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上月亮映出杜甫深入骨髓的孤獨感

江上月亮映出杜甫深入骨髓的孤獨感

第 283 期

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天來給大家讀的是一首杜甫晚年的詩,詩歌內容不難,其中的情懷最該細細體會。

杜甫晚年時,很思念長安,因為自從離開以後,一直沒能回去。他在四川成都建過草堂,住了一段時間,但好朋友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他也不想終老於四川,一心要回長安。所以就在公元765年的四月,攜家帶口由成都東下,在此旅途中,他寫了漂流在江上的一個月夜。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這裡的「危」不是指危險,是高的意思。檣:指船上掛風帆的桅杆。危檣就是高高豎起的桅杆。整句意思是說:微風輕輕吹拂著江岸邊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零地停泊著。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星空低垂,似乎天地連接在一起了,平野就顯得特別廣闊。一輪明月倒映在水面上,隨著滾滾江流而涌動。

前兩句寫近景,這兩句寫遠景,而這兩句,正是這首詩里最為人所稱道的,意境雄渾開闊,非常大氣

但是,別看這遼闊的原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這麼美,卻是為了反襯出杜甫顛沛流離的形象和孤苦無依的心情。這種手法叫以「樂景寫哀情」,在古典作品中經常會見到。《詩經》中就有了,《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天的美好景物來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杜甫自己也寫過,《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天的花鳥是讓人賞心悅目的,但美景卻更讓人傷心於國破家亡。

這首詩的前面四句,杜甫筆下的風景同樣是優美的,但內心是凄哀的,來看後四句怎麼「書懷」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寫得好而出名嗎?年老多病也應該休官了。

這句里杜甫用到了「反言見意」的手法,即作者不從正面表達思想,而是故意說相反的內容,通俗來說,就是說反話。

杜甫靠寫文章出名,但這不是他本意,他想實現的是更遠大的政治抱負,卻長期被壓抑,無法施展。所以這句說出來是傲嬌的。休官明明是因為被排擠,卻說不是,說是因為年老多病,這句就是自我安慰了。這兩句道出了他心中的不平,揭示了政治上的失意正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我這樣四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廣闊天地間一隻孤零零、無所依傍的沙鷗。

這兩句借景抒情,詩人自比沙鷗,漂泊流浪於廣闊天地,孤獨無依,把整首詩的感傷氣息,推向了極致,感人至深。

整首詩讀下來充滿了深入骨髓的孤獨感,這也正是詩人人生際遇的寫照。

文/塵塵媽

音/婷婷姐姐

還記得我們讀過的詩嗎?

歡迎小朋友們、大朋友們跟我們分享讀詩感受

入選將有機會登上「枕邊讀詩」,並得到一份讀詩禮物!

期待來稿 :)

下期再見,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枕邊讀詩 的精彩文章:

TAG:枕邊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