無休的喝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