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候,德國服裝樣式為什麼到今天也感覺好看?
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的軍裝好看與否與納粹沒有必然關係,跟包豪斯也沒有關係,德國軍裝不是隨著納粹的掌權而突然變好看的,而是有其歷史傳承的,是繼承自普魯士的軍裝傳統的。以黑色為主色調的軍服散發著一種高貴的氣息,類似風衣的的風格又把男性的陽剛之氣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是一系列很帥氣的軍服。 圖為海軍大禮服
德國軍裝與整個歐洲軍裝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而整個歐洲的軍裝對歐洲乃至今天的男裝設計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今天我們日常穿著的絕大部分男裝,以及部分女裝,很多來源於歐美軍裝的設計。歷史學家布賴恩·L·戴維斯所說:二戰時的德國是「沉醉於穿著各種各樣的軍服和仿軍服的國家」。圖為43型(改良42型)SS專用防寒外套
德國二戰時軍裝美觀服裝設計上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立體剪裁、合體收腰,以體現男性身體力量美感;2、勳章配飾紋飾精美繁多,比例協調,全面體現佩戴人的身份閱歷,以增強軍人榮譽感;3、用料紮實、做工優良,配色得體大方。圖為黨衛軍軍服。于軍服而言,面料上佳,量身定做的合體軍禮服/常服固然漂亮,但昂貴的成本和大量生產的困難性,以及狹窄的適用性。使其基本上都是富有軍官的私人訂製之物。
歷史上德國軍服,至少是軍官的軍裝,都是裁縫直接上門量體裁衣的。夏季軍服採用混紡棉質材料,冬季則採用羊毛布料與人造纖維材料合織。德國軍方每年都會出版關於軍裝定製的書籍,以方便將官們按圖索驥,找自己心儀的裁縫製作出令人滿意的軍服。圖為陸軍風紀警察(憲兵)
陸軍補給兵,穿40型大衣,手持31型補給箱(2種型號:鋁或鐵制),42型防寒靴。戴戰前制式便帽。
在德國軍服與蘇聯軍服(M1936制式軍服)上衣上半部分樣式幾乎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德國軍官制服更為修身、平整、褶皺更少圖為陸軍風紀警察軍士長
鋼盔徽的老鷹頭方向與制服徽相反,這是傘兵的特徵。
當時德軍的作戰地域廣闊,從北非的沙漠一直到挪威的森林,都分布著德軍的作戰部隊,因此所需要的軍裝種類之多是不難想像的。圖為陸軍炮兵上尉,標準36型軍官用野戰服
在 1932年,黨衛隊從衝鋒隊中獨立出來。Karl博士和平面設計師Walter Heck繪製出全黑制服替換原本的黃褐色制服以示區分。Hugo Boss拿到了這筆訂單,自此開始為衝鋒隊,黨衛隊和青年團生產制服。為啥現在的軍裝不那麼好看了,原因很簡單:武器太先進了,沒見到人呢就已經決定勝負了,你穿的再帥我也看不到,你帥給誰看?再說戰場上穿的不能太扎眼,穿太帥也容易被打死。


TAG:二戰 |