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拼多多得有多少條命才可活著衝出亞馬遜?

拼多多得有多少條命才可活著衝出亞馬遜?

當阿里巴巴的淘寶與天貓想品質化前進的時候,那麼,低價與低質量的市場空間自然就會釋放出來,肯定會有一些電商得到發展的機會,甚至是新來的創業者。

目前來看,抓住這個機會的,一個是號稱品質好貨卻低價的網易嚴選,一個是低質也低價的拼多多。嚴選彌補的天貓向上走留下的市場空間,拼多多拿走的是淘寶打擊假貨擠出來的那部分容量。

據說,拼多多已經有了超過2億的活躍用戶,而每天的下單量要超過京東。不管這樣的數據準確與否,都足以證明這個拼多多來勢不小。但是,即便如此,拼多多的未來卻依然很難被看好,能生存下去並發展壯大自成一派的可能性不大。

1、淘寶升級之後留下的市場空間其實有限

不可否認,淘寶最初的發展依靠的是野蠻生長,但在如今,淘寶也在不斷進化,強力的打擊假貨之後,淘寶的品質正在得到保障,而實際上社會依然有假冒偽劣或者低價便宜貨的需求,這部分就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餑餑。

拼多多的市場目標人群就是這些人,認真看,拼多多上的賣貨方其實就是希望少勞多獲的創業夢者,而買東西的基本就是貪便宜。幾十塊錢買個羽絨服,不管真貨還是假貨,反正能穿就行,至於0.01元拼蘋果手機,那看起來更像是玩笑。

據說,在製造業,品控其實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淘寶實現升級的副產品。好的毛巾和差的毛巾的區別,有可能就在於好的毛巾在出貨之前就把殘次品攔截在了工廠里。而整體良品率越來越好的中國製造,也給拼多多這樣的平台帶來了客觀上的生長空間——即便沒有品控的產品,完全不能用的也比過去少了很多。

即便如此,淘寶升級之後空出的這塊市場其實也並不大,何況瞄準這塊市場的也不僅僅是拼多多,最近京東美麗說合作其實也是盯上了這個市場。

2、淘寶曆經二十年積累的管理經驗已經不具備重新來一遍的歷史機遇

所為的C2C或者C2B,都離不了管理問題,而廣受詬病的淘寶也是用了快20年的時間來與假貨做鬥爭。不管誰進入這一領域,都要經受平台治理能力的考驗。

劉強東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曾表示「打擊網路假貨非常簡單,也很容易,只需要一個程序員花上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解決。」 但2015年11月10日,京東集團宣布,鑒於C2C(個人對消費者)模式的電子商務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中監管難度較大,無法有效杜絕假冒偽劣商品,為了公平對待合法經營的商家、保護消費者權益,經過慎重的思考和評估,京東集團決定,到2015年12月31日停止提供C2C模式(PAIPAI.COM拍拍網)的電子商務平台服務。並在三個月的過渡期後,於2016年4月1日起,徹底關閉C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台服務。」

由此可見,拼多多們很難不觸及假貨問題。此前,有《小康》報道,「微信朋友圈經常出現出售『高仿』手錶、皮帶、包包和衣服等知名品牌,其中不乏LV、愛瑪仕、勞力士、百達翡麗、卡帝亞等,實際上這些都是假貨。」 「在微信里賣東西,這就是近兩年來興起的『微商』。」微商更不靠譜,淘寶京東買了假貨還可以找平台投訴維權,而微商,買了假貨或者被騙了都不知道該找誰去申訴。

目前來看,拼多多官網招商信息顯示,企業和個人均可入駐拼多多,只需上傳基本的企業證照或相應的身份證件信息;入駐不收取任何費用,只需繳納對應品類的保證金;保證金除了水果生鮮和虛擬商品需要繳納10000元以外,其餘類目根據企業和個人的分類,分別為1000元和2000元。因為商家很可能樣品給好的,發貨是次的;明明只有一萬庫存和發貨能力,為了上更好的資源得到更多的訂單,謊稱可以支撐三萬。一旦運營把資源推上去,賣爆了,商家貨不夠,再去四處調貨,造成了虛假髮貨或者質量得不到保證。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剛剛起步的拼多多投訴量2016 年竟然是行業第一,高達 13.12%。截至12月28日,在公益投訴平台21CN聚投訴上,有近600個對拼多多的投訴,投訴人既有商家,也有消費者。

淘寶興於中國互聯網的崛起之時,很多問題可以在發展中逐步解決,但如今的中國互聯網成熟,已經很難給後來者重走一遍的機會。

3、從量到質的過程無法在社交平台上的完成電商成長的洗禮

拼多多官網稱,截至今年9月成立兩周年之際,其用戶數已達到2億。官網商家入駐頁面介紹稱拼多多月度交易流水達30億元。

在某招聘網站的公司介紹一欄中,拼多多寫道:「從用戶和成交筆數來看,拼多多已是和唯品會規模相當的電商平台,也是上海電商平台中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平台之一,其成長速度遠超過同時期的淘寶、京東。」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網路零售市場的佔有率,阿里和京東合計佔比83.1%,位列第三的唯品會佔比3.7%,彼時成立一年多的拼多多則以0.2%的市場份額名列第10位。

據有關媒體報道,在拼多多上,一條牛仔褲的售價僅為20-30元,這個價格遠達不到牛仔褲的面料、製作成本。這樣不合理的低價服裝,主要有幾個渠道來源:第一,商家壓了很多年的庫存。商家開始以微利或者成本價清庫存,但清了很多年都清不掉,急需資金回籠。第二、工廠生產貼牌服裝剩下的面料,加工成服裝。這部分面料沒有成本,成本只有工人的工錢。但這樣加工出來的服裝,同一款式的不會特別多。第三、面料生產商生產出來的面料不合格,採購客戶不要了,低價處理給工廠。這類面料一般都按斤賣,核算到一件衣服的成本,只有幾毛錢,也相當於沒有面料成本。而且,這樣的面料很多。

拼多多的發展是迅猛的,這種發展模式也是社交流量的特點,這就註定了依靠社交流量催熱的經濟模式都沒有辦法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興業勃然,但後續往往就是消失也很快。商業從來不會一蹴而就,需要積累的過程和試錯的軌跡,一切想走捷徑都會最終成泡影。

4、社交電商本身就是殺熟的過程,早已經被多次證明不可持久

在拼多多的商城裡,團購的商品一般要比單獨購買的便宜一些,用戶可以選擇作為團購的發起者還是參與者進行消費。不過,無論你以哪一種身份參與拼多多的拼團遊戲,你都得最大限度地調用起自己的社交工具,通過自己的朋友圈實現你的拼團成功。除了最基礎的拼團模式,拼多多還有很多的玩法,比如限時秒殺、隨機抽獎等活動,在線下甚至有用戶專門組織為了獲得獎勵機會的拼單群。

拼多多能夠迅速獲取用戶的關鍵是社交和低價——讓價格低得有些不合理的商品通過用戶分享、拼團在微信里自發傳播,那些願意為找低價商品付出時間的用戶「中招」。

在拼多多中,多數是通過「團長」組團,分享鏈接,吸引參團用戶,擴充流量,溝通分享與社交的理念,融於電商的拼團銷售過程中,號稱形成的一種新的社交電商模式,但這種成往往是短促的,很難沉澱下老客戶,長此以往,就只能依靠找熟人,也就是親戚朋友之間,所謂的殺熟。

最後,我們看一個知乎上收智商稅的段子:之前店上的阿姨看到有1元買摺疊床,需要湊夠10人,然後在10人里抽一個獲得這個床,隔壁超市的,賣烤鴨的,一起湊夠了10人,全都認識,然後等開獎,結果10個人誰都沒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國騎士 的精彩文章:

馬繼華:遠離公眾視野的通信業正在復甦的路上

TAG:北國騎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