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HIV病毒感染人群患肛管癌的風險

美國HIV病毒感染人群患肛管癌的風險

Vivian Colon-L ′ opez, Meredith S. Shiels, Mark Machin, Ana P. Ortiz, Howard Strickler, Philip E. Castle, Ruth M. ′Pfeiffer, and Eric A. Engels

本刊負責人:周芳堅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

審校:苗儒林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翻譯:宋幸鶴 浙江省腫瘤醫院

摘要

的:HIV病毒感染者患肛管癌的風險增加。然而,近些年的患病趨勢並沒有被完整闡述,哪些亞組人群可能從腫瘤篩查中獲益也不明確。

方法:我們採用了美國9個區域1996-2012年間HIV感染和癌症註冊的關聯性資料。我們通過標化發病率的比值來比較在HIV感染人群和正常人群中肛管癌的發病率,採用泊松歸回來評估HIV感染人群中不同亞組人群的肛管癌發病率並評估時間趨勢,通過肛管癌的累積發病率來衡量其絕對風險。

結果:在447953例HIV感染人群中,肛管癌發病率遠高於正常人群(標化發病率比值:19.1;95%置信區間:18.1-20.0)。男男性關係(MSM)人群肛管癌的發病率最高,且隨著年齡增加,患AIDS人群和無AIDS人群(僅HIV感染)相比發病率更高(校正發病率比值:3.82;95%置信區間:3.27-4.46)。1996年到2000年期間,HIV感染患者中的發病率快速增加(年變化百分比:32.8%;95%置信區間:-1.0%-78.2%),2001年到2008年期間達到平台期,2008年到2012年期間開始下降(年變化百分比:-7.2%;95%置信區間:-14.4%-0.6%)。5年累積發病率在年齡45-59歲或≥60歲的僅HIV感染的MSM人群(0.32%-0.33%)和年齡30-44、45-59或≥60歲的患AIDS患者MSM人群(0.29% - 0.65%)中較高。

結論:HIV感染人群肛管癌發病率顯著增加,特別是在MSM、年齡較大及AIDS病人群中更為明顯。近年來發病率下降可能反映了HIV治療的延遲獲益。肛管癌累積發病率高的人群可能從腫瘤篩查中獲益。

J Clin Oncol 36:68-75. 2017 by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版權聲明

本文由「JCO腫瘤論壇」獨家發布

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CO腫瘤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JCO腫瘤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