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家·阿來,遊走在道德與認知邊界的康巴放羊娃

作家·阿來,遊走在道德與認知邊界的康巴放羊娃

百花文學獎歷史上首個獲得雙獎的作家。

憑藉中篇小說《三隻蟲草》與散文《士與紳的最後遭逢》,

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頒獎典禮上,

四川省作協主席、

著名作家阿來同時獲得小說獎與散文獎。

《三隻蟲草》寫的是蟲草,

生長在青藏高原、

又被當今社會過度消費的植物。

全書藉以藏地風情的纖細描摹,

鏡子般展現當下中國自然生態、

社會生態、文化生態,

拷問現代文明視野下人們靈魂的歸屬。

《士與紳的最後遭逢》里,

阿來以歷史的大視野,

審視李庄作為現代中國的地標性存在的重要價值,

深入淺出高屋建翎地對中國李庄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考量,

回望既往崢嶸歲月,

讓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去偽存真的再認識和再發現。

有媒體人用「麻辣的康巴漢子」來形容他,

大概是阿來接受採訪時,

說話耿直,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言語上也頗為犀利直率,

讓聽者過癮。

阿來也是為數不多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作家。

他的家鄉——

四川阿壩自治州馬爾康縣,

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

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

那裡的藏族人世世代代過著半牧半農耕的生活。

阿來的簡歷上通常寫著:藏族 ,

出生地:馬爾康縣,

俗稱「四土」,

即四個土司統轄之地。

阿來也曾驕傲地稱自己:

一個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作家。

有時候談到族別時,

阿來會幽默地說:

我是一個遠緣雜交品種。

他的藏族血統來自母親,

父親則是一個把生意做到川西北藏區的回族商人的兒子,

阿來自己出生與生活的環境是大渡河上游的「嘉絨藏族」村莊,

屬川藏高原的一部分。

家中排行老大,

他五六歲就得赤著腳在山地草坡上放牛放羊。

大地遼闊寂靜、牛羊悠閑,

此刻的孤獨,

讓阿來對自然有著深入的感受,

他說那時候跟每一株樹每一棵草說過話。

「文學改變命運」是阿來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中專師範畢業後,

他當過中學老師、雜誌編輯,

自學文學寫作。

2000年,

描寫藏區土司時代的小說《塵埃落定》,

讓41歲的阿來成為中國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者,

人生從此改變。

2016年,

作品《蘑菇圈》獲得第四屆郁達夫小說勻中篇小說獎。

阿來最重要的幾部作品,

《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瞻對》,

幾乎每一部都碰觸到禁忌。

寫土司爭戰及其覆滅的《塵埃落定》1994年完稿,

找了二十多家出版社,

卻遍投無門,

四年後才出版。

被拒絕的理由,

一是對創新的東西沒有把握,

二是民族、宗教禁忌,

三是擔心沒市場。

199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

獲得茅盾文學獎,

銷售數百萬冊。

「我覺得文學或任何一門知識,

只要認真對待,

就會把你引往觸碰禁忌的方向。

我們的認知界限、道德界限,

是在觸碰各種界限的基礎上往外擴張的。

如果我們永遠在一個特別安全的範圍內,

也不可能有進步。」

阿來作品大多是講藏區故事的,

他要把藏語轉換過來,

完全用漢語來寫。

這是很困難的。

他說很多少數民族題材寫不好,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寫作者不管語言的轉換,

不注意那種語言中所承載的那些特別的經驗與感受。

對那個語言完全沒有感受,

就無法寫出那種意味。

現在阿來每天的功課是讀佛經,

他不是信佛教,

而是對佛教的道理感興趣。

「我研究它體會它。

更重要的是,

佛經的翻譯中包含了重要的語言經驗。

佛經原來是梵語,

漢語里沒有那麼多詞語來表達。

譯者怎麼創造了這些表達的?

而且是用漢語的文字。」

對於漢語,

阿來評價它的優點是多義。

一個三千年還生生不息的語言,

就是一種文化累積。

這樣的語言意義的累積,

造成了豐富的象徵或隱喻的系統,

形成了多義性。

也就是古人說的含蓄蘊氣,

意在言外。

堅持幾十年,

只用百分之十五的時間來寫作,

每天伏案兩三個小時,

只因他堅信人的狀態好,

情緒飽滿,

才會寫出高質量的作品。

他認為有一個詞,

比社會還大,

那就是世界。

世界當然不只包括人,

還有大自然,

這使得「文學反映生活或者現實,

還有相當大的局限,

不夠寬廣」。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穆霖 首席記者│張爽

編輯│王小軒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創,轉載請註明

加入我們,一起向有情懷的生活邁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午文化 的精彩文章:

匠人·常青藤「海歸」,以千年前的盛唐時代工藝,打造屬於中國的奢侈品

TAG:正午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