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照片寄予靈魂

照片寄予靈魂

攝影好像一直都是件很酷的事情,有許許多多的愛好者,其鳳毛麟角變得炙手可熱。但大多數的愛好者就是把攝影當成一種快樂,記錄生活中發生的有趣的事,記錄下想記錄的人生百態。不想把這篇寫成一個枯燥的說理文,與別人閑扯才能讓人家聽進去。

攝影,應該是光與影的結合,當你拿到一張照片,發現別人拍的像藝術品,而自己拍的卻像主播直播中隨性的抓下一張。記得一開始的時候,我曾嘗試過拍一些小照片,存在手機中,林林總總都是生活的記錄,而後因為總也覺得拍不出特別的,神奇的,或者說拿出手機拍照時,所拍之景和所見之景簡直霄壤之別,便收了手機,匆匆而走。後來,在張振華老師一節比較無聊的講座中聽到了攝影的藝術,他講的很淺,但很實用,比如風景的濾鏡,黃金比例的注意,基本顏色的組合,等等。後來拍了一張學校里的風景照,有三種顏色的葉子在建築物前,無意間走到那,佇立幾秒找好角度就拍了,就是我第二次推送那張封面,加了一個不知道什麼濾鏡,便覺得好看了很多。攝影是個很主觀的事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讓不同的人來拍,拍的風格感覺會完全不同,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攝影者便有一千種風景。

感覺,拍景物需要找好天氣,等待機會,而拍人就很不容易了,可能只是某一瞬間的流露便被攝影師抓住,便記錄了下來。就像時代廣場那世紀之吻,最偉大的一吻,恰好被某雜誌的攝影師拍下,成為傳世的經典。某一刻的某個動作,某個表情會讓我們觸動,可能我們無法拍下這一刻,而後便在也無法復原震撼的一幕。然後我看見了空間里曬得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圖片,比我拍的有深意的多。不多說了,放圖看看。

每個人都思考著,等車,考慮生活,不知道眼中是迷茫還是沒睡醒。公交車站牌的鏡子映射著他們,又是怎樣的無奈。

初看,若是不告訴我這是剛剛拍的,我還以為這是上個世紀幾十年代的一個膠捲,穿著制服的中年人看著黑板上的文字,這是一大早教室只有幾個勤學的妹子來佔過座後的場景,多少大學生身在可以學習知識的環境卻全然無知,而又有那麼多的人不能學習卻渴望著學習。照片作者還打了這樣的話,「拍完之後我給他說我拍了張照片,他說別拍…正臉不好看…說自己身份不上相」知識無關乎人的身份。《師說》那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說的正是這個。

這幅圖給我一種回到童年的感覺,現在看到個插滿竹籤的桶,想到的都是它的作用,吸引顧客放置竹籤的作用,而只有孩子,會看著這個比自己還高大的東西感到好奇,細心把玩著,一根一根,孩童的時光是多麼的純粹。想到了我的妹妹,孩子說話的語氣。

以前聽屈sir說過,用幾個感嘆號,說明有多傻(似乎是這個意思)我妹拿著手機用學會的字手寫和我交流,語氣莫名的驚喜,嘆號代表的可能是孩子興奮時童真最直白的表達!

照片記錄感情,留下記憶,希望攝影就是本著攝影的目的去攝影。

(上面三幅圖都是劉燕同學所拍,請勿轉載,已得到本人同意,Hh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