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德的學生,打敗過林彪,讓朱德陷入險境,多年後還心有餘悸
對李文彬這個名字,恐怕沒幾個知道。因為他最輝煌的戰績,竟然是發生在跟老師朱德的對壘中。
李文彬出生在1894年的雲南,曾在雲南講武堂瀘州分校學習,當時已是旅長的朱德,還兼任兼任瀘州分校的戰術教官,手把手的教過他。從此李文彬一直視朱德為自己的恩師和偶像。
而在李文彬畢業後便來到朱德手下,任連長。1927年,朱德留學歸來,被老同學朱培德從武漢請到南昌時,李文彬雖已成為朱培德手下驍將,任二十五團團長,可當聽聞老師來後,還是非常高興,經常請朱德來到自己的第二十五團,給全團官兵做「精神講話」。
可見當時兩人是滿滿的師生情。但奈何隨著南昌起義的爆發,這對師生分道揚鑣,兵戎相見了。
1929年1月底,國民黨軍圍剿紅軍。紅四軍主力主動下山,巧妙突破封鎖線。但哪料敵人卻狡詐異常,對紅軍施行了貼身追擊戰術,其中尤其是李文彬,由於深知老師用兵之道,自然了解紅軍的短處,追的最凶,幾乎根本不給紅軍喘息機會,讓紅軍陷入被動之中。
險情便發生在紅軍奇襲了大余城後,這場奇襲便是紅28團的團長林彪所指揮。紅軍決定紅軍休整三天,命林彪的28團,負責警備保證紅軍安全。
但林彪即沒有組織營連幹部查看地形,也沒有制定出在各種預備方案。因為他認為,敵人不會這麼快趕來,且官兵早已疲憊不堪,所以只利用天然地形布置了防禦。
但誰也沒想到,李文彬卻已經是如狼一般,率部潛入大余城附近,也來了一個奇襲。這讓林彪措手不及。
據楊得志回憶:21旅旅長叫李文彬,我們和他打過幾仗,都沒有打好……全旅清一色的灰軍裝,白帽罩。那時我們對帶白帽罩的敵人有點膽怯……
大余之戰,楊得志也參加了,他如此言道:我所在二十八團三營十一連,據守在大余縣城東北的一片山地上。敵人火力強,輪番攻擊,壓得我們抬不起頭來……
這場戰鬥,李文彬僅有半個小時便突入城內,造成了紅軍的混亂。林彪也匆忙下令28團撤退,當時情況異常危險,再發展下去,極有肯能出現崩潰的可能。
千鈞一髮之際,朱德帶領軍部人員開始進行反擊,毛主席也強令已撤出城的林彪,進行反擊。這才遏制住了紅軍崩潰狀況。但此戰後朱德卻不知去向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德去哪了?真是不服朱老總不行,越是這種情況,朱德卻越冷靜,率軍撤出大余後,朱德審時度勢,率領另一部紅軍,翻過大余嶺進入廣東南雄縣境,竟然在這裡跟毛主席再此會師了。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原來毛主席和朱德,都選定了同一個方向撤退。自然全軍一片歡騰。
朱德和金漢鼎
這場大余之敗,成了林彪元帥罕有的幾次敗仗之一,造成的後果,不亞於多年後的四平城之戰。為此也受到了嚴厲批評。林帥更認為這是自己的奇恥大辱,吸取教訓,從此每次駐紮時,林帥必要親自去觀察地形,部署防禦,修建防禦工事等!
好在隨後由於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撤軍,這才使紅軍得以安然。但這次大余之戰,也讓朱德心有餘悸了多年。以至於解放後,朱德在北京見到當年老同學金漢鼎時,特意問起過李文彬。當得知去了美國後,朱德如此說道:「大餘一戰,李文彬再追,我們就沒命了。」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