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大學專業選擇的影響
AlphaGo與柯潔人機大戰的新聞讓「人工智慧」成為人們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網購的日益便捷和精準化讓大數據的思維深入人心。作為網路時代原住民的你,對這兩個與當下和未來生活密切相關的熱詞也一定充滿好奇。But,當我們在談論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它會對將來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大學專業的選擇有哪些影響?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另外,世界著名科幻電影大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曾導演過一部名叫《人工智慧》的科幻電影。講述21世紀中期,由於氣候變暖,南北兩極冰蓋的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都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政策和市場的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許多學校已將《工業機器人技術》納入公共課,所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都融入了工業機器人應用、工業大數據應用等智能製造技術元素,準確把握服務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機遇與挑戰,加快推進先進位造領域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創新機制,培養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人工智慧行業人才需求量大,部分高校相關專業招生規模4年翻5倍。
據 V enture Scanner 統計,2014 年人工智慧領域全球投資額為 10 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50%。2015 全球人工智慧公司共獲得近 12 億美元的投資,這個數字放在過去 20年全年投資總額來看,已經超過了其中 17 年全年投資總額。2014 年風投領域共完成 40 筆交易,總金額高達 3.09 億美元,同比增加 302%,預計 2020 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計超千億。在未來 10 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裡,人工智慧將是眾多智能產業技術和應用發展的突破點。
人工智慧領域全球投資總額
人工智慧領域全球風險投資總額
大學專業選擇
回到報考專業上面,鑒於人工智慧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性學科,它與計算機科學、數學、信息學、神經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有極強的關聯性。目前,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內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覆蓋了深度學習/機器學習(通用)、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應用)、自然語言處理(通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通用)、計算機視覺/圖像識別(應用)、手勢控制、虛擬私人助手、智能機器人、推薦引擎和協助過濾演算法、情境感知計算、語音翻譯、視頻內容自動識別 等細分行業。如果將來有志於報考該方向的專業,從這些個解讀考慮,可以考慮選擇與計算機、信息學相關的專業。與許多自然科學的學科一樣,如果你精於學術,喜歡進行理論研究,那麼數學相關專業一定是首選。因為進行人工智慧方向研究的人員必須要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才能做好人工智慧的理論研究,才會進一步完成機器學習的開發與探索。如果你不想學術道路走下去,也可以從事有關實用型的技術崗位,可以報考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
高校相關專業開設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直接以智能技術命名的院系主要有: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餘所高校設立的「智能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與智能科學系」或「智能科學系」,西安交通大學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除此之外,國內眾多高校的計算機系、電子系、自動化系等院系大都設有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業。人工智慧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創造性行業,而是像以往的數字化技術一樣,作為一種類似於編程的基礎工具,不斷向各個領域滲透。
據悉,中國科學院大學新成立的「人工智慧技術學院」成為國內首個以人工智慧為主要方向開展多層次人才培養、跨學科前沿性研究的科教融合性學院機構。該學院首批研究生已於217年9月入學。同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也於9月迎來首批人工智慧專業方向研究生。前者,側重於將人工智慧基礎理論、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大數據處理與機器學習、機器人學導論、智能人機交互與控制、腦認知與智能醫療等領域前沿知識納入課程。後者,涉及深度學習、類腦計算、視覺感知、機器人、認知科學等內容,將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可以說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業,在未來的路上會受到更多學生和家長的青睞,而人工智慧相關職業在未來也會迎來更多的需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