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文化 與紫砂相關的名人

茶文化 與紫砂相關的名人

蘇東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河北欒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東坡提梁大壺(相傳為蘇東坡設計)

2、供春(約1506-1566)明代官吏吳頣山的書僮。其創製的樹瘤壺形狀古樸,生動逼真,受到好評。幾年之後成為制壺名家,供春是紫砂壺歷史上第一個留下名字的壺藝家。

供春所制壺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3、時大彬(約1580-1650年)字少山,宋尚書時彥的裔孫,時鵬之子,他是供春之後影響最大的壺藝家。眾多吟詠陶壺的詩人,都把他和供春並論。在紫砂工藝史上,占著極其崇高的地位,是紫砂壺史上一代宗匠。 李仲芳、徐友泉是時大彬許多學生中的突出代表,在陶業中,被譽為「紫砂三大妙手」。

時大彬所制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4、惠孟臣(約1598—1684),作品小壺多,中壺少,大壺罕見。所制紫砂壺大者渾樸,小者精妙,是時大彬之後的一位名家。所制梨形壺最具影響,十七世紀末外銷歐洲各地,對歐洲早期的制壺業影響很大。孟臣所造小壺大巧若拙,移人心目,以擅制小壺馳名於世,後世稱為「孟臣壺」,這種小壺特別適合於飲功夫茶,因而風靡南國。孟臣壺工藝手法極洗鍊,富節奏感,尤其是壺的流嘴,不論長或短,均剛直勁拔,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壺體光澤瑩潤,胎薄輕巧,線條圓轉流暢,成為孟臣壺突出的風格特徵。惠孟臣制壺除注重壺體渾樸精妙外,尤注重銘刻的書法。他的刻款書法秀娟,不離唐賢風格。

民間收藏孟臣壺

5、陳鳴遠(約1651-1722),是時大彬之後最有影響力壺藝家。成為今日「花貨類」( 把天然界、動植物界的天然形態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裝飾設計成仿生形象的茶壺,人們稱之為「花貨」)的宗師,並使花貨茶壺崛起成為紫砂茗壺的重要形制。除茗壺外,其還善作杯、瓶、盒及各式瓜果造型的器具、如束柴三友壺、伏蟬葉形碟、葫蘆水洗等。這些創作擴大了紫砂工藝的領域,使之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藝體系。

陳鳴遠南瓜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6、楊彭年(約1772-1854年),是清代嘉慶時期制壺名家,其壺隨意天成,有天然風致。尤其是與宜興附近的溧陽縣宰陳鴻壽合作,創作出「曼生壺」。壺面上鐫刻書畫銘款,開創了紫砂壺造型與書法、繪畫、詩文、篆刻相結合的創作一欣賞機制,將紫砂壺導入了一個新的境地。

7、陳鴻壽(1768-1822年),號曼生,浙江錢塘人,精通文學、書畫、篆刻,在宜興任過三年縣宰,喜愛紫砂,曾手繪十八壺式,請楊彭年及其弟妹按式製作。所制壺底多鈐「阿曼陀室」銘款,把下有「彭年」印章。他們合作署名的茗壺以「曼生壺」見稱於世。陳鴻壽雖然本人不是制壺名家,但他開創了將紫砂茗壺與詩書畫印藝術相結合的風氣,對紫砂壺的發展,對宜興陶業的振興,都有很大的貢獻。

楊彭年制陳鴻壽銘曼生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8、邵大享(約1831-1874),是清未道光、咸豐年間的制壺名家。所制魚化龍壺,以龍頭作壺上的鈕,龍頭和舌頭都能活動。其傳世作品構思巧妙,工藝精美、線條飽滿流暢,非一般陶工可比。

圖為魚化龍壺

9、顧景洲(1913-1996年),又名景舟,為現代最著名的紫砂壺大師,是位學者型的陶藝家。中國內地知名的現代中年壺藝名家,多半出自他的門下,故被尊稱為「壺藝泰斗」「一代宗師」。其技藝全面,各類造型的紫砂壺作品均極精緻,他尤擅長造型簡練的形制,渾樸儒雅,周正含蓄。作品的線條幹凈利落,挺括沉穩。即使普通的低檔款式,一經他手,神韻格調即不同凡響。他年逾古稀之後,每有新作品精品問世,均為海內外收藏家競相求覓。

顧景洲作品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顧景舟認為明代中期至今的紫砂藝術可以像書法、繪畫藝術一樣,分為神品、極品、精品、能品。

明代供春、時大彬,清代陳鳴遠,作品造型完整,技術高超,他們將紫砂技術發揚光大,並與中國文化藝術結合起來,他們的代表作,應尊為神品。

清代陳曼生承前啟後,「曼生壺」就是紫砂藝術與詩書畫藝術的結合品,即便技藝有所不足,若是真作,也可稱為極品。

顧景舟坦言,歷史上紫砂仿古之作不少,他自己亦有一段時間專門仿古,雖然壺形依舊,但隨著社會進步,技藝上則超越前人。東西是仿的,但質量是好的,堪稱精品。

現在流行的高檔紫砂茶具,則為能品。

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選的紫砂制壺界

12位國家級大師:

顧景舟(1988)、蔣 蓉(1993)

徐秀棠(1993)、呂堯臣(1993)

汪寅仙(1993)、徐漢棠(1997)

譚泉海(1997)、李昌鴻(2006)

周桂珍(2006)、顧紹培(2006)

鮑志強(2006)、曹亞麟(20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從紅樓茶,看世態人情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