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跡明察:一個泥瓦匠成就了一個斷案神探縣令,兇手作案的原因不是一般的污

史跡明察:一個泥瓦匠成就了一個斷案神探縣令,兇手作案的原因不是一般的污

(神探能救命)

縣令破兇案疑雲

文|吳桐

明導讀

一連幾天,大家從早到晚,遠遠近近遍加尋訪,仍然沒有一點消息。又過了好多天,柴房裡發出了臭氣,人們才從柴堆中找到了新郎官那開始腐爛的屍體,脖子上還有繩勒的痕迹。大家都懷疑是兩個哥哥下的毒手,就連黃永祥老漢想起老大老二平日里仇視幼弟、經常吵罵的情景,也認為是這麼回事。黃伯元與黃仲元有口難辯,終於被人們捆綁著送進了官府。

黃永祥老漢是山東的富戶,他原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女兒嫁給近村陳家,生下兒子陳思年。大兒子黃伯元與二兒子黃仲元也都成了家,伯元生下一個女兒,小名阿蓮。不久,黃永祥的老伴死了,他便不顧兩個兒子的反對,又納遠村劉家的女兒為妾。

過了一年多,劉氏為他生了第三個兒子,取名黃季元。伯元與仲元本來就瞧不起出身微賤的劉氏,見她又生了一個將要參與分家產的庶子,越加惱火,對比自己子女還小几歲的庶弟季元更是惡聲惡氣,橫挑鼻子豎挑眼。為了這,黃永祥老漢與兩個大兒子也很不和睦,對庶子季元則倍加寵愛。

一晃十來年過去了,陳思年經過歲考、科考,取得廩生的名義,成為資歷較高的生員。可是他為人一向輕浮,因為經常到外祖父家玩耍,久而久之,竟和表妹阿蓮勾搭上了。由於有這層親戚關係掩護著,故而誰也沒有懷疑。不久,阿蓮遠嫁外鄉,便與陳思年分離了好幾年,再也沒有相聚的機會。

季元一年年長大,黃永祥老漢便替他定了門親事。結婚那天,親戚朋友們都聚集到黃家賀喜。陳思年一大早就來了,他所熱切盼望的,只是表妹阿蓮。

直到午後,阿蓮才乘車來到。兩人略微寒暄幾句,就像渴極了的牛馬奔向泉水一樣,手拉手地到柴房尋歡作樂。其時家中客人雖多,柴房裡卻很安靜。兩人色膽包天,竟然忘記了關門。恰巧新郎官黃季元拿著草紙去上廁所,經過柴房門口時,看見了這一幕。

兩人嚇壞了,阿蓮說:「庶叔與我的父親向來不睦,他一定會將此事張揚出去,我們還有臉見人嗎?」陳思年臉色陰沉地說:「無毒不丈夫,只有如此如此……」不一會兒,季元上完廁所,又經過門口時,陳思年突然一把將他拽進了柴房,阿蓮便連忙關了門。二人合力勒死了季元,將屍體塞進了柴草堆中。然後兩人繼續淫樂,揚揚自得,似乎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黃昏時分,在一片鼓樂聲中,新娘子的彩轎到了黃家門口。大家忽然發現新郎官不見了,都焦急異常,四處尋找,可是哪有一點蹤跡。陳思年與阿蓮也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隨著大家到處尋喚。

一連幾天,大家從早到晚,遠遠近近遍加尋訪,仍然沒有一點消息。又過了好多天,柴房裡發出了臭氣,人們才從柴堆中找到了新郎官那開始腐爛的屍體,脖子上還有繩勒的痕迹。大家都懷疑是兩個哥哥下的毒手,就連黃永祥老漢想起老大老二平日里仇視幼弟、經常吵罵的情景,也認為是這麼回事。黃伯元與黃仲元有口難辯,終於被人們捆綁著送進了官府。

公堂之上,兄弟倆齊聲呼冤。縣令以為他們抵賴,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喝令用刑。經過將近一年的連續審訊,兄弟倆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實在捱不住了,只好含冤誣服。

後來,原縣令任滿他遷,新上任的朱縣令仔細翻閱了全部案卷,不由對此案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

三兄弟同住一家之中,兩個哥哥如欲謀害幼弟,機會多得很,為什麼一定要選在他新婚之日、諸親友齊集之時呢?對於作案者來說,黑夜比白天不知要方便多少倍,黃季元為什麼卻死在白天?作案之後,伯元與仲元完全有時間與機會將屍體轉移或銷毀,為什麼卻留於柴堆中,坐待案發?這裡面一定有別的情由,如果不重新仔細訊問,只怕會造成冤案。

於是朱縣令喚來黃永祥老漢,將那天前來賀喜的親朋鄰舍排出名單,又把這些人都拘進縣衙,一個個地隔離開來,單獨審訊。有個泥瓦匠是黃家的鄰居,也是最後一個賀客。

朱縣令問:「你為什麼來得這麼遲?」泥瓦匠答道:「隔壁江家屋頂漏雨,請我上屋檢修,因此來遲了。」朱縣令又問:「你在江家屋上時,能不能望到黃家?」泥瓦匠道:「望得見。」「你望見了什麼呢?」泥瓦匠回憶了一陣,說:「我看見廩生陳思年與其表妹阿蓮手挽手地走進了柴房,神情十分親密。過了一會兒,又看見新郎官拿著草紙,經過柴房去上廁所。當時我正好把瓦片整修好了,就下了屋頂,回家換了件衣服,急急趕到黃家去賀喜。其他並沒有見到什麼。」

「你到黃家以後,有沒有再見到新郎官?」「沒有。」朱縣令微微點頭道:「我明白了!」立即發出令票,將陳思年與阿蓮都拘進了縣衙,嚴加訊問。二人以為東窗事發,嚇得連連磕頭,供出了一切。於是陳思年與阿蓮都被判處了死刑,伯元、仲元兄弟則被當堂釋放。這一來,全縣的百姓都豎起大拇指贊道:「朱縣令果然明察秋毫,斷案如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話全媒 的精彩文章:

明話散語:書房與廚房之間,隔的不僅僅是一堵牆

TAG:明話全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