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這個「狠角色」
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照片:蔡元培
世洞(shidong365)第25篇推文
01
在紹興市蔡元培故居,有一副「來晚了」先生悼念蔡元培的輓聯:
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不得不說,這個輓聯真不怎樣。既沒有章士釗悼念戴笠的那副豪氣萬丈,不卑不亢;也沒有小鳳仙悼念蔡鍔的那份清雅瑰麗,拳拳情深。
難得的地方在於言之有物,畫龍點睛,看起來是蔡先生一生最好的「註腳」。
為了實現輓聯中「民族、民主、人權」,蔡元培一介書生憑著一股「狠勁兒」,跨領域發展,「輾轉反側,不得其眠」。
150年前的1月11日,蔡先生出生了,在那萬惡的封建社會,一沒有胎教,二沒有課外輔導班,12歲才到姨母家讀書,「完全輸在起跑線上」。
大家一定會說,「這爹媽當得真不盡心,挺好的孩子給糟踐了」。然而,蔡先生卻一步一個台階,毫不留情地打了大家的耳摑子。
17歲,中秀才。
18歲,開書館。
22歲,中舉人。
23歲,中貢士。
25歲,中進士,欽點「翰林庶吉士」。
要知道這份成績單的分量有多重,只需幾個例子便一目了然。
偉大的范進先生拼了老命50歲考中進士,陳獨秀因出身「八股秀才」而洋洋自得。
名臣張居正、曾國藩、李鴻章的最高學歷,都不過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蔡元培先生卻憑藉著一股狠勁兒,和他們來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02
運氣好的話,蔡先生會進入軍機處,成為股肱大臣;運氣不好的話,至少也能混到六部最高長官。
但在他27歲的時候,甲午戰爭爆發,不到一年馬關條約簽訂。
自此,他開始接觸西學,傾向維新,越走越遠,直至與滿清當局徹底決裂,組織革命團體光復會,收羅了不少地痞、無業游民。
從政壇新秀到叛臣賊子的轉變,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無法想像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不過,明成祖朱棣令人糾結的造反經歷說明:
改變現狀是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改變十分不錯的現狀。
蔡元培先生儘管輸在起跑線上,但短短 8 年時間就拿到最高學歷「庶吉士」。雖說他天賦異稟,若沒有一股狠勁兒,也不免「泯然眾人矣」,最好的結果,恐怕也只是在文學史上出來個叫 X 安石的傢伙,留下一篇《傷元培》的名作。
轉行之後的蔡先生,深深地感受到「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至理名言。於是,他加入了在日本成立的「暗殺團」,成為了一名刺客,他們心目中的最高榮譽是——解決慈禧太后。
在總結了荊軻刺秦王失敗的經驗之後,蔡元培先生開始研究毒藥,後來喜歡上了炸藥,因為這玩意兒見效快、副作用小。沒有幾個月,隨著1904年黃興領導長沙起義的失敗,蔡先生的刺客生涯告一段落。
雖然不如身綁炸彈發動自殺式襲擊、炸「五大臣、攝政王」的吳越、汪精衛等一線人員的名氣那麼大,但作為一名組織人員、科研人員,蔡先生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當刺客,制毒藥、扯炸彈,一伸手就要人命,「蔡先生狠起來,是一個惹不得的人」。當然,不狠怎麼震得住光復會那群亡命徒?
03
民國初創,作為同盟會的元老,蔡先生出席了清水衙門——教育部的最高行政長官。
由於袁世凱太過強悍,蔡部長又狠了一把,脫口而出:「元培亦對四萬萬人之代表而辭職」,以此作為對袁大頭「我代四萬萬人堅留總長」的回應。
不可否認,蔡先生真的很狠,至少在廣大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中非常醒目。
不過,他面對的是學習成績中下,參加過朝鮮戰事、中日斡旋的政治官僚袁大頭。這個河南人,不僅比優等生蔡先生更狠,而且,連出身行伍的黃興也不得不甘拜下風,更別說政治經驗不足的孫文之流了。
早在草創之前,以「汪精衛、宋教仁、蔡元培」為首的南下請願團,已被這個老官僚戲耍了一番,不得不將「一府一會」移交到袁大頭的老巢北京城。大家都是如此,那麼無需對蔡先生過於苛責。
「做刺客沒業績,做部長不敬業,做特使又被玩兒」,假如這一切都無可厚非的話,那麼,蔡先生作為一個有精神潔癖的革命者,拋棄曾經的信仰、國父的遺訓——「民權、民族、民生」,多少有些不可原諒。
04
這一切發生在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末期,時間是1927年初。
當時在蘇聯的支持下,國民革命軍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一路打砸搶燒,從廣州來到南京、武漢。軍方以蔣介石為代表,駐紮於南京;政府以汪精衛為首,落戶在武漢。
這年的3月21日,蔡元培先生拜訪了軍方特使張靜江;24日,兩人作為智囊團,一同前往上海,主持軍方的清黨大計——純潔國民黨的大計。
一直以來,教科書告訴我們,「四一二政變」清洗的是GC黨人。其實,這是有些斷章取義的。因為在以蔣校長為首的軍方眼裡,GC黨怎麼樣無所謂,但是國民黨的純潔性要放在第一位。
也許,大家還記得政府首腦汪先生那「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掉一個」的法西斯政策,執行的對象是國民黨,而不僅僅是針對GC黨。
根據相關統計,清黨前,全國國民黨員總數在100萬以上;清黨後,國民黨員只有65萬人。短短一年時間,國民黨黨員數量減少了1/3。
據中共「六大」不完全統計,1927年4月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被殺害的有31萬多人,其中GC黨員只有2.6萬餘人。
換言之,在這次清洗行動中,國民黨人死得比GC黨人多。這也無怪乎不少學者說,「蔣介石、汪精衛都是蠢貨,國民黨30多萬精英慘遭清洗。」
這樣的成績單,源於清黨「第一智囊」蔡元培先生一手炮製的清黨實施綱要,它一展蔡先生的兇狠面目。
因為政見不同清洗GC黨人,無可厚非。然而,「親者痛,仇者快」,此之謂也!蔡元培先生不僅對敵人GC黨員狠,對自己人國民黨員更狠。
05
這樣看起來,狠角色蔡元培似乎一無是處。
但要知道,晚年的蔡元培先生幡然醒悟,為保障「民權、自由、民主」,孜孜不倦。而且,蔡先生的故居還掛了老人家的一副牌匾「學界泰斗」,這個稱謂名副其實。
早在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總長身份出席北京大學開學典禮,在演說中就提出了「大學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擔任北大校長後,更是如此,他提出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辦校思想。
1917年1月9日,他在就任校長的演說中,明確地向學生說明,「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肆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一時之間,北大成為了全國最高學府。在這個學府里,集結了章士釗、胡適、李大釗、陳獨秀等一大批新銳,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高地。
這是蔡元培最重要的一項成就。此外,他在其他領域,如美學、民族學研究、教育思想、語言學、紅學、哲學、出版學等眾多方面,都有獨特的建樹,也留下了不少至理名言,時至今日,不少學者依然奉為圭臬。
不過,在閑暇之餘蔡先生也辦了些「壞事」:替陳獨秀、胡適學歷造假,曾被魯迅所攻訐;捎帶著和曾經的女學生周峻玩兒一把「師生戀」,兩人相隔22歲,這可羨煞了不少心懷鬼胎的「教授、學者」。
在晚年的回憶中,蔡元培先生曾說「自己其實是一個學者,很不幸進入了政治的漩渦……」
1940年3月5日,蔡先生在香港病逝,結束了他飽受爭議的一生。
蔡先生是一個狠角色,對別人狠,對自己和自己人更狠。正因如此,前半生他放棄錦繡前程,走上革命道路;後半生他一時糊塗,留下了不可洗白的歷史污點。
當前,對於蔡元培先生的評價總體是正面的、積極的,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人性是複雜的。即使他天賦異稟,也難免犯錯誤。
本文作者:洞主
轉載聲明:轉載需註明作者、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正文後附帶二維碼授權,違者必究!
GIF


TAG:職業扒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